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培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让我们看到了周培公的不凡,这个剧情就是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就知道今晚有人作乱。
康熙年间,地方的反清势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朱三太子,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属实给康熙找了很多麻烦。有一天晚上,周培公陪着几个大臣在军机处的书房批改奏章,到了晚上,周培公就让人点蜡,却发现太监拿过来的蜡烛都是没捻的,周培公脸色大变的说道:“今晚有太监作乱让人都注意一些,还加派人手保护康熙。
深夜时分,朱三太子果然领着人就打进了皇宫,在太监内奸的引领下,将皇宫杀得血流成河。幸好众人提前得到了周培公的预警,警戒了起来,重要的人物才没有受到伤害,还能调集御林军将朱三太子杀得大败。
周培公是如何根据蜡烛就判定有人作乱呢?原来蜡烛都是宫中采购的,宫中采购的东西都是极其认真的,很少出现差错,这次蜡烛没捻如果是一个两个能说的过去,但送往军机处的蜡烛都没捻,这就证明是管事的太监故意为之,而把蜡烛弄的没捻,那就点不着。
到了晚上,没法点蜡烛的皇宫黑灯瞎火,那正是行刺的好时机。周培公以此为依据,才算出有人行刺,周培公作为康熙的智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康熙十五年,周培公母亲去世,周培公回家守孝三年,后在山东任职,因同山东总兵处理不好关系,就辞官了。康熙29年,因为葛尔丹叛乱,周培公被起复,授予盛京将军剿灭叛乱,康熙40年,死于任上,享年69岁。
相关参考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
2001年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培公。他得到康熙重用,屡建奇功。后被康熙调任镇守盛京。在临死之前周培公把一副清朝全图交给了康熙。周培公临死前交给康熙的大清图,
2001年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培公。他得到康熙重用,屡建奇功。后被康熙调任镇守盛京。在临死之前周培公把一副清朝全图交给了康熙。周培公临死前交给康熙的大清图,
【周培公简介】历史上周培公怎么死的周培公之死是怎样的 周培公出生于1632年,所以他是清朝时期的人物,在当时他是康熙皇帝身边重要的一个谋臣,康熙也十分看重他,而他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重视,一直为清朝奉
周培公剧照 周培公是清朝年间著名的大臣之一,为人低调不失文采,是当时难得的良将谋臣。周培公十分受康熙赏识。周培公虽被皇帝重用,但最终也难逃宿命,那么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周培公简介 周培公,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
对于周培公,大多数人都是从2001年拍摄的《康熙王朝》中了解到的。电视剧中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八旗军在入关后恃宠而骄,懒惰成性,不能够委以重任时,康熙大胆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汉臣,最终平定动乱。在动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