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诸葛瞻临死自责,原因何在
Posted 阴平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诸葛瞻临死自责,原因何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诸葛瞻临死自责,原因何在
诸葛瞻虽然没做什么大事,但是作为诸葛亮之子,又娶了公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是举足轻重的大臣。对于蜀汉亡国,自然要承担一定责任的。>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带兵迎战,前锋被邓艾打败,情况紧急。邓艾劝降诸葛瞻说:“若投降,必上表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又不能守国土,有何面目回去呢?”遂与邓艾决战,兵败身死。> >那么,黄皓、姜维犯了什么错呢?>黄皓受刘禅宠爱,史载其“便辟佞慧”,是个聪明、阴险的家伙,害人还不显山露水。诸葛亮心腹董允,一身正气,为黄门侍郎、侍中,经常责备黄皓,因此黄皓不敢为非作歹。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黄皓开始有权力;到258年,黄皓开始独揽朝政,排挤姜维,蜀汉朝纲败坏,5年后亡国。> >黄皓误国之一是影响刘禅视听。他迷信鬼巫,钟会邓艾大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请巫师占卜,说魏军不会打过来。第二是乱政,因为其极端贪财,很多奏折是他处理,以致误了很多大事。第三是陷害忠良,比如名将罗宪,因为大家都依附黄皓,罗宪看不惯,被黄皓贬到永安。蜀汉灭国后,罗宪以两千人挡住陆抗三万大军,军事能力很强,可惜因为黄皓,没能参加抵御魏军的战争。>黄皓直接导致了蜀汉防御体系的混乱。因为黄皓经常欲加害姜维,而姜维在朝中也没什么后台靠山,就到沓中种麦屯田,实际上是保证自己安全。姜维此举,导致魏军三路伐蜀时,汉中兵力部署不足,被钟会快速打到剑阁;邓艾偷渡阴平,也是因为江油关兵力太少。若姜维从容部署前线防御,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争,不至于出现这个局面。> >诸葛瞻悔恨未能制衡姜维,是因为姜维穷兵黩武,不断地兴兵北伐,搞得民不聊生,加速了国家灭亡,这实际上也是蜀汉大多数人的看法。在蒋琬、费祎执政时期,姜维手上兵不过万,根本没有北伐能力。姜维到沓中种麦,名为屯田,实际上一直在边界挑事,继续着北伐大业。无论是文官如蒋琬、费祎、谯周,还是名将张翼、张嶷等人,对于北伐,其实都是反对的。相关参考
关于诸葛瞻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本站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临死前,说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共有两位接受托孤的大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可是刘备最后却只对诸葛亮这样交代到:“你的才能是那曹丕的十倍还要多,我相信若是你的话,一定能成就大事。如果刘禅是可以辅佐的皇帝,
历史秘闻 诸葛瞻临死之前,大喊6个字,不小心暴露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是耳熟能详,诸葛亮一生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打倒国贼拼尽了自己最后一口气!他神机妙算的智慧,用兵如神之谋,早已经烙印在世人的心中!不过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一计,为何世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一计,为何世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因其忠义无双,为蜀汉鞠躬尽瘁,被后人誉为人臣的楷模。刘备从三顾茅庐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据《裴注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
历史秘闻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一计,为何世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一计,为何世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因其忠义无双,为蜀汉鞠躬尽瘁,被后人誉为人臣的楷模。刘备从三顾茅庐
现代人比古代人平均身高高大,而且现代人营养也很好,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人应该比古代人的饭量要大,但是有的时候事实却跟你想象的完全相反。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与司马懿临死前留下一记,才对比出司马懿确实不如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因其忠义无双,为蜀汉鞠躬尽瘁,被后人誉为人臣的楷模。>刘备从三顾茅庐到坐拥半壁江山,风光的背后,离不开诸葛亮精心辅助。>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匡扶汉室的决心,更让后
刘备临死还给诸葛亮下套?给诸葛亮取而代之之权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共有两位接受托孤的大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可是刘备最后却只对诸葛亮这样交代到:“你的才能是那曹丕的十倍还要多,我相信若是你的话,一定能成就大事。如果刘禅是可以
三国时期,有两个分属曹魏与蜀汉阵营的谋士,成为了劲敌,即有“冢虎”之称的司马懿,与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他们两次对阵沙场,第一次司马懿大败,被诸葛亮缴获了大量辎重,第二次则是司马懿生生耗死了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