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的铁面御史徇私枉法,后人称道手段高明,这是怎么回事

Posted 鞋子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的铁面御史徇私枉法,后人称道手段高明,这是怎么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的铁面御史徇私枉法,后人称道手段高明,这是怎么回事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叫赵抃(biàn)。此公在历史上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敢于弹劾权臣著称,人送外号“铁面御史”。>赵抃字阅道——这个名字起得好,一听就是有文化的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刻苦努力,景祐元年(1034)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历任参知政事、太子少保。赵抃官声好,人品也好。为和蔼敦厚、宽容厚道,宰相韩琦称他是“世人标表”。>担任地方官期间治理有方,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深得人民爱戴。在睦州知州任上,赵抃看到百姓“无种茶土地却要交茶税”的不合理政策,便上奏免除睦州人民的茶税。>在朝廷担任御史期间,弹劾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理政无方。起初,皇帝对他的奏折并不理会。他非常气愤,连上了十二道奏折。面对如此执着的御史,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在事实面前,也不能再袒护。只好罢免了陈执中。从此有了“铁面御史”的美称。> >其实,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要真正做到铁面无私是不可能的。总有你抹不开的人情。这不,就连“铁面御史”也免不了做出徇私报恩的事情。>赵抃尚未考中进士前,在家乡衢州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里当家庭教师。陈家待他很好,陈氏的老婆每年都会给他做双新鞋。赵抃要进京考试,陈家给了他一大笔路费。他到了京城,陈家怕他钱不够用,又给他寄去生活费。赵抃会试果然高中,进入官场后又节节攀升,没几年就当了大官。>陈家儿子——也就是赵抃的学生长大后犯了命案被捕。陈家人急得团团转。一家人商量后,准备上京找赵抃帮忙。陈氏老婆别出心裁,做了双鞋子给陈氏带上,要他到了京城交给赵抃。陈氏进京,废了翻力气找到赵府,把老婆做的新鞋子捧出来送给赵抃。赵抃看到鞋子,年轻时候的各种苦涌上心头,不由得五味杂陈。他知道陈氏一定有事求他。于是,赵抃进到里屋把新鞋子换上,走出来问陈氏有什么难处。陈氏说明来意后,赵抃命人将他送回,临走吩咐说:“您老放宽心回去吧,我会处理。”> >赵抃在屋里踱着步,这事挺为难:帮吧,容易给政敌留下把柄,再说也有违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帮吧,人家可有恩于自己,哪能知恩不报呢?他想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帮陈氏,并且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把亲信叫来,吩咐几句后,亲信便飞马赶往衢州。>陈氏的儿子被关在衢州监狱里,眼看行刑的日子就要到了。这天,监狱里来了个人,说是给陈氏儿子送饭的,一连送了好几天,都是大鱼大肉。监狱管事问他什么身份,那人只说是朝廷某某吩咐他这么做的,别的再没多说。管事一听,明白了,立马向办案人员汇报。办案人员可不敢得罪朝廷重臣,立即从轻发落。陈氏的儿子得以保住小命。>赵抃方法真是“高明”,他没有明目张胆地向衢州官府打招呼,而是采用了比较隐晦的手段。通过送饭一事告诉衢州的官吏陈氏儿子和他的关系。这办法既能让陈氏儿子免死,又不至于给别人抓住把柄。假如日后政敌知道这事情,到皇帝面前告状。赵抃只需要说:“我看恩人儿子就要被行刑了,无以报答,只好给他送上一顿好饭菜,这有什么错?”真可谓滴水不漏。>很多人称赞赵抃处事有方,其实这本质上还是利用公权力徇私舞弊。这种圆滑的官场之道古代多了去,没有什么好称到的。我们反而更应该警惕这种圆滑隐蔽的官场陋规,不要“让他再出来害人”。

相关参考

明代著名的铁面御史左光斗,如何“一心二用”成为水利专家

历史上大公无私的铁面人物不少,但是能够“一心二用”并在其他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人不多,明朝的左光斗就是一个例外。左光斗,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老师,安徽桐城县人,万历“六君子”之一。有明一代,对于监察御史

揭古代清官如何以权谋私 “权力”不言下自成蹊

《庶斋老学丛谈》中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赵清献是北宋一名御史,因素有“清正”之名被称为“铁面御史”。但就是这个“铁面御史”,也有过以权谋私的事。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以后,深

历史人物 清朝铁面御史谢振定简介,谢振定为何要烧和的车

人物事迹乾隆后期,吏治腐败,佞臣和得到乾隆的宠信,封为一等公,且与皇帝结成儿女亲家,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恃宠贪财纳贿,植党营私,内外官僚多是其党羽,把揽朝政近三十年,可谓气焰熏天。和府

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门而出? 铁面名臣包拯死后

包拯,后世又称其为包公,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名臣忠良,当时的朝堂封其以开封府知府之职,与此同时封其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称,因而后人亦称包拯以“包龙图”,包拯同关公一样,其传奇一生被历史长河淹没过后,被后人口...

揭古代清官如何以权谋私 “权力”不言下自成蹊

《庶斋老学丛谈》中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赵清献是北宋一名御史,因素有“清正”之名被称为“铁面御史”。但就是这个“铁面御史”,也有过以权谋私的事。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以后,深...

仁慈而手段高明的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十分仁慈的皇帝。但仁慈並沒有妨礙他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他做事的手段太高明了。他發動陳橋兵變,從後周的孤兒寡母手中奪取江山。為什麽當時人們指責他的卻很少?因為他做事漂亮

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门而出? 铁面名臣包拯死后

包拯,后世又称其为包公,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名臣忠良,当时的朝堂封其以开封府知府之职,与此同时封其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称,因而后人亦称包拯以“包龙图”,包拯同关公一样,其传奇一生被历史长河淹没过后,被后人口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下葬时为何用了二十多口棺材

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知名重臣,他被当时的朝廷封为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后人也将包拯称为“包龙图”,包拯和关公一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关于包拯的轶闻趣事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今天我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下葬时为何用了二十多口棺材

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知名重臣,他被当时的朝廷封为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后人也将包拯称为“包龙图”,包拯和关公一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关于包拯的轶闻趣事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今天我

第7节 颁布“推恩令”,最高明的削藩手段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