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

Posted 政治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

   唐宋名臣何以多贬于海南?在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有一座五公祠,被海南人亲切称之为「海南第一楼」,楼里供奉并祭祀著唐宋年间 海南的五位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除了李德裕之外,其余四人均为南宋高宗时期反对奸相秦桧议和,主张抗金的仁人志士,他们共同之点就是被主和派迫害而遭受贬谪。其中客死海南岛而魂归故里的只有李德裕和赵鼎两人。>  李德裕,唐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在文宗和武宗期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裁抑藩镇,巩固中央集权,缓解了唐朝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为大唐王朝中期一度中兴的回光返照立下汗马功劳。李德裕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辅助武宗讨伐起兵兴乱的节度使刘缜,计将安出并连克五州,深受武宗宠信。在任期间,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破边境回纥,威震土蕃、南诏。>  在历史上,李德裕与其父李吉甫为首的李党,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牛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前后延续40余年,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后世史家认为,李党执政务实,功勋卓著,威震天下。而牛党碌碌无为,国势日弱。这就好比现代社会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残酷争斗,一方势起,一方必被削弱。待到宣宗继位,李党功高震主,牛党卷土重来,李德裕政治生涯终于走到了尽头,先是 荆南,次贬潮州,再贬崖州,即今海南省琼山区。>  公元850年,在 崖州两年后,在忧愤之中,李德裕终死贬所,享年63岁。李德裕在琼期间,著书立说,奖善嫉恶,深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李德裕还是唐朝中期一位著名诗人,其在贬所所作《登崖州城作》一诗>「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诗文清新自然,情调悲怆沉郁,流露出其眷恋故国的深厚情思。>>名臣被贬海南>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期抗金名臣,诗人。熟知岳飞抗金历史的人们一定不会忘了这位一生主张北上抗金,恢复宋室江山的贤臣。早在靖康年间,李纲就在汴京组织军民击退金兵,后被投降派排斥,高宗即位后,曾被任命为宰相,力图改革弊政,可惜只有七十五天即再遭贬斥,一生数次旋起旋贬,最后被流放海南岛,直到建炎三年即1129年才获自由。李纲一生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主战政见,反对屈辱投降,是岳飞事业上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可惜其政治主张与以代表投降派的高宗政见不和,终被弃用,一生郁郁不得志。>  赵鼎,南宋政治家,词人。他力荐抗战派的岳飞、韩世忠等人,曾事钦宗和高宗两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极力主张抵御金兵,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迫害,被贬到海南岛的吉阳军中,赵鼎在海南仍不忘主战的政治主张,曾上书宋高宗「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让投降派的秦桧胆寒,加紧了对赵鼎的迫害,赵鼎以死抗争,绝食而死。死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大义凛然,彪炳春秋,为世人所钦仰。>  胡铨,南宋贤臣,江西人,在枢密院编修任上,上书弹劾秦桧弄权误国,遭贬谪,一生中多半流放岭海,好在秦桧死于其前,后被诏为工部侍郎,胡铨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一生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传道。其文章卓然有正气,曾上书高宗,文中有「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此三人之头,以及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其慷慨陈辞,气节高义,志士振奋,奸佞失色,千百年读其文仍让人为之动容。胡铨与赵鼎友善,惺惺相惜,有悼念赵鼎时所作的《哭赵鼎》一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胡铨78岁卒于故里。>  李光,南宋越州人,进士出身,官居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极力反对秦桧而被贬海南,一生事徽、钦、高宗三代,李光也是在秦桧死后复得朝庭起用,李光不只反对秦桧,也是保守派代表,对于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反对尽逐元老。在金兵大举南侵时,曾义释溃兵。有意思的是李光一生反对秦桧,竟然被后来任相的吕颐浩、朱胜指责为桧党遭免,李光被贬琼州,是与秦桧奸党重要人物万俟罗阴怀怨望相关的(此人也是阴谋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在海南八年间,李光论文考史,怡然自得,后又被奸党告发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年八十,卒于故里。>  说起历史上被贬海南的最大牌人物,当属苏东坡无疑,苏氏一生中被贬无数次,都与其豪放旷达,仗义执言有关,其生平第一大祸事当属「乌台诗案」,北宋年间最有名的文字狱,新党人士借其诗句指责苏东坡讥谤新法,毁誉君父,告密者中有一人竟然是他的好友即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科学家沈括,人性的恶之花实在让人讶异。但导致其被贬海南的真正原因却在于政治上的不合时宜,新党在位时,其指责所变之法不能惠民便民,而保守势力上台后,其却认为不过是「一丘之貉」,并多次向皇帝谏议,惹得新党和旧党都对其都不能容忍,而一贬再贬,苏东坡为他的放浪形骸付出了代价,终被贬儋州,即今海南。宋朝时,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次重量级刑罚。>  不过,苏东坡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不管到什么境地,其苦中作乐的本事纵观古今,当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其无论是被贬何处,都能泽惠地方,所以苏东坡的旧闻逸事层出不穷,据传苏东坡在海南羁留了三年之久,当他得知当地人饮水困难时,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至今泉水甘甜清冽,泉上有苏东坡读书遗址,被后人改名为「东坡书院」。院内修祠,供东坡画像,又名苏东祠。苏东祠与五公祠相邻甚近,亭台楼阁连成一片,素有「琼台胜景」之称。>  历史上对于犯事大臣多有唐宋贬谪海南,明清流放宁古塔的说法,唐宋名臣何以多贬海南呢?其实并不奇怪,在唐宋时,海南无论是叫儋州还是崖州,都是边远偏僻,蛮荒险峻之地,相比中原的富庶,这里戴罪立功的艰辛都令人谈之色变,加之琼州海峡在古代时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天垫,风高浪急,流放者在统治阶层眼里,都是要冒着九死一生危险才能抵达的,从精神上消灭不了你,就从肉体上摧残,可见古代皇权的残酷,至于苏东坡这样的另类,苦亦乐,乐亦乐,那也叫统治阶层无计可施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历朝历代,宋朝是对文人士大夫最宽厚包容的时代,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初期就曾立下国策,不擅杀文人士大夫,尤其是犯颜直谏的言官,所以除非大臣们有犯上作乱叛国的必杀之罪,一般是能保得住脑袋上吃饭的家伙的,宋朝的官员胆子都很大,敢于直疏国政,与此亦不无关系。而观宋之名臣,少有不几起几落的,至于欧阳修、王安石以及苏轼之类性情中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均数次三番沉浮于政治舞台,至于多次被贬谪,那更是家常便饭了。后来到了南宋,版图就只剩下了那一点点了,实为历史上最憋屈的朝代,海南已是南宋小朝廷所能抵达的最偏远地方了,如此一来,反倒成全了海南流放史上璀璨的名臣贤相了。>  海南的历史,真是饶有趣味,海南人更有心,把这些曾经到过海南戍边的名人一网打尽,刻石为碑,生生留下了今人欲说还休的沧桑和历史无以复加的厚重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

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宋朝著名诗人、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又东坡居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无奈怀才不遇,但东坡居士生性与常人不同,天生乐观积极,在被贬期间不仅

海南著名小吃的做法海南著名小吃怎么做

去海南旅游,哪能不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美味佳肴呢?其实海南省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风味小吃。下面就跟让小编为您盘点一下海南的20

海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小吃海南鸡饭海南鸡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属于海南菜。作为海南省的特色菜品。主要食材是鸡肉和大米,主要烹饪工艺是烫煮。海南鸡饭起源于中国海南岛的文昌市。海南人会以文昌当地的白切鸡做法,同时配以

世上无如人欲险,英雄难过美人关

南宋名臣胡铨,因为反对宋金议和,请尚方宝剑斩秦桧,被贬海南十余年。秦桧死后被赦归。北归之日,在湘潭胡氏园中饮酒,醉后题了一首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梨颊生微涡,是指他的侍妓黎倩笑容

海南黄花梨的历史发展

1.海南黄花梨历史文化思考论文海南黄花梨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

海南最潮湿的季节

海南购房指南-潮湿篇:来海南买房养老潮湿的几个误区,你了解几个?作者:王军 王军相信很多内地购房者在海南购房其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海南的潮湿问题”,特别是北方的购房者都很在意潮湿,可能由于

历史秘闻 海南黄花梨的历史发展

1.海南黄花梨历史文化思考论文海南黄花梨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

海南会下雪吗

这个问题其实听上去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海南因为靠近赤道,即便是冬季,温度也不会低于零度,而雪形成的条件,海南其实是根本不具备的,所以在海南想要看下雪,可以说没可能。不过,地球的气候毕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012海南历史高考

一、近三年海南省高考各科平均分2013海南高考各科平均分。文:语81数44.6外62.4政44.2史43.2地55.4理:语82.3数54外61.72物31.23化46.3生56.52012年海南省各

臺灣島和海南島,爲何不去海南

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便想要再次挑起內戰,趁機消滅共產黨。雖然在1945年國共在重慶進行了談判,但是雙方並未達成任何共識,對於老蔣來說談判不過是爲發動戰爭贏得足夠多的準備時間罷了!然而內戰爆發後信心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