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时的“宰白鸭”案,本要草草了事,不料惊动慈禧最终真相大白
Posted 官吏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时的“宰白鸭”案,本要草草了事,不料惊动慈禧最终真相大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时的“宰白鸭”案,本要草草了事,不料惊动慈禧最终真相大白
在国家动乱之际,最为深受其中苦痛的人,唯有贫苦百姓。有诗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封建的年代,唯有权势才是王道。因此,在连主持公道的官府都贪赃枉法之时,贫苦百姓才是真正的有苦说不出。
就例如,在晚清时的一件案子,俗称“宰白鸭”案,原本是要草草了事的一件小案子,不料却牵扯了众多官吏,最终事情闹大,竟传到了慈禧的耳中,事情才得意真相大白,妥善处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宰白鸭”又是什么说法?下面便好好的讲述一下这个著名的“宰白鸭”案。
清人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便解释了“宰白鸭”的含义:“福建漳、泉二府,顶凶之案极多,富户杀人,出多金给贫者,代之抵死,虽有廉明之官,率受其蔽,所谓‘宰白鸭’也。”
所谓“宰白鸭”,就是有钱、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里遇到一些官司时,便以重金收买贫寒子弟或者是无业游民来顶替,去官府认罪伏法。而因为这些顶凶者,是为了钱财而主动去送官府的行为,就好像是因贪利而被人任意玩弄、宰杀的白鸭,故被俗称为“宰白鸭”。
这种陋俗最早是出现在乾隆年间的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区。后来,到了道光年间,广西、江西,湖南以及浙江等省的刑案中也相继出现了“宰白鸭”的事件。史载,当时仅仅福建漳州、泉州两府,每年因“宰白鸭”而枉死的人命案就“不下百数十起。”
据《清实录》记载,道光皇帝在批点有关“宰白鸭”案件的奏折时,曾非常的愤怒,他拍案而起,严厉痛斥这种行为,并且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杜绝这种非法行为的蔓延滋长。然而,这并无太大效果。
“宰白鸭”案件,是犯案者和顶罪者双方情愿之事,即便有廉明的官员,也容易受其蒙蔽。“宰白鸭”最悲哀之处,在于即便是主审官愿意为顶凶者洗冤,却也无能为力。
而晚清时的一个案件,便大大镇压了“宰白鸭”的势头。
清光绪五年,胡体安等百余盗匪,劫掠了镇平县张楼寨张肯堂家,不仅卷走财物,还打伤事主后分路逃窜。而张肯堂报镇平县县令马翥,并派捕头刘学泰缉逮了盗首胡体安。之后胡体安照例贿赂而释放,另以18岁农民王树文冒名顶替,以图结案。
然而,在光绪七年,河南巡抚接到指令:“准刑部咨复……奉旨,胡体安处斩”。于是涂宗瀛督亲提监犯“胡体安”验明正身。但顶替的王树文不知要送命,便临刑沿路大呼冤枉,并呼道本人“并非南阳县人胡体安……系被误拿”。而大清法律规定,凡处决人犯有临刑呼冤者,便上报复审。
之后,清廉的涂宗瀛打算要亲自审判这起案件,然而还没等到王树安的父亲前来作证,涂宗瀛就因升迁而离开,而顶替他的官吏李鹤年却并没有涂宗瀛清廉,按照到时得规定,参与造成冤案者的官吏都须杖一百徒三年刑。这使有牵连的大小官员慌了神,纷纷去李鹤年处说情,制造伪证。而这些官吏为了躲避责罚而成功讨好了李鹤年,使其将王树安定罪。
但其结果却遭朝臣不满,于是他们便将此案件告知慈禧,要求慈禧明察。于是之后又派了一名官吏前来,但却遭到众人蒙蔽。于是又再次遭众官员不满。因此,王树安的性命虽危在旦夕,却也还没有执行。
好在,后来派来的张之万是涂宗瀛的好友,并且两人不仅是私交甚好,并且也同样的是清廉的父母官。因此,这次不再会出现被收买或者迷惑的事情了,而经过张之万的明察,发现了案件的真相,还王树安清白。最后,王树文供出了他只是被逼为胡体安等人看守衣服,并未参与行劫,并且与胡体安本不相识,因此只杖一百徒三年,于是王树安便不再喊冤。
而那些参与其中的官吏,流放的流放,降职的降职,倒是都接受了责罚,而那胡体安却是早早的逃走了。只不过,逃了一个小小的胡体安问题并不大,关键在于这次的“宰白鸭”案传到了慈禧耳中,并且得到了明察以及惩罚,也足以让众多官吏不敢再包庇“宰白鸭”了。
参考资料:《庸闲斋笔记》、《清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清朝被判死刑后可以找 ”宰白鸭”顶包,为何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死刑是最为严酷的惩罚之一,所谓「”杀人偿命”,一般是用于惩治那些有极大民愤的犯罪分子。不过问题来了,如果犯罪的人不想死,那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够逃避官府的惩罚呢?下面小编要介绍的这
“宰白鸭”是怎么样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庸闲斋笔记》载:“福建漳、泉二府,顶凶之案极多,富户杀人,出多金给贫者,代之抵死,虽有廉明之官,率受其弊,所谓‘宰白鸭’也”。
清末张汶祥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成为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位列四大奇案之首,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 刺马案 同治九年(1870年)8月
文/徐永超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靠的不是法律的正义,而是中央压制湘军势力的需要。杨乃武,杭州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小白菜,原名毕秀姑,是豆腐坊伙计葛品连妻
文/徐永超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靠的不是法律的正义,而是中央压制湘军势力的需要。杨乃武,杭州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小白菜,原名毕秀姑,是豆腐坊伙计葛品连妻
中国历史上很多位太后曾经参与执政的太后,如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赵太后等等,我们今天要聊得是在晚清时的慈禧太后,这位晚清时代大半个世纪的的统治者,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他享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利,生活奢靡,更重
色友霸三国一个色友刘楚在偷情时,被怪异的电流击中,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三国。三国美女如云,个个国色天香,小家碧玉有之、倾国倾城有之。可谓姹紫嫣红,众美竞芳,刘楚大呼人生当抱得如此美人,不负此生了。但美人
《刺马案》、《杨月楼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而其中这《刺马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而与其他奇案的曲折离奇、峰回路转不同,《刺马案》的凶手并没有逃离凶场,且对自己
慈禧,晚清的真正统治者,年轻时的慈禧也是个美人坯子,不然不会被咸丰帝宠爱有加的。1835年11月29日慈禧来到这个世界,17岁被选入宫,封为兰贵人;19岁晋封懿嫔;21岁三月生下同治帝,晋封懿妃;22
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