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申培公的人生简介

Posted 汉书

篇首语:既然认准一条路,就别去打听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申培公的人生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申培公的人生简介

申培公少时,与鲁穆生、白生及后来成为西汉楚元王的刘交等皆受《诗》于荀子的学生浮丘伯,秦始皇“焚书”后积压自散去西汉建立后,曾与其师浮丘伯一起见汉高祖刘邦于鲁南宫。后为楚元王的中大夫.>吕后时,又与楚元王刘交之子刘郢客在长安随浮丘伯学《诗》终业。汉文帝时立为博士,又为刘郢客的中大夫,负责教其子刘戊。刘戊弱位,淫暴,申培公因谏而遭到胥靡之刑,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亦不见宾客,唯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来受业者百余人(一说千余人)。>汉武帝即位,其弟子王臧、赵绾为汉武帝重用,欲更张政治,议立明堂以朝诸侯,公车召迎时已八十多岁的申培公入京。申培公对武帝问治乱之事,曰:“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武帝封为太中大夫。后因崇尚黄老之学的窦太后之干预,王臧、赵绾下狱死,申培公病免归,数年后卒(见《汉书·楚元传》及《汉书·儒林传》)。申培公传《诗》以训诂为教,成为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一派。又传《春秋梁传》于瑕丘江公。其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均佚。清儒马国翰《玉翰山房辑佚书》中辑有《鲁诗故》三卷。>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四家《诗》之传授人

四家《诗》之传授人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又毛亨、毛苌传《毛诗》,是谓四家《诗》之传授者。

历史人物 鲁诗学派创始人申培公,与鲁诗的关系

鲁诗学派创始人申公,名培,申公时期,鲁地(今山东南部)人。申公少年时与刘邦四弟刘交从师齐人浮丘伯学习《诗经》。汉初,申公以弟子师浮丘伯曾在鲁国南宫见过刘邦。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封刘交为楚元王。

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历史人物 周培公的周培公的生平简介_周培公的事迹

本名:周昌字号:培公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介庵草》主要成就:劝降王辅臣籍贯:湖北荆门官职: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周培公的人物介绍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周培公的评价如何

看由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物特别耀眼,又耿直太过,这个人就是周培公。>>按照剧情的演绎,他原本持有康熙帝师伍次友的推荐信,但他不愿意靠这个求取功名,一心希望靠自己的真才实学

历史人物 中国山水诗开创者 唐诗奠基人谢脁简介

南北朝人物本名:谢脁别称:谢玄晖字号:字玄晖所处时代:南朝齐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建康出生时间:南朝宋—公元464年去世时间:南朝齐—公元499年主要作品:谢宣城集主要成就:中国山水诗开创者唐诗奠基人

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培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

历史百科 四家传《诗》

?诗经》被焚毁之后,民间仍有一些儒生暗中传诵。汉初用今文(隶书)本《诗经》传授生徒的共分三家。鲁国申培公所传的称为鲁诗,齐国辕固生所传的称为齐诗,燕国韩婴所传的称为韩诗。古文《诗经》是河间人毛亨所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