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Posted 总督

篇首语:不学习历史的人注定要重复错误。——丘吉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初入仕途>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随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学士。当时辅臣朱轼在旁边,委婉地说道:“孙嘉淦虽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胆量。”雍正帝沉吟一会儿,大笑说:“朕亦佩服他的胆量。”雍正帝立即召见孙嘉淦,并升任他为国子监司业。>雍正四年(1726年),孙嘉淦担任国子监祭酒。六年(1728年)正月,署理顺天府尹一职。期间孙嘉淦父亲去世,回乡守丧,期限未满便被要求回京担任工部侍郎,仍兼任顺天府尹、国子监祭酒的职务。>新帝重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驾崩,新皇帝乾隆登基。九月,孙嘉淦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十一月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任吏部侍郎。他再次上疏,专论君主“三习一弊”,直言告诫皇帝。乾隆帝见到他的奏折,对孙嘉淦十分赞赏,孙嘉淦因此升任刑部尚书。>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奏章拓片节选在刑部尚书任上,孙嘉淦能够做到秉公断案。河南郑州有疑狱冤案,皇帝曾派遣钦差前往查办,但结果不尽人意。乾隆皇帝命令孙嘉淦前往审理此案,孙嘉淦将涉案十余人的冤情全部审理清楚,还百姓公道。>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孙嘉淦升任吏部尚书,仍兼任刑部尚书。九月,直隶总督李卫弹劾总河朱藻贪赃误工,皇帝命孙嘉淦和尚书讷亲前往审理此案,查实后依法对朱藻加以惩处。>心系百姓>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孙嘉淦任直隶总督。>清朝建立之初,为满足民众口粮的需求,曾颁布过极严格的法令以禁止民间酿酒。各地百姓以私酿获罪而犯法者甚多。孙嘉淦任直隶总督后,经过调查了解后上疏朝廷,指出酿造烧酒只用高粱、谷糠、豆皮等做原料,并不影响民生,且于民生有利。若一味地禁止百姓酿酒,则不利于民生之计。清廷接受了他的建议,解除了对民间酿酒的禁令。这对于激发民间手工业生产和改善民众生活都有很大益处。>兴修水利>乾隆四年(1739年),孙嘉淦兼管直隶地区的直隶河务工作,孙嘉淦首先提议治理永定河。提出在金门闸上下多建草坝,使河道逐渐恢复的意见。>同年,孙嘉淦、顾琮二人亲赴天津,勘察河道及众河交汇、入海之路。此后,他上疏朝廷,在奏书中他认为,“天津是南北运河与淀河汇合后入海之重地,建议在静海县独流镇开挖引水河,以防止年久淤垫,这是下游治水的关键。”>乾隆五年(1740年)九月,他又上疏陈述综合治理直隶境内永定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及东白洋两淀的具体办法,得到皇帝允许,并嘉奖孙嘉淦。奏疏呈递后,恰逢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京,路过直隶地区,乾隆帝命令高斌会同孙嘉淦一并处理直隶河务工作。经过一阶段的修复整顿,永定河河道畅通,进而加固了保定城郊堤防,提高了抗灾能力,减轻了百姓的困苦。>人物晚年>乾隆六年(1741年)八月,孙嘉淦由直隶总督调任湖广总督。乾隆八年(1743年),孙嘉淦因处理谢济世案不当,包庇属下,被革职。乾隆九年(1744年),孙嘉淦担任宗人府府丞。乾隆十年(1745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十二年(1747年)孙嘉淦以年老乞求退休,得到批准。>两年之后,孙嘉淦回京,入值上书房。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月,担任兵部侍郎一职,同年八月升任工部尚书,不久后署理翰林院掌院学士一职。乾隆十七年(1752年),孙嘉淦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2主要成就>孙嘉淦孙嘉淦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名,他在乾隆帝即位之初上疏《三习一弊书》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孙嘉淦在任直隶总督期间,体察民间疾苦,主要致力于解除酿酒禁令,并奏请修改调整有关法规,安定民生,兴修水利,治理河流,发展生产,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孙嘉淦简介 孙嘉淦家族 孙嘉淦后人

孙嘉淦孙嘉淦出生于山西兴县,汉族人,康熙年间考中进士,担任了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以敢言直谏而出名,成为历仕三朝的名臣。那么,孙嘉淦的子孙后代都有谁呢?孙嘉淦简介>

历史人物 孙嘉淦到底有多大胆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嘉淦的“大胆”其实胆大到了雍正的心坎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

历史人物 孙嘉淦当了一辈子清官,晚年回老家为什么要装有钱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王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尧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孙嘉淦作为在

历史人物 孙嘉淦当了一辈子清官,晚年回老家为什么要装有钱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王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尧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孙嘉淦作为

历史人物 清官孙嘉淦到底有多惨 竟然拉了十几箱的石头装作很有钱的样子

还不知道:孙嘉淦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们因为为人正直,为百姓做实事,所以被后世流传。在古代,官员对于朝廷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官员腐败

清朝 谔谔之臣孙嘉淦

谔谔之臣孙嘉淦孙嘉淦(1683—1753年),山西兴县人,字锡公,号懿斋。家贫,日采樵山中,夜读书,少行侠义。康熙朝进士。雍正皇帝即位,命诸臣上封事,孙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这三事

孙嘉淦做了一辈子清官 最后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说到孙嘉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也算是一代名臣了,而且也是做了一辈子的清官,但是最后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他做了一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话说当时竟然拉了几车的砖头回家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孙嘉淦上“市场决定论”疏 乾隆帝下“废酿酒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再是以前的“基础性作用”了。这一全新表述值得期待。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雍正、乾隆年间号称清代山西名臣

历史秘闻 孙嘉淦做了一辈子清官 最后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说到孙嘉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也算是一代名臣了,而且也是做了一辈子的清官,但是最后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他做了一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话说当时竟然拉了几车的砖头回家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 孙嘉淦为何要用砖头装富

孙嘉淦为何要用砖头装富?乾隆知道后是怎么处置的?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贪污腐败是历朝历代导致朝政破败的主要原因,在古代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不乏贪官。其中便要数明朝尤为众多,比如说朱元璋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