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顶级谋士,为何诸葛亮流芳百世,司马懿却臭名远扬?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为顶级谋士,为何诸葛亮流芳百世,司马懿却臭名远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为顶级谋士,为何诸葛亮流芳百世,司马懿却臭名远扬?

同为顶级谋士,为何诸葛亮流芳百世,司马懿却臭名远扬?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读到三国故事,前期看各路诸侯驰骋中原,中期看魏蜀吴三国合纵连横,而到了后期,其精彩部分便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之间的斗智斗勇了。从诸葛亮兵出祁山,拉开北伐序幕开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无功而返为结束,司马懿也在此期间逐渐成长了起来。从当时角度看,诸葛亮成全了司马懿,他令后者站在了魏国的权势巅峰。不过从历史角度看,司马懿却成全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声。

但到了后世,这两位亦敌亦友的顶级谋士,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说起司马懿,不少人痛骂他是野心家,是一个特别忍耐的阴险小人,实在是臭名远扬。但说起诸葛亮,却是一路繁花相送,被无数人誉为是忠臣的楷模,可谓是流芳千古。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下场?

一、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效应

自古以来,英雄往往是悲剧的主角,而能成大事业的人,往往会有一些缺陷。正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败给了刘邦,而受到无数百姓喜爱的老好人窦建德,也成为了李世民的垫脚石。显然,司马懿是一个成功者,其孙晋武帝司马炎一举扫除三国,最终统一了天下。这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而司马懿也因此被孙子追封为晋宣帝,成为了晋朝的老祖宗。

反观诸葛亮,无论是北伐多年未果,还是蜀汉的消亡,都证明了他本质上的失败。而作为一个失败者,却受到了后世称颂,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但从英雄角度考虑,这种情况又在情理之中。于蜀国而言,诸葛亮的确是一个英雄,他在蜀地的威望甚至高过后主刘禅,他在历史中留下的忠臣形象,也让不少忠义之士为之敬佩。

为了蜀国的未来,诸葛亮自上位后便殚精竭虑,事必躬亲,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带着遗憾离去了。英雄身上的这种悲情,更加引起人们的感慨、惋惜乃至是同情。再加上诸葛亮的“忠义”形象,又很符合儒家宣扬的理念,所以在历代统治者宣扬之下,诸葛亮逐渐被神化,其历史地位难免被拔高了一大截。比如说,唐肃宗年间,诸葛亮与白起、韩信等人,一同被列入了武庙十哲。

二、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格局

当然,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格局也大不相同。不管诸葛亮的其他动作如何,他对于蜀国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忠诚。诸葛亮的格局,正是放眼于整个蜀国,他不惜背负骂名发动北伐战争,也是为了蜀国的将来考虑。但反观司马懿,则是行事狠辣,处处以司马氏的利益考虑。等到司马昭上位后,他更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反噬旧主。

不过作为一方掌权者,诸葛亮和司马懿其实都做过不少排除异己的事情,但两人因为格局和眼光不同,其手段也是大相庭径的。诸葛亮打压过彭羕,排挤过李严,压得益州本土的士族常年抬不起头,最终令荆州系一家独大。但诸葛亮使用的手段,却是堂堂正正的,而且都是为了蜀国的发展而考虑。那么司马懿是怎么做的呢?他借助诸葛亮北伐的时机,从而一步一步控制了魏国的大半军事力量。在高平陵之变前夕,司马懿又故意以曹爽专权为借口,取得曹魏老臣的支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四朝老臣蒋济得知司马懿阴谋,竟然忧愤而死。可想而知,司马懿的这种小人行径,会引来多少人的反感和不齿了。

三、受到过后世子孙的影响

司马懿以及他后代子孙的名声,都非常的差劲,究其原因来看,恐怕还是晋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了。众所周知,司马氏靠着不光彩的手段取得了皇帝的宝座。但司马氏掌权后,其所作所为令无数百姓吃尽了苦头。在三国时期,无论是心狠手辣的曹操,还是庸碌无为的刘禅,他们最起码尽到了自己为人君的职责。魏蜀吴三国境内的百姓,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是安居乐业。但从晋朝开始,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后期,便逐渐变得奢靡成性,石崇和王恺比富,更是成为一时丑闻。后来席卷全国各地的八王之乱,更是让各地的百姓都饱受磨难。司马氏一族的内斗,最终导致五胡乱华,给百姓带来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司马氏掌权之际,是百姓最煎熬的一段历史时期。后来司马氏后人重建了东晋王朝,却也直接放弃了北方的无数百姓。正因如此,司马氏以及晋朝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一个伤痛和污点。可想而知,作为司马氏的老祖宗,司马懿该多么遭人痛恨了。

而反观诸葛亮的后人,却又是另一番场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能力不足,但他并没有堕了诸葛氏的忠义之名。在绵阳之战中,诸葛瞻父子怒斩来使,坚决与魏将邓艾对战,最终英勇殉国。可以看到,诸葛亮自己不忘旧主,兢兢业业的品质足以令人动容。其子孙不愿为荣华投敌的壮烈之举,更是让诸葛氏一门的忠烈达到了一个顶峰。由此,诸葛亮美名得以流芳百世,而司马氏一族的昏聩表现,也让司马懿这个野心家,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耻辱之柱。

参考书籍:《三国志》、《晋书》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为何司马懿却不敢入城

有人评价过中国的《三十六计》是:三十六计,招招致命,然而这些可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奇才们历经多少的战役而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三十六真是,一个比一个的狡猾,一计比一计的会揣度人心,而其中又当属诸葛亮的”空城计

诸葛亮一老人,一天还能吃三四升米,为何司马懿却断定他活不长

《晋书·宣帝纪》上曾记载: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也就是说,当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

历史人物 曹操最忌惮的顶级谋士,司马懿诸葛亮都让着他

众所周知,曹操,三国有名的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后人称之为“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虽然曹操有着极大的野心,但始终都没有篡位称帝。难道他不想自己作皇帝吗?答案肯定是否定。>观天下英雄,没有哪一个人不

三国顶级搅屎棍,智谋在诸葛亮之上,却没有任何节操和抱负

三国中顶级谋士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司马懿,但是有很多前期不怎么出名的谋士其实丝毫都不输给诸葛司马。其中有一个就是贾诩,用“乱世谋臣”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其人决定聪明,被人赞曰“算无遗策”,可惜

三国中最为人忽略的顶级谋士 三国李儒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串名单: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

三国中最为人忽略的顶级谋士 三国李儒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串名单: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

三国里为什么诸葛亮坐着车,司马懿却骑着马

三国前期那些牛人的坐骑都有专属名称,吕布有赤兔,曹操有绝影,刘备有的卢,曹植有紫骍,到诸葛亮这里就变成四轮车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常在两军对垒之时,乘四轮车,摇着羽毛扇,很好的塑造出了“指挥若定失

为什么李儒是三国里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串名单: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

为什么李儒是三国里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串名单: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

历史人物 三国李儒算得上顶尖谋士吗?

说到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们其实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听到的呀,就好像有什么诸葛亮啊,有什么庞统啊,还有什么司马懿啊,郭嘉啊,还有什么陆逊啊等等,这些谋士都被誉为是顶级的谋士了,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