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崔祐甫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Posted 宰相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崔祐甫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崔祐甫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崔祐甫早年考中进士,授为寿安县尉。他生性刚直,遇事不肯回头,历任起居舍人、吏部司勋员外郎、御史中丞、永平军行军司马、中书舍人。>交恶常衮>大历十三年(778年),中书侍郎之职出缺。崔祐甫以舍人之职处理中书省事务,多次与宰相常衮发生争执,而且不肯妥协。常衮大怒,奏请皇帝,改让崔祐甫主持吏部铨选。崔祐甫拟定的官员人选,大都被常衮驳回,二人由此交恶。>后来,陇右节度使朱泚军中发生猫鼠同乳之事,向朝廷奏称祥瑞,常衮便率群臣庆贺。而崔祐甫却认为:“养猫是要它捕食老鼠,为人除害。今猫不捕鼠反而哺乳老鼠,是失其本性,不能守职,就如同官吏不惩处违法之人,边将不抵抗入侵之敌。我认为应当派人巡察地方贪官污吏,告诫边防守将严加防范,则可以消除这种怪异现象。”唐代宗表示赞同,常衮由此更加厌恶崔祐甫。>议礼遭贬>>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驾崩。唐德宗继位,并在西宫为代宗发丧。按照礼制,群臣临丧,应早晚各哭十五声。但常衮思及代宗恩遇,涕泗横流,哀恸不已,逾越礼制。群臣对此都极为不悦。>不久,常衮与礼官商议群臣丧期,认为代宗虽有“天下吏人,三日释服”的遗诏,但仍应遵循玄宗时的礼制,服丧二十七日。崔祐甫表示反对,认为遗诏中并未提及官员与百姓的区别,官员应遵循遗诏,服丧三日,而皇帝则服丧二十七日。常衮道:“礼制并非天地生成,只是人情而已。百官承受皇帝恩宠,服丧之时却与百姓一样,你安心吗?”崔祐甫反问道:“那你又置先帝遗诏于何地?诏旨都可改动,还有什么不能改动呢?”二人为此争执不下。>常衮进殿哭灵时,从吏曾在旁搀扶。崔祐甫指着他对百官道:“臣下在皇帝面前哀悼,有搀扶的礼节吗?”常衮怒不可遏,便弹劾崔祐甫,认为他随意改变仪礼,轻议国家典制,请求将其贬为潮州刺史。唐德宗认为处分过重,改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担任宰相>此前,政事繁多,宰相便轮流处理日常事务。如有宰相轮休,若非重要诏令,不需一一告知,值班宰相可代其署名,并从此逐渐形成惯例。常衮贬黜崔祐甫,因同列宰相的郭子仪、朱泚从不参预朝政,便未征询他们的意见,而是依照惯例,代替二人在诏书上署名。>贬官诏书发出后,郭子仪、朱泚都表示崔祐甫不应被贬,唐德宗这才知道二人并不知情。他不知这是朝廷惯例,便认为常衮欺君罔上,将其贬为河南少尹,并授崔祐甫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让他们对调官职。崔祐甫刚刚行至昭应县,便被召回朝中,又改任中书侍郎,并修国史。当时,唐德宗正在服丧,将政务全部托付给崔祐甫,对他的进言无有不允。>同年十二月,崔祐甫患病。唐德宗让他乘坐肩舆进入中书省,躺着接受诏令。崔祐甫在家休假时,如若发生大事,唐德宗也会派宦官到他家中咨询,请他做出决断。>病重去世>建中元年(780年),崔祐甫病逝,时年六十岁。唐德宗认为崔祐甫忠贞正直,有重臣的节操,追赠他为太傅,赐谥文贞,而此前从未有过门下侍郎被追赠三师的先例。>主要成就>唐肃宗年间,天下战乱,朝廷官制混乱。代宗继位后,战乱虽然平息,但宰相元载专权,大肆卖官鬻爵,不送贿赂不能封官,以致纲纪败坏。元载之后,常衮主掌政务,对于荐举的官员一概不用,只有考中科举方可任官。崔祐甫拜相后,一改之前的任官之法,选拔官员注重才能优劣,只要是人才便加以任用,不到一年便任命官员近八百人。>任人唯亲>唐德宗曾对崔祐甫道:“很多人都说你选用的官员多是亲朋故旧,这是为何?”崔祐甫答道:“选用官员必须熟知其才能和品行,若不与其相识,如何能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唐德宗深以为然。>计夺兵权>神策军使王驾鹤掌握禁军十余年,权倾内外。唐德宗继位后,想免去王驾鹤的兵权,但又怕他发动叛乱。崔祐甫便召王驾鹤谈话,故意拖延时间,而接替王驾鹤的白志贞这时早已到军中上任了。>藩镇惭服>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曾上奏朝廷,表示要献钱三十万缗,以此试探皇帝。唐德宗知道李正己并非出于真心,因此没有答复。崔祐甫道:“陛下不如遣使慰劳淄青军,将他要进献的钱财转赐将士。李正己如若照办,士卒必感激皇帝之恩;如果他不照办,则会自招怨恨,引起部下不满。而且这样做也能让各处藩镇知道朝廷不看重钱财。”唐德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而李正己则惭服不已。

相关参考

唐朝 崔祐甫生平简介?崔祐甫历史评价?

崔祐甫崔祐甫,字贻孙,京兆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父崔晊,官至怀州(今河南沁阳)长史。父亲崔沔,唐玄宗朝门下侍郎。崔氏本为河北著姓,后自博陵(今河北定县)徙居关中。其家世代以清俭礼法而为士流推崇,崔

历史人物 王涯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历史人物 王涯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历史人物 崔祐甫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崔祐甫

唐德宗崔祐甫出身名门之家,以进士及第出仕,任职期间与宰相常衮不和,两人矛盾重重,后来他就被常衮贬官。不过最后他还是被皇帝召回朝中,授予中书侍郎等职,代德宗处理政务,颇得唐德宗器重信赖。崔祐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韦思谦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郑綮人物生平简介了,轶事趣闻

郑綮,(公元?年至八九九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及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擢累左司郎中。因窭甚,丐补庐州刺史。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请无犯州境,巢笑,为敛兵,州独完。唐僖宗嘉之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

崔佑甫是谁?他的品行如何?

   崔祐甫(721年——780年),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沔之子。早年考中进士,得了一个县尉的官儿,由于其父亲的影响,崔祐甫的仕途还

历史人物 唐朝郭元振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咸亨四年(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至少到长寿二年(693年)为止,郭

历史人物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