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日本文身的历史发展 流行与禁止中反复
Posted 世纪
篇首语:当生活如同炼狱,必须自己创造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日本文身的历史发展 流行与禁止中反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日本文身的历史发展 流行与禁止中反复
日本文身 文身艺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文身是有不同的态度,日本的文身经历了出现与消失的不断反复,其形式与审美在江户时代获得极大的发展。 日本自古便存在文身的习俗>从日本南端的奄美群岛到琉球群岛一带地区,女性曾习惯于在从指尖至胳膊肘的部位刺上文身,并将其称之为“Hajichi”。尽管现存的相关记录是从16世纪开始的,但仍可推断出在此之前“Hajichi”便已存在。其中,特别是手部的刺青,表示女性已婚;女子在文刺后会受到祝福,它兼具有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含义。各个岛上的文身部位和图案皆有不同,一些岛上还留传着古老的观念,认为没有“Hajichi”的女性来世将一生劳苦。>另一方面,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族的女性则在嘴唇周围和手上文刺文身。由此可知,日本各地自北向南都曾广泛地流行文身的习俗。在日本的创世神话《古事记》(712年)和《日本书纪》(720年)中也提及了文身,称它是边境居民的习俗,也是刑罚的一种手段。>自7世纪中叶开始,日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巨大变化——相较于身体之美,整体上更偏重于衣着、芳香等在昏暗的室内也显得光彩夺目的“美”。于是,文身日渐式微,有关文身的文献与绘画资料到17世纪初已变得难寻其踪。>经历了战国时期,日本迈入了社会安定的江户时代,文身的历史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一些文献中又开始出现了有关的记述。比如,青楼女子与客人之间,以切掉小指,或在身上刺入对方的名字等方法,以示永远相爱。后来,文身在侠客之间也作为他们互表诚信誓约的方式而流行起来。>此外,文身亦受到从事建筑、祭典活动等的准备工作,并同时担任街道内消防救火任务的“鸢”(yuān)和专事递送书信、钱款和货物的“飞脚”的喜爱。在江户时代是“帅气、潇洒”的象征,因此,鸢的文身对他们居住的街道来说,也是一种体面和骄傲。>在市井文化的世界中,刺着文身的侠客作为“锄强扶弱”的理想形象开始被画入浮世绘,并迅速成为人们仰慕的对象。19世纪上半叶,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将中国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全身都绘满文身,大获好评。歌川国贞等人随后发表了刺有文身的歌舞伎演员的浮世绘,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这一潮流反过来又影响了现实歌舞伎,在《白波五人男》(1862年)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穿起了带有文刺花纹的内衣。在浮世绘和歌舞伎的进一步刺激下,原本就在不断扩大的文身部位,此时更是扩展到了全身。>明治政府,严格限制文身>由于武士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忌讳自伤身体行为,因而文身没有流行开来。另外,自1720年起,作为刑罚的附加刑,还开始实行了在额头和胳膊上刺青的“黥刑”,所以平民百姓中不乏有人厌恶文身。但是,尽管江户幕府几次对文身加以管制,却未有成效。19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文身达到了鼎盛期。>此后,掌握了政权的明治政府,取消了闭关锁国政策,力图成为与欧美比肩的文明国家。明治政府非常重视这些被欧美人视为日本未开化的部分,于明治5年(1872年)立法,对文身师与文身客双方实行了限制。到了20世纪初,日常身着衣物的习惯在社会上也得到普及,文身便被隐藏到了服装的里面。此外,冲绳和阿伊努地区女性文身的习俗亦受到冲击。虽然也有人秘密文身,可是一旦被发现,就会因野蛮落后而遭警察逮捕,被迫以手术或盐酸清洗等方法去除文身。现在,这些地区代代相传的文身习俗已然绝迹。>文身师远渡重洋大展身手>另一方面,有些来日本的外国人,将文身当做“日本特产”。登基前的乔治五世(伊丽莎白女王的祖父)、俄国的尼古拉二世等都曾在日本文刺,这些可在记录与证言中得到确认。而且,由于英美的报纸刊登了海军士兵和游客讲述的在日本文身的经历,人们开始对此发生强烈的兴趣。而满足了这些人好奇心的,就是远渡重洋的日本文身师们。>远渡海外的文身师,他们的顾客多为轮船乘务人员和乘客,因此他们或在港口附近开店,或租借酒店的房间做为工作场所并辗转于各地。例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名曾在伦敦和纽约工作、名为Yoshisuke Horitoyo的文身师,对报社记者称,自己也曾到中国、香港和巴黎等地工作,还特别谈到在香港时,曾给菲律宾的第一任总统阿奎纳多刺过文身。>二战后,文身开始向普通人的时尚转变>1948年,二战中战败的日本全面解除了文身禁令。在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的占领下,日本各地建起了美军基地,文身师在军港横须贺,以停泊港口的美军士兵为顾客,做起了文身生意。据说在这里也是美国特色的文身比日式图案受欢迎,并且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文身生意异常火热。>1953年12月,在韩国拍摄的澳大利亚士兵。据说这些文身是在埃及、英国、香港、日本和印度文刺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上世纪70年代,长期淡出人们视野的传统日本文身师们开始了出版和展会等活动。这一时期,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山本宽斋分别发布了灵感源于日本文身的“TATOO(文身)套装”。80年代,由于美国等地的摇滚乐队歌手们身上常常刺有文身,因而对此感兴趣的日本年轻人有所增加。此后,随着文身人气的提高,喜爱传统文身的人也越来越多。>2014年,关东律师联合会以1000名20岁至60岁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6人刺有文身。从海外的文刺率占人口的一成至四分之一这一比例来看,该数字显得有点儿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说的是,文身作为一种新时尚,在日本也开始重新立足生根了相关参考
文身古老习俗正逐渐消失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绍,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但是,受现
历史秘闻 汉朝时期成年男子流行佩剑 是什么时候禁止带刀出门的
汉人尚武,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汉朝鼎盛,我们汉族人民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这种刻在骨子里面的血性却逐渐消失。汉剑隔海相外,跟我们竞争不断的大和人民,同样尚武成风,流传至今
汉人尚武,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汉朝鼎盛,我们汉族人民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这种刻在骨子里面的血性却逐渐消失。汉剑隔海相外,跟我们竞争不断的大和人民,同样尚武成风,流传至今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一)流行音乐的定义。流行音乐(Popularmusic)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曾经讲述过中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讲火药运用到战争中,宋朝时期由于与辽、金、西夏、蒙古等国作战频繁,热武器的发展极为迅速。而明朝时期则是枪炮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清朝虽然信奉「”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皇室纯正的血统,一直都在执行的亲戚结婚的先例,那时候的人们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到了如今,近亲结婚是已经被禁止的,但是在日本为何却如此的盛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
历史人物 日本为何如此流行少女文化 萝莉当道少女选美鳞次栉比
美少女战士日本国家是非常有少女情节的国家,在他们流行文化中,少女文化占据着重要的比例,以至于衍生了各种美少女形象和元素,他们身份各异,能力各异,但她们的形象都是姣好,造型可爱,情感单纯,萝莉是美少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