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流芳与程嘉燧 李流芳的故事
Posted 诗文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流芳与程嘉燧 李流芳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流芳与程嘉燧 李流芳的故事
李流芳 李流芳在书法、绘画、篆刻、诗文等方面均有建树,是一位诗书画三绝之人,也是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文人艺术家,近代画家黄宾虹就相当推崇他,其绘画也源于李流芳。 李流芳与程嘉燧>李流芳和程嘉燧,诗文书画齐名,曾对好友钱谦益说:“精舍轻舟,晴窗明己,看孟阳(程嘉燧)吟诗作画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钱谦益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崇祯元年(1628),钱谦益被放,坐帐论牍,病中的李流芳闻讯,扶枕浩叹:“不可为矣!”>崇祯二年 (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钱谦益作《李长蘅墓志铭》,程嘉燧书丹,宋珏篆盖,侯峒曾作《祭李长蘅先生文》。>李流芳的故事>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边游玩。见西湖里长满了嫩绿的蓴菜,郁郁葱葱,人们倾城出动,从早到晚采摘蓴菜,然後千担万担地运往萧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据说,西湖的蓴菜要经过湘湖水浸洗,味美无比。他们一行人从未见过蓴菜,更未见过如此热闹、浩大的场面,非常惊奇,便买下许多蓴菜,回家烹调,并赋诗。>当蓴菜羹端上桌时,人们都惊叹它的色泽,不忍下箸扰乱其形色。过了许久,终於抵挡不住诱惑,品尝起来。最後,李流芳表达了众人的心声,认为蓴菜可以与当时著名的黄芽菜、燕笋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采食西湖蓴菜的场面和习俗,称赞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对後世人了解时代蓴菜的食用情况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相关参考
李流芳是明代诗人和书画家,为安徽人氏,后来侨居嘉定。在嘉定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交好,四人志趣相投,不慕名利,经常徜徉在山水田园之中。又因为四人在诗文书画方面有所成就,凭此为时人熟知,所以有了
嘉定四先生,指的是明代中晚期之时,居住在嘉定一带,以诗文书画而闻名于世的四位学者。他们分别是:娄坚、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 娄坚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31年,祖辈上原本居住在长洲,
嘉定四先生,指的是明代中晚期之时,居住在嘉定一带,以诗文书画而闻名于世的四位学者。他们分别是:娄坚、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 娄坚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31年,祖辈上原本居住在长洲,
生平简介万历三年(1575)李流芳出生于嘉定南翔一户官宦人家。原籍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南丰),祖父李文邦为迁翔始祖,任成山卫指挥使,封赠公爵。父亲李汝筠系县学生。伯父李汝节是嘉靖进士,官安吉知
程嘉燧休宁人氏,后来侨居嘉定,因为书画、诗歌而被时人闻名,被列入嘉定四先生之中。他生于公元1565年,去世于公元1643年,字孟阳,号松圆、偈庵。除了这些名号之外,还有人称程嘉燧为:松圆老人、松圆
李流芳,字长蘅、茂宰,号檀园、香海,祖籍安徽,侨居嘉定,生于公元1575年嘉定一个官宦世家,去世于公元1629年,是明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以诗歌和小品闻名于世。 李流芳科举不顺,因此放弃举业
李流芳,字长蘅、茂宰,号檀园、香海,祖籍安徽,侨居嘉定,生于公元1575年嘉定一个官宦世家,去世于公元1629年,是明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以诗歌和小品闻名于世。 李流芳科举不顺,因此放弃举业
程嘉燧休宁人氏,后来侨居嘉定,因为书画、诗歌而被时人闻名,被列入嘉定四先生之中。他生于公元1565年,去世于公元1643年,字孟阳,号松圆、偈庵。除了这些名号之外,还有人称程嘉燧为:松圆老人、松圆
同为顶级谋士,为何诸葛亮流芳百世,司马懿却臭名远扬?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读到三国故事,前期看各路诸侯驰骋中原,中期看魏蜀吴三国合纵连横,而到了后期,其精彩部分便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历史中的大事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病危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总理朝政,李严则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为什么同样是托孤大臣,诸葛亮流芳千古,李严却一点名气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