历史人物 李石曾简介,李石曾与毛泽东的关系如何
Posted 豆腐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石曾简介,李石曾与毛泽东的关系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石曾简介,李石曾与毛泽东的关系如何
翻开李石曾简介的首页可以看到,李石曾1881年出生在一个晚清的有权势的家里,他的父亲在清朝担任过很重要的职位,李石曾是一名教育家,更是故宫博物院的创建人之一,可见李石曾是一个厉害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 >李石曾从小就很聪明,6岁就对诗书非常的熟悉了,1902年的时候,还去过法国,并且在法国学习过。在1906年的时候,还和张静江等人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宗旨在于宣传没有政府主义的言论。并且在1909年的时候,在巴黎创办了一家中国豆腐公司,而且还被人称呼为了豆腐博士。不仅如此,李石曾也可谓是一个热心人士,资助了30名学生到法国学习,连学校都安排好了。>后来,法国大战爆发,和蔡元培等人一起号召大家一起勤工俭学,自己赚钱来付生活费和学费。1917年,李石曾决定答应蔡元培的邀请,回国担任教授。但李石曾并没有想要一心留在法国,他在1911年的时候,就回国参加了国内的运动。至此李石曾简介也就翻过一半了。>且从1912-1920年期间,因为和蔡元培、张静江等人的关系比较亲密,被称为了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之一,而且还正式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几年,李石曾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不少的学校,并且还任教,还四处奔走,为许多的学生解决工作的问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1926-1928年期间,还鼓动和支持了蒋介石反共,但在1949年后,就去了瑞士。在1956年的时候到了台湾,并且在台湾定居了下来,且在1973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李石曾简介也就翻到了末页。>李石曾 豆腐>李石曾的祖上都是为官的,而且都还是当的大官,李石曾的父亲还是清朝的大臣,后来西方国家入侵,让李石曾觉得只有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变得强大,于是在李鸿章的支持下,跟随驻法大臣去了法国留学。> >在法国学习的时候,李石曾自己学习制作了豆腐,并且还向法国人推荐豆制品。在1907年,李石曾出版了法文版著作,也是在这一年,李石曾认识了孙中山,并且请孙中山到他的豆腐厂参观,而孙中山对李石曾的豆腐厂也是赞赏有加。>起初,豆腐公司从国内招募了几十名工人,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李石曾还开班了一所学校,让工人们学习,这些工人也成为了最早的勤工俭学的人。再加上后来豆腐厂经营得非常的好,生产豆腐、豆浆豆制品等,有的食品还非常的有幸还参加了巴黎举行食品展览会,这次的展览,也让李石曾开始在欧洲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也因此,李石曾还有个豆腐博士的美誉。>法国人起初并不喜欢豆制品,也不了解,但是后来因为战争的爆发,出现了牛奶供给不足的现象,这让许多法国人把目光投向了李石曾公司的豆制品,这自然也成为了豆制品在法国受欢迎的一个契机。>于是,李石曾的豆制品受到了法国人的青睐,成为了法国的都钟爱的食品,李石曾也因此赚了不少的钱。>李石曾 毛泽东>毛泽东曾经到河北等地视察,曾说过,李石曾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还培养了一批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人才,这对于新中国的建立起了很大的帮助,不然新中国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毛泽东还表示,对李石曾非常的感谢,也很尊敬他。> >李石曾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家世也算是比较显赫,是清朝大臣之子,出生于北京,却是河北人,且在1973年在台湾去世。李石曾当初之所以有机会去法国,也是以随员的名义跟着驻法大臣一起去的。>到了法国后,便去了学校学习,对豆腐比较有研究的李石曾还在法国创办了豆腐公司,这让不少的西方人对中国的豆制品有了兴趣,而李石曾也很大方的把许多的豆制品介绍到了西方。1916年3月29日,李石曾还和其他人成立的组织,非常的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因为一些革命运动的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到法国留学,而毛泽东在1918年毕业后,离开长沙去北京找了李石曾等人,为的就是希望他们的社团成员也可以去法国见习。后来这件事情办成后,毛泽东和其他朋友也多次到北京送社团成员们留学。不仅如此,刘少奇在1919的时候也离开湖南到了北京,并且也找到了李石曾等人,想要组织一些青年分批去法国学习,后来还去了俄国学习,并参加了革命运动。>在1920年的时候,毛泽东还写过这么一封信,信中说了许多话,但信的内容中,毛泽东还是明确的表达了对李石曾的感谢之情。当年毛泽东对李石曾等人提倡的勤工俭学运动的赞誉度一直很高。相关参考
李石曾原名李煜瀛,笔名真民、真、石僧,晚年自号扩成,原籍河北高阳,1881年生于北京。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入蒙达顿尔农校就读三年。毕业后入巴斯行学院、巴黎大学深造。1906年与张静江、吴稚
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李石
吕超字汉群,四川宜宾人,1890年生。早年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一期、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在陆军中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与李石曾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京津分会,任军事部部长。19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批知识青年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赴法、俄等国勤工俭学。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与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首先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2年初,他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确
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来到南京,筹建南京国民政府。4月14日,蒋介石、胡汉民、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等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4月15日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因武汉方面委员没有到会
知名人物 李石岑生平故事简介,李石岑历史评价,李石岑怎么死的?
李石岑,名邦藩,字石岑。1892年12月(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生于湖南醴陵。五岁入塾,勤奋好学,读了中国古代典籍。稍长,入长沙湖南优级师范学校习理化科学,对几何产生了浓厚兴趣,自谓:“余少时初习几何学
导读:李石曾是李鸿藻的公子。李鸿藻是晚清重臣,清流派的领袖,在世的时候,很有点保守的色彩,总是跟搞洋务的人过不去。但是他这个晚年得的儿子,思想却新潮得紧,于国学没有兴趣,在科举上没有半尺进展,却早早地
蔣家第4代、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2003年與模特林姮怡結婚,婚後育有一對兒女,這對王子與公主的豪門婚姻,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不過最近有台媒報道,2018年兩人已經離婚,這段婚姻維持了17年,2
蔣家第4代、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2003年與模特林姮怡結婚,婚後育有一對兒女,這對王子與公主的豪門婚姻,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不過最近有台媒報道,2018年兩人已經離婚,這段婚姻維持了17年,2
历史秘闻 蔣介石曾孫被爆離婚,17年婚姻破碎,前妻怒告其拖欠撫養費
蔣家第4代、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2003年與模特林姮怡結婚,婚後育有一對兒女,這對王子與公主的豪門婚姻,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不過最近有台媒報道,2018年兩人已經離婚,這段婚姻維持了17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