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吕思诚简介 吕思诚与桂林八景的渊源

Posted 宋史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吕思诚简介 吕思诚与桂林八景的渊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吕思诚简介 吕思诚与桂林八景的渊源

吕思诚 吕思诚别名吕仲实,是元代官员、学者,他曾参与了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的编修,代表作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等。 吕思诚简介>吕思诚(1293年-1357年),字仲实,平定人,元朝名臣。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国子监翰林学士、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曾参与编修过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其人性情刚直、倔强,直言敢谏、秉公办事。主要著作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吕思诚与桂林八景的渊源>“八景”之说,最早起源于宋代,当时苏轼为虔州(就是现在的赣州)写了虔州八境诗。由于苏轼的这一举动,全国各地人人效仿,把各地的景色概括成八景。于是从宋代开始就有了“八景文化”。>到了元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吕思诚,他出任广西廉访司事期间,有一次诗兴大发,于是他就仿效苏轼的做法,概括出了包含桂岭晴岚、訾洲烟雨等在内的桂林八景,并且每一个景也都赋诗一首,世人习惯把这八景称为老八景。到了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桂林一位叫朱树德的画家增补了包含叠彩和风、壶山赤霞等在内的桂林“续八景”,也叫新八景。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吕思勉生平故事简介,吕思勉历史评价,吕思勉怎么死的?

吕思勉,是近代我国知名的史学家。字诚之,生于1884年2月27日(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吕思勉六岁入塾,十二岁时因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吕誉千亲自讲课,授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吕思勉

  吕思勉(汉语拼音:lǚsī miǎn),(1884~1957),中国历史学家。字诚之。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

张耕华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的治史讲究精深,思路上偏好往深度走,好坐实史事,好循点点滴滴的蛛丝马迹做细

吕思勉《中国通史》精读+思维脑图3商周兴亡和西周事迹

​(公号鲁造夫脑图更清晰)今起连载本人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为便于个人记忆、方便日常忙于工作学习的各位朋友们快读,特将内容精摘和制作成脑图。并延伸记录同时期世界主要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等。(

吕思勉《中国通史》精读+思维脑图3商周兴亡和西周事迹

​(公号鲁造夫脑图更清晰)今起连载本人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为便于个人记忆、方便日常忙于工作学习的各位朋友们快读,特将内容精摘和制作成脑图。并延伸记录同时期世界主要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等。(

历史秘闻 求教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和中国简史区别

《中国简史》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

赤壁之战是因为孙刘抗拒统一 吕思勉认为

赤壁一战是三国这段历史中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国历史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一战,或者这一战中的胜利者是曹操,那么天下的局面就会变成统一而不是三分天下。所以说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中对于历史进程非常重要

当过赵元任、钱穆老师的史学家吕思勉和他的中国史著作

中国的新史学,王国维、顾颉刚是开山之人和奠基者。之后,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史学家,皆有影响不小的中国史著作问世。之前,已用若干文章介绍过。关于新史学,有一个人不能遗漏,这就是赵元任、钱穆都师从过的史学家吕

徐光启的人物生平简介

徐氏祖居苏州,以务农为业,后迁至上海。徐光启的祖父因经商而致富,及至父亲徐思诚家道中落,仍转务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邀请郭居静至上海传教,这成为天主教传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

徐光启的人物生平简介

徐氏祖居苏州,以务农为业,后迁至上海。徐光启的祖父因经商而致富,及至父亲徐思诚家道中落,仍转务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邀请郭居静至上海传教,这成为天主教传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