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什么想杀发小卢绾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什么想杀发小卢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什么想杀发小卢绾

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不过仔细分析,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背叛项羽投奔过来的。比如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韩信也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像卢绾这种,从刘邦沛县举事开始,就跟着他干的,几乎没有。> >卢绾不但是从沛县举事就跟着刘邦干,在刘邦的发小朋友(包括周勃、曹参、樊哙、灌婴等等)中,关系也是最好的。他们两人的爹是铁哥们,刘邦和卢绾又是同一天出生,可以说,两人小时候就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后来,当刘邦举事以后,直到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他对卢绾也是最信任的。刘邦在汉中当王的时候,卢绾被任命为侍中。那时候的侍中还不是后来的宰相,而是在皇帝身前传话的人,相当于贴身秘书,可见刘邦对卢绾的信任。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封卢绾做太尉,这是朝廷掌管兵权的最高长官。不仅仅是让他做太尉,而且还允许卢绾随意出入皇宫。一个掌管兵权的人,居然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刘邦对卢绾的不设防,可见一斑。>后来,随着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相继造反,刘邦开始对那些后来投奔自己,手握重兵的诸侯深深不信任,他开始剪灭他们,同时封刘姓子孙为王。>但是,刘邦做的这些,其实都与卢绾没有任何关系,他依然对卢绾绝对信任。在相继剪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同时,他竟然在这时候封卢绾为燕王。可以说,他哪怕对卢绾有一丝的怀疑,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封卢绾。毕竟卢绾之前只是一个侯,他不封卢绾,卢绾也没有任何意见。但他竟然封卢绾。在他的心目中,绝对是把这个从小穿同一条裤子的发小铁哥们,当成刘姓家人一样来对待的。> >除了卢绾,没有任何异姓功臣,包括他所有的发小,能够在这时候享受封王的待遇。周勃、灌婴、曹参、樊哙,这些发小朋友最多都只是侯,只有卢绾被封为王。>由此可见,被封为燕王后的卢绾,居然还要造反,真是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那么,卢绾究竟为什么在获得刘邦极大信任后,居然还会造反呢?他究竟有没有造反呢?个人认为,严格地说,卢绾并没有造反,但是他绝对不忠诚于刘邦。>卢绾本来一心一意地帮助刘邦攻打造反的代国相国陈豨。为了消灭陈豨,他派部将张胜去离间匈奴和陈豨的关系。没想到张胜反被洗脑,让匈奴帮助陈豨。本来他对张胜这么做很生气,都已经上报刘邦,说这个张胜是叛徒了。谁知道张胜回来后,用那套被洗脑的理论,又用来洗他,对他说,留着陈豨,刘邦就不会杀你。要是除掉陈豨,刘邦接下来就要消灭你(史书上把这个称为“连兵勿决”)。这套洗脑理论果然厉害,卢绾瞬间也被洗,慌忙又对刘邦说,张胜不是叛徒,自己报告错了。>他这种拙劣的做法,一下就引起了本来就多疑的刘邦的怀疑。然后投降了刘邦的陈豨那边的人,又告诉刘邦,卢绾在和陈豨暗中来往。刘邦于是招卢绾回京,卢绾称病不回去,这下刘邦更怀疑了,派人去调查。卢绾又不配合调查,卢绾手下的人也都纷纷逃跑。接着刘邦又听到张胜又在和匈奴联系的消息,这样,刘邦就彻底相信卢绾准备造反,因此派大军去抓他。> >刘邦这样做,也是当时他的疑心病重到极点的表现。刘邦在晚年的时候,由于一系列雪崩似的诸侯王造反,他本人还差点在诸侯王造反中死掉(英布射了他胸口一箭),所以他的疑心病重到极点。比如,本来他是派樊哙去抓卢绾,后来又担心樊哙和卢绾联合造反,改为让周勃去抓,还让周勃处死樊哙。可想而知,他有多么担心。卢绾搞“连兵勿决”,其实只是一种自保。但是他没有给卢绾信心,反而又是招他进京,又是派人调查,把卢绾搞得手足无措,最后走向了悲剧。>卢绾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忠诚于刘邦,但是他相信了一个说法,就是刘邦生了重病,朝廷的一些大事都是吕后在做主。从吕后杀韩信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多么心狠手辣的人。因此,就算刘邦和卢绾关系不错,但当事情由吕后做主的时候,卢绾觉得,他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诛杀。所以他才做了那些不忠诚的事情。>后来,当周勃来抓他的时候,他知道事情很麻烦,他也是实在没想过要造反,于是带上一家老小,准备进京去向刘邦解释。可这时候,传来了刘邦去世的消息。刘邦一死,谁都知道是吕后的天下,卢绾还敢去京城解释么。所以赶紧北逃,投奔了匈奴。

相关参考

马皇后机智化解 朱元璋想杀秀才取血

在我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比较类似,他们都是从一介布衣逐渐坐上的皇帝的宝座。他们当上皇帝后,也一样把跟随他们的糟糠之妻封为了皇后。但是这两位皇后的人品和德行却是完全不同的。刘邦的皇后

马皇后机智化解 朱元璋想杀秀才取血

在我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比较类似,他们都是从一介布衣逐渐坐上的皇帝的宝座。他们当上皇帝后,也一样把跟随他们的糟糠之妻封为了皇后。但是这两位皇后的人品和德行却是完全不同的。刘邦的皇后

卢绾是谁?他为何背叛刘邦投靠匈奴?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其中有八个人被封为异姓王,史称西汉八大异姓王。  在这八个人中,只有两个人得以善终,其余六人都因谋反而死,连刘邦的发小卢绾都不例外。  说到卢绾,西汉八大异

刘邦对待儒生(读书人)的态度为什么前后变化很大

首先,刘邦是读过书的。年少的时候,曾与自己的发小卢绾,拜马维为师、在马公书院读书。第二,刘邦读书应该不是特别差。因为他曾千里赴大梁、要投到信陵君门下做门客。但是,信陵君早死了。所以,刘邦只能跟着信陵君

历史人物 卢绾不是刘邦的发小吗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卢绾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不过仔细分析,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背叛项羽投奔过来的。比如韩王信

刘邦为什么想杀心腹大将樊哙 樊哙是怎么死的

  刘邦与樊哙的关系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

历史人物 卢绾为什么要背叛刘邦 卢绾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汉高祖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同样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虽然其出身卑微低贱,但是由于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在当地人缘很好,卢绾作为刘邦的发小,两人的父亲关系很好,而且卢绾和刘邦是同一天生日,

历史人物 刘邦为什么想杀心腹大将樊哙 樊哙是怎么死的

  刘邦与樊哙的关系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韩信等,

为何刘邦还想杀他? 樊哙一心一意为刘邦

刘邦曾当过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樊哙,樊哙不仅陪他一起奋斗,还在着名史事鸿门宴中救了他的性命,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

为何刘邦还想杀他? 樊哙一心一意为刘邦

刘邦曾当过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樊哙,樊哙不仅陪他一起奋斗,还在着名史事鸿门宴中救了他的性命,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