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

魏晋时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所谓“魏晋风度”,东晋的郗超就很有点这种意思。>郗超,(公元336年-378年),字景兴,东晋官员,同时还是著名书法家,书法造诣极高,仅次于著名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祖父是太尉郗鉴,父亲是会稽内史郗愔,在魏晋门阀政治背景下,是个妥妥的“官n代”。>郗超非常孝顺,据《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郗超认为父亲是名门之后,待遇怎么也应该比谢安高。这个谢安,就是后来指挥八万军队大败前秦苻坚百万人马、为东晋续命几十年的那个谢安。结果郗愔一直处于闲职,而谢安却能掌握朝政,郗超对此愤恨不平,对谢安非常不爽。谢安也反过来对郗超各种憎恨。>>郗超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的谋士。桓温屡屡想强迫东晋皇帝禅位给他,郗超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包括废了皇帝司马奕(史称废帝),改立司马昱为皇帝,即晋简文帝。不过最终桓温没能成功篡位就去世了,其子桓玄后来短暂篡位建立桓楚,就是后话了。总之,桓温很不招人喜欢,特别是郗超父亲郗愔这些忠于晋朝的大臣。>郗超也一直将自己和桓温密谋篡位的事情瞒着父亲。后来,郗超在四十二岁时就因病去世了,死在父亲之前。郗超临死前,怕父亲伤心过度,将一箱子书信偷偷交给一个门生保管,并立下遗嘱:如果我死之后,父亲悲伤过度影响饮食睡眠,就将这个箱子交给父亲。如果不这样,就把箱子烧掉。>>郗超死后,父亲郗愔果然悲痛成疾。门生遵照郗超遗嘱,将箱子奉上,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郗超和桓温谋划篡位谋反的来往计策。郗愔大怒,骂道:这小子死的太晚了!从此再也不为郗超伤心了,饮食睡眠也恢复正常了。>罗二哥曰:郗超在历史上大概算是一个佞臣吧,不过一片孝心倒是非常真诚。孝而不忠,加上密札解父,实实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设想一下,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郗超以功得以拔擢成为开国元勋,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

相关参考

如果让唐朝的大诗人看到宋朝的词他们会作何评价

英雄造时世,时世出英雄。唐诗、宋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时也必然受到时代情况的影响。拿唐朝来说国运昌盛,主基调是宁靖盛世。尤其初唐、中唐时期,政通人和,人民公共安身立命。诗人没有c缚,思惟开放、脑筋

历史秘闻 如果让唐朝的大诗人看到宋朝的词他们会作何评价

英雄造时世,时世出英雄。唐诗、宋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时也必然受到时代情况的影响。拿唐朝来说国运昌盛,主基调是宁靖盛世。尤其初唐、中唐时期,政通人和,人民公共安身立命。诗人没有c缚,思惟开放、脑筋

历史人物 郗愔生平简介 郗愔的子女

郗愔出身名门,是太尉郗鉴的儿子,姐姐郗璿嫁给了“书圣”王羲之,弟弟郗昙也身居高位,儿子郗超则是桓温的谋臣,家族可谓兴盛。郗愔也高寿,活到了72岁。郗愔>郗愔生平简介>郗愔(313年-384年9月28日

洪秀全真的信“天国”吗

清朝咸丰四年底(1855),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清军水陆进攻。历史没有“假如”。但这不能妨碍我们去“假设”。假设当年太平军不是顺江东下占领南京,而是一鼓作气长驱直入北京又会如何?假设当年曾国藩自杀成功

汉武帝喜欢陈皇后吗?为什么陈皇后一直没有孩子?

  “金屋藏娇”的典故,令无数少女心之向往。若是有一个男孩,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说愿意打造一座黄金屋将你藏起来宠着,你会作何感想?  很多人都说,汉武帝刘彻和陈阿娇的婚姻是一场政治

历史人物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司马一族有威胁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东晋王朝偏安东南一隅。虽然期间有桓温北伐和北府军淝水之战大胜,却数次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错失北定中原

司马懿篡位成功是因为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

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

司马懿篡位成功是因为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

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