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裴文中简介 裴文中与多地起源说
Posted 起源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裴文中简介 裴文中与多地起源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裴文中简介 裴文中与多地起源说
裴文中是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等方面有着卓越贡献。1929年,裴文中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为周口店的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 裴文中简介>裴文中(1904 01.19 - 1982 09.18),字明华,河北丰南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代表作有《中国猿人史要》、《周口店第一地点之食肉类化石》、《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和《中国猿人石器研究》。>裴文中多地起源说>19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家抱有种族歧视观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说,认为白种人和其它人种起源不同,从根本上就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1929年12月2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主持发掘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古人类遗址时,从洞穴堆积中发现一个完整的古代猿人头盖骨。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发掘标本和新生代所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非人工破碎的骨化石,并指出其成因包括啮齿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食肉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及其所呈现的食肉类动物爪痕、骨骼腐蚀后所出现的曲纹以及化学作用和水蚀作用的变形等,以物标本为依据并通过实验证明的观察使非人工破碎骨化石的性质和特征更加明确。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体系和年代分期也作了开创和深入的综合研究。相关参考
裴文中裴文中曾任职九三学社,担任过政协委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前副理事长等职,任职过过北大、北师大、燕京大学等高校,曾获得中国科学社金质奖章、国家科学金奖等荣誉。1982年,将一生献给古
裴文中裴文中曾任职九三学社,担任过政协委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前副理事长等职,任职过过北大、北师大、燕京大学等高校,曾获得中国科学社金质奖章、国家科学金奖等荣誉。1982年,将一生献给古
基督教 问-1988年8月20日《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的短文,题目叫“最昂贵的《圣经》”,文中说-“……1631年出版的一种英国伦敦英皇钦定本《圣经》,这是乔治一世任命了54名著名学者历时5年翻
问:1988年8月20日《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的短文,题目叫“最昂贵的《圣经》”,文中说:“……1631年出版的一种英国伦敦英皇钦定本《圣经》,这是乔治一世任命了54名著名学者历时5年翻译的……
“希望能再次从自己手中找到中国猿人的化石。”在发掘工作开始前,裴文中先生表达了这样的愿望。1966年3月15日,在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参加发掘的有顾玉珉、柴凤歧等,还
1.“顺境”即所谓在成就事业的路途上行进时有优越的条件保证,前进的障碍和阻力较小,可以一帆风顺到达成功的彼岸。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可以使英雄不在感叹无用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
滥竽充数的意思?文言文是什么?【出处】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①宣
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领导的一支洞穴考查队在广西的巨猿洞里发现了一种古代大熊猫的化石,证明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当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大熊猫就已经来到地球上了。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北京人1927年首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12月由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解放以来,又陆续发现北京人化石,共40个以上的个体。据测定北京人的生存
公孙胜是施耐庵所著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在文中是一个精通道法,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修道者。他在文中有两个身份,既是一个出世的道士,同时也是一个入世的军师。 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