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元军打得好又没遇神风为啥最后却败了

Posted 使臣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元军打得好又没遇神风为啥最后却败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元军打得好又没遇神风为啥最后却败了

元世祖忽必烈两征日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伴随着摧枯拉朽的“神风”降临,最终元朝将日本纳入帝国统治之下的野心破灭。相较于当时的元帝国与日本,的确在军事科技以及兵员国力上都有极大的差别。那么问题来了,蒙古人为啥要远征日本呢?以及为什么两次远征都失败了呢?让我们从第一次先说起。> >▲元朝征日>时间还要追溯到至元二年,此时距离忽必烈刚刚在元大都称帝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忽必烈就派出高丽人赵彝作为使臣,代表蒙古前往日本表示通好。由于日本方面无视了蒙古的使者,因此忽必烈第二年,又一次向日本派出正式的蒙古使臣,并且这一次使节规模更大,而且还有高丽使者的陪同,但是却依然无果而返。>那么为何日本要对尚无交际的蒙古,有如此深的抵触情绪呢?其实原因也并不难理解,日本偏居海外,对当时大陆的相关消息,大多是来自与他们有紧密贸易联系的南宋,而作为蒙古当时敌国的南宋,会怎样向日本人形容来自草原上的敌人,那自然就不必多说。这一点,在第二次蒙古使臣抵达日本之后表现尤为明显。在使臣将蒙古国书送达镰仓幕府之后,幕府以及当时日本朝廷,立刻就对如何回应蒙古的这一次使节进行了商讨。其结果,便是认为蒙古人有入侵日本的野心,有意思的是,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一位当时来自南宋的禅僧,他所对蒙古人入侵所带来的破坏的描述的影响。> >▲蒙古骑兵>不过忽必烈自然不会就此安然受辱。在第二次使团回国后不久,忽必烈就立刻下令距离日本最近的高丽建造战船,整军备战。当然,此时蒙古依然在进行着与南宋的战争,因此自然不是真的打算立刻与日本开战。因此忽必烈不厌其烦的派出了第三次使臣,但是除了他们在对马岛抓到了两个平民之外,这一次依旧无功而返。这两个平民在各种机缘巧合下,碰巧被忽必烈当作是日本的使节,因此对两人大加款待,并且还让二人参观了元大都的宫銮城阙。所谓“事不过三”,但是忽必烈还是第四次派出了使节前往日本,这一次不仅有蒙古国中书省和高丽国的文书,更是还有忽必烈本人的文书。那么这一次结果如何呢?当时执政的北条时宗犹豫再三,最后决定拒绝了忽必烈对于日本向蒙古称臣纳贡的要求。> >当然,北条时宗自然也不会傻到,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因此在回绝蒙古使者请求之后,北条时宗立刻下令距离高丽最近,因此也是最有可能遭到入侵的九州进行战备。实际上九州岛也算得上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在蒙古入侵之前,九州地区就时常遭到高丽奄美岛海盗的入侵,甚至在宋天喜三年,遭到了女真海盗大规模入侵的“刀伊入寇”。因此,九州地区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入侵,可以说并非毫无经验和准备。> >▲元寇入侵>1274年,在南宋的残余势力尚未彻底清除之前,忽必烈就点兵三万开始了第一次征日。不过这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军队是蒙古人,其余大部分其实是由投降的金朝军队包括契丹、女真、汉人组成。除此之外,远征军还有大量的高丽军队和水手,也被征发上了战场。从这支部队的组成,就大致可以看出忽必烈征日的意图其实多少并不纯粹,大有消耗这些金朝降兵和高丽军队的意图。十月,元军顺利的攻占了对马岛和壹岐岛,并在之后,重创了驻守肥前国沿海岛屿的松浦党。> >▲入侵的元朝军队>虽然蒙古军队并没有多少人真的踏足日本的战场,但是仅凭这些原本金朝以及高丽的军队,实际上就已经在战术和装备上,对日本有着极大的优势。不过在登陆九州之后的第一战也就是博多港之战中,由于日军已经提前集结人数上多于元军的军队,加之博多一带的地形并不利于元军发挥,因此在苦战一日无果后元军只得撤回船上,第二日再另寻时机进攻。数日后,当元军再一次整装待发之后,此时日军已经集结起了约十万人的大军。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元军依旧兵分两路,并成功的通过迂回的方式击败了日军,并迫使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后撤。>不过虽然解决了最要紧的问题,但是元军内部实际上依然面临许多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便是后勤。此时元军从高丽携带的给养已经几乎见底,而新的后勤补给则则遥遥无期。蒙古人惯例的以战养战在日本也没多少用武之地,首先是日本贫瘠的村落实在难以榨出可以供给全军的给养,同时在日军兵力高于元军的情况下贸然四散掠夺,无疑是有极大的风险。因此在众将商议之后,元军决定先行撤退,然而在撤退途中遭遇风暴,在付出巨大伤亡(主要是风暴导致的减员)之后,元朝的第一次征日就此宣告结束。> >第一次征日作战,总的来说还算是表现可圈可点。虽然这一次征日元军内部鱼龙混杂,但是仍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失败的原因,很显然就是一个在古代战争最为棘手的后勤问题。从一开始元朝的准备来看,显然忽必烈打算让这些远征军以战养战,至于在日本的环境下是否能实现,他并没有过多考虑。同时,兵力不足也是这一次征日失败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和当时元朝的主要精力,还放在清剿南宋残余势力身上。但此次征日明显带有消耗这些降军,将其作为试探日本虚实的炮灰的意图。因此这次远征的结果一开始也就是注定的了。

相关参考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为何最后却败了

  元世祖忽必烈两征日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伴随着摧枯拉朽的“神风”降临,最终元朝将日本纳入帝国统治之下的野心破灭。相较于当时的元帝国与日本,的确在军事科技以及兵员国力上都有极大的差别。那么问

历史经验 忽必烈远征日本失利之谜

日本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奇故事:“神风”在元朝时期曾两度施威摧毁蒙古入侵者的船舰,将日本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此后数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对神风顶礼膜拜,兴起了大规模拜神的活动。然而,科学最新发现却否定了这个

忽必烈第一次日本海战,装备精良稳操胜券,却最后败给了 ”神风”

1226年蒙古在铁木真的率领下灭掉了西夏,为了进一步扩张领土,蒙古成功抓住了南宋与金有世仇的把柄。1232年铁木真派人和南宋讲和,打算联合南宋灭掉金,当时双方约定如果灭金成功,将河南土地归南宋所有。南

日本 日本·1944年10月神风特攻队的反击

1944年10月神风特攻队的反击太平洋战争后期战局恶化时,日本采取了以陆海军的飞机、舰艇撞击敌方舰艇的特殊作战战术。神风一词源于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的元军两次攻打日本时均受到台风袭击,导致登

元朝历史 忽必烈的创痛

  与敌军贴身近战,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  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成吉思汗

远征日本只是为了一口气

所谓人活一口气,在「”士可杀不可辱”的古代,为了脸面,身为元朝皇帝的忽必烈可以和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选择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但忽必烈表示扶我起来试试,于是征日战争拉开序幕。当然,作为礼仪之邦,

元朝历史 忽必烈“第一次征日”的高丽大元帅——金方庆

忽必烈“第一次征日”的高丽大元帅——金方庆!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第一次侵日战争的时候,远征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蒙古军,蒙古军很复杂,包

忽必烈关了文天祥几年?他为何还是杀了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句大概是大家对文天祥最深刻的认识了。文天祥写《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时候,正被元军俘虏。  当时元军为了灭亡南宋,率军进攻崖山张世

世界历史 八幡简介

八幡是古神道神或神明的战争,占卜和文化。众所周知,他派出了神风或“神风”,两次驱散了公元13世纪蒙古统治者忽必烈的入侵舰队,并为八幡赢得了日本保护者的称号。在古代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的典型交叉中,八幡也被

元朝历史 马可波罗诱使出兵

 元军攻日大败揭秘:马可波罗诱使出兵?  读日本土桥治重的《日本史·宿命对手们的决断和苦恼》一书,其中说道:忽必烈之所以攻打日本,是因为马可波罗对忽必烈说了:你派使臣去日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