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 岩仓使团的考察成效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 岩仓使团的考察成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 岩仓使团的考察成效
岩仓使团对日本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对欧美各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进行考察之后,岩仓使团回到日本开始对日本进行近代化改造。这些改造其实就是岩仓使团的考察成效,究竟岩仓使团的成效具体如何呢? 岩仓使团详细考察,收获颇多。回国后,在十月政变中获胜,以大久保为首的内治派(包括使节团的大部分成员)主政,把考察的收获大部分变成了现实,大力推进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了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日本从此走上顺利发展的近代化、现代化道路。>具体说来:>其一,在英国,认识到工厂,贸易,立宪,法令是其强大的根源,英国与日本一样,以一小小岛国成了世界工厂,全球霸主。因而大久保利通回国主政效法英国,采取了“殖产兴业”政策,发展日本民族工商业,走致富兴国之路。>其二,考察各国宪法政治和议会,认识欧美有限的民主自由。最赞赏普鲁士的军事专制集权和君主立宪。宪法专家木户孝允认为“尤当取者,当以普鲁士为第一”。其后,日本政府效法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和军事强权政策,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立宪政体,结合日本的尚武传统武士道精神,走上了军事扩张武装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其三,重视文化教育,与西方差距太大。他们认识到日本人“与今日美欧诸州之人决无不同,只在于学与不学而已”,“莫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西洋人勉有形之理学,东洋人务无形之理学,使两国之贫富不同,尤觉生于此积习”,哀叹日本“在睡梦中过了两千年”。归国后,推进“求知识于世界”的文教改革,抛弃旧老师中国,认真求教新老师西方,全面西化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使日本成了先进国家。>其四,找到小国走向大国之路,重在“内治优先”。考察比荷瑞士丹麦等小国和德国的壮大,认识到独立自主,搞好内治,增强实力,提高国家经济军事科技国力在国际社会上才有发言权。俾斯麦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说:“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而皆属表面现象,实际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之所谓公理,谓之保全列国权利之准则,然大国争夺利益之时,若与己有利,则依据公法,毫不更动;若与己不利,则幡然诉诸武力,固无常守之事”,“强权即真理”。大力称赞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归国后通过十月政变,以大久保为首的内治派(包括使节团的大部分成员)主政,发展内治,增强实力。>其五,大力称赞德国军事制度,主张全面学习德国军事经验。他们说:“普鲁士军事之最为出色,各国一眼分析其优劣”,“国中之男子堪执兵器者,悉受兵卒之教练,至少使服一年常备军役全国皆受军人之磨练”,德国克虏伯公司的“锻炼精制猛锐无比之器械”。大久保掌权后,1873年发布《征兵令》,建立近代常备军和警察,进行军国民主义教育,建立效忠天皇的私军,广建军校,发展军事工业,废除武士制度。相关参考
岩仓使团考察欧美各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确立了将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的目标,岩仓使团的目的之一就是考察欧美各国的文化和制度,其内
岩仓使团考察欧美各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确立了将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的目标,岩仓使团的目的之一就是考察欧美各国的文化和制度,其内
岩仓使团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其成员中还产生过两位日本首相。岩仓使团将欧美各国学习到的先进文化和制度引入当时相对落后的日本,促使日本走向西方世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的国家。明
19世纪60、70年代,维新政府建立,改革成为当时日本政府的一个重要人物,而富强的西方则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所以日本才决定派遣高官到西方进行实地考察,这就是后来的岩仓使团。岩仓使团对日本历
近代中日都曾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而且两国都曾经在其武力的胁迫下打开国门。日本方面为了富国图强向西方派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岩仓使团,而中国方面则派遣过蒲安臣使团。这两个使团虽然都是在列强环
被阿拉伯军队带走的战俘,遗失的“西游记”黑衣大食与大唐之间的怛罗斯战役就这样结束了,但另一段传奇才刚刚开始。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族侄杜环是战败被俘的唐王朝军队的一员,他作为文官参加了怛罗斯战争。杜环
1.日本近代史编年表年份大事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逼迫日本开国1856年《日美通商条约》签订1867年日本德川幕府倒台1868年戊辰战争爆发,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岩仓使节团出使欧美1875年日本逼迫
本文《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董丛林著,东方出版社于2012年9月出版。【环球网历史精选书摘章节】1871年(同治十年)7月,正当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节,日本重派的来使到达天津,他们
年(同治十年)7月,正当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节,重派的来使到达天津,他们与中国修约的焦急心情,恐怕一点不亚于天气的酷热。这次是以大藏卿伊达宗城为正使,柳原前光和同为外务权大臣的津田真道为副使,另有随
明朝历史 明朝政府如何接待勘合贸易使团 日本勘合贸易使团在中国的活动
由于明朝的海禁和勘合贸易的朝贡特性,明朝政府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组织负责接待和检查勘合贸易使团,而且对他们在国内的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比如他们被限制在特定的地点进行贸易活动。>对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