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铨代表作 胡铨上高宗封事

Posted 奏疏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铨代表作 胡铨上高宗封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铨代表作 胡铨上高宗封事

胡铨雕像 胡铨和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于建炎二年考中进士,历任抚州军事判官、奉议郎、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等职,封爵庐陵郡开国侯,是一位忠君爱国,时刻牢记国仇家恨的名臣。 胡铨代表作>文章代表作《上高宗封事》、《应诏言事状》、 《应诏集议状》、 《上孝宗封事》、《与王中丞相书》等。>胡铨作品散失不少,原有今传本有《胡澹庵先生文集》32卷,《补遗》1卷,有道光十三年刊本。其词集《澹庵词》1卷另行,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清王鹏运《南宋四名臣词集》录胡铨《澹庵长短句》一卷。>杨万里曾为他的集作序,说道:“先生之文,肖其为人。其议论闳以挺,其叙记古以则,其代言典而严,其书事约而悉。”是中肯之评。>胡铨上高宗封事>他的文章,内容丰富,驰骋古今,多长篇大论。代表作如《上高宗封事》,决然表示“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并主张“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文章一出,群臣振奋,奸佞失色。>这份奏疏义正词严,慷慨激昂,气壮山河,感情充沛,态度决绝。作者引用鲁仲连典故,声称“赴东海而死”也不愿苟且投降,忧愤之情臻于顶点,文章却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奏疏问世后,立刻震惊朝野,正直之士纷纷传抄刻印,争相传诵,使“勇者服,怯者奋”(周必大《胡忠简公神道碑》);而秦桧等人则惊恐万状,“当日奸谀皆胆落”(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金人以千金购得此文,读后君臣失色,连连惊呼:“南宋有人”,“中国不可轻”。>《戊午上高宗封事》点燃了南宋人抗金雪耻的希望,重塑了快意恩仇的无畏精神,使得群情振奋,极受鼓舞。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胡铨简介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胡铨生平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  胡铨生于国家多事之秋,建炎二年(1128)中

历史人物 胡铨简介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胡铨生平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  胡铨生于国家多事之秋,建炎二年(1128)中

历史人物 有关于胡铨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的文学成就及作品有哪些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人物评价>总评>胡铨的—生

历史人物 胡铨是谁 他为什么会被成为脖子最硬的人

说到胆识、魄力,许多人第一印象往往是横刀立马沙场浴血的武将,但是谁又敢说文人里就没有真猛士了呢?>今天咱要讲的这位,就是文人里的硬汉,他以嘴皮子为剑,笔杆子作刀,誓要跟奸相秦桧拼个你死我活,亦可谓:浑

历史人物 胡铨,岳飞被秦桧杀害之后能敢站出来,他到底有多大能耐

说到胆识、魄力,许多人第一印象往往是横刀立马沙场浴血的武将,但是谁又敢说文人里就没有真猛士了呢?>今天咱要讲的这位,就是文人里的硬汉,他以嘴皮子为剑,笔杆子作刀,誓要跟奸相秦桧拼个你死我活,亦可谓:浑

世上无如人欲险,英雄难过美人关

南宋名臣胡铨,因为反对宋金议和,请尚方宝剑斩秦桧,被贬海南十余年。秦桧死后被赦归。北归之日,在湘潭胡氏园中饮酒,醉后题了一首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梨颊生微涡,是指他的侍妓黎倩笑容

历史人物 还不如自己女儿有气节

胡广胡广是明朝初年大臣、文学家,内阁首辅,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南宋四名臣”之一胡铨的后人,也是从他开始,明朝的文臣有了谥号。胡广为人做事都心思缜密,颇识大体,深得明成祖朱棣看重。然而胡广贪生怕死、背

历史人物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在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有一座五公祠,被海南人亲切称之为「海南第一楼」,楼里供奉并祭祀著唐宋年间海南的五位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除了李

历史人物 怎么评价明朝首辅胡广 胡广生平事迹及历史评价

胡广(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明朝文学家、内阁首辅,南宋名臣胡铨之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永乐十六年(1418年),胡

南宋政治家史浩是个什么样的人?史浩作为著名词人的代表作

  史浩是南宋时期重要大臣,历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朝,当然宋宁宗一朝算是擦了个边,算是三朝重臣。在高宗时期得到高宗信任,辅佐宋孝宗继位,因而得以登临高位,光宗时期兢兢业业,为国出新不改。  史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