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怎么从一介书生成就伟业,浅读熬出来的曾国藩

Posted 普通人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怎么从一介书生成就伟业,浅读熬出来的曾国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怎么从一介书生成就伟业,浅读熬出来的曾国藩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1>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为什么用熬?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鼓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学会转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的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小时候的曾国藩和所有孩子一样,并非天资聪颖,其智力甚至可以说是中下水平。> >曾国藩与同时代的俊杰比起来差了一大截,小他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17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一个神童,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但是,曾国藩的成就却超过很多聪明人,这得益于曾国藩的勤劳和坚持。>修养自己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的坚持。>可以说,正是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熬,曾国藩才从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了一代完人,一介君子。>曾国藩深谙此道。>他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曾国藩给我们指明了做事的方法:不断精进,一步步走,不要急躁,要慢慢熬!>三十一岁那年,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门。>且长期坚持。>普通人坚持一天,一周,一个月,很不容易了,一年够长了吧?>他坚持了多久?半生!>就曾国藩练习书法来说,他自幼练习书法,一直到老。>终其一生,所写的日记、书信及奏稿数以千万字计,均为楷书或行书。>这份耐心,这种毅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2>本事多半是逼出来的>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1、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2、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国藩对容闳抱有极大希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然而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干,但最后还是挺下来了。>有一次,容闳本想向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谁知道曾国藩却说:“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容闳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交给的担子担起来。>要有所激发和有所逼迫。被击败、被轻视、被羞辱,未必是坏事,反而因此被激发小宇宙,逼出战斗力,往往也能成大事。>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曾说,曾国藩的本色是一位词臣、一介文人。他成为一个军事家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 >咸丰二年7月,曾国藩南下江西赴任乡试主考的半途,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立即改道回家奔丧,就在这时,太平军冲出广西,取道湖南北上,并连克湘北数城,更进而打下了汉阳,朝廷内外一片惊慌。>为协助地方政府维持秩序,咸丰帝决定,采取嘉庆年间大办团练的办法,任命在原籍守制的曾国藩为第一个团练大臣,但他上报朝廷要为母守灵。>到12月中旬,当得知武昌被太平军占领,他才不得不出山。>这个时候曾国藩的临危受命,既有他接受朝廷命令的职责所在,也有保卫父老乡亲的责任感,更有承担天下重任的使命感。>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和信念,作为一介书生的曾国藩才能指挥军队,于道德学问之外,成就伟业。

相关参考

曾国藩一声的四次军事遇险故事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

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巨蟒转世?

  本站网上非同凡响的人在降生时总会有一些异兆。或者母亲梦见什么龙啊熊啊什么的,或者一道白光钻入腹中,然后这个幼小的伟大人物,就奉神仙的旨意开始历经无数磨难,逐步成就伟业。清代被称为“中兴”大臣的曾国

历史人物 曾国藩为剿太平军四次陷入绝境 却终死于清廷之手

核心提示: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09年第9期,作者:曾凡熙,原题:《曾国藩四次遇险》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曾国藩

书生劝说曾国藩称帝,曾国藩一笑而过,用手指在桌上写下两个字

曾国藩是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组建湘军,攻灭太平天国,对清朝后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知道,曾国藩的湘军是当时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很多人也因此产生一个疑问,手握重兵

历史人物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的生平简介>  (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历史人物 曾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曾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这是真的吗?小编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下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

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导读: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从洋务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后来90年的引领者,这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却出自同一集团,都出于曾国藩的湘军大帐之下,不过当李鸿章还只是一介文书的时候,左宗棠就已经是杨秀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