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Posted 汉奸
篇首语: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就算饿死我也不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如今历史爱好者常说“北洋无汉奸”,这种说法虽然未免过于绝对,但也基本属实。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们,纵然大多是贪权爱财之辈,甚至还做了不少恶事坏事,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却也都能做到大节不亏,绝不卖国求荣。
我们暂且不说段祺瑞、冯国璋这些一代英豪,纵然是北洋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公子哥袁克定,在穷困潦倒时,有人劝其当汉奸,他也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汉奸,可谓是守住了作为中国人最后的底线。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袁世凯曾被清廷罢黜后,袁克定就对清廷怀有仇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又受其父之托,拉拢汪某人(精*卫),袁、汪二人曾在袁世凯面前结为异姓兄弟。武昌起义后,他频繁往来于河南老家与北京之间,沟通袁世凯与革命党双方,可以说袁克定在和平推翻清政权也做出过贡献。
但就是这样有名的民国公子哥,却在袁世凯晚年时变的臭名昭著。原来在袁世凯晚年,袁克定为了圆自己当皇太子的梦,和杨度一起,极力撺掇袁世凯称帝。为了让袁世凯同意称帝,袁克定不仅组织了筹安会,制造复辟帝制是民心所向的假象,还伪造假报纸(顺天日报),专门刊登赞成帝制的文章,呈给唯一的读者袁世凯看。
袁世凯见百姓和各方势力都支持自己,于是就悍然废除民国称帝,建号“洪宪”。由“中国的救星”变成“过街老鼠”,成了不折不扣的窃国大盗。然而在当了83天皇帝后,众叛亲离的袁世凯被迫退位,并在不久后因抑郁而死。可以说袁世凯后来开了历史的倒车,洪宪复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袁克定的蒙骗,所以在被逼下皇位后,袁世凯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一片喊打声中黯然离去。在其背后极力鼓吹复辟帝制的袁克定也从此被打上“欺父误国”的标签。此后,这位袁家大公子似乎一下子从历史大视野中销声遁迹。按道理来说,堂堂一个总统之子,再怎么样也不应该落得如此穷困的地步吧,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无情,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意识到了没了父亲的庇护,他显得是那么的微弱渺小。
虽然父亲死后,他分得了一笔家产,可是因为坐吃山空,终究是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积蓄花光还靠着典当过活,令人无尽的感慨,据说他曾经靠一个忠于他的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充饥,可见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而且每次当老仆人端上饭菜,他仍不改老规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将窝头切成片,佐以咸菜进餐,丝毫不降低品位生活。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袁世凯的旧部王占元前去看望袁克定的时候,分明已经十分落魄的袁克定还将自己当做昔日的“太子爷”,让王占元在客厅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王占元想到昔日的长官,再看看现在的袁克定,不禁替他感到悲伤,他回湖北的时候,又专门去了一趟河南,在袁世凯灵前哭了一场。
理论上讲人在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时候一旦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都是会感激涕零的,而那个时候所谓的血性、气节和尊严早就被抛诸于脑后了吧,可是袁克定却走了一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棋。当时华北沦陷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找到袁克定,希望他去华北伪政权参加所谓的维持会。
但是即使穷困,袁克定却仍坚持国格,他毫不犹豫地说:“当官的确能够带来经济来源,但是我即使饿死,也不会当汉奸!”最后袁克定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可以说袁世凯一生反日,袁克定虽“坑死”了父亲让其蒙羞,但作为中国人的气节还是值得赞扬的。
晚年的袁克定因经济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解放后,张伯驹还专门给了某了份中央文史馆馆员的职务,还专门在生活上接济他。袁克定过世后。平时不来往的亲戚从河南赶来,自作主张卖掉袁克定唯一的房子并分钱。显赫一时的“皇太子”,最后的结局竟是一无所有。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
他说:“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只要襟怀坦荡,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他曾经两次公开表示与老师康有为的分歧。第一次是在流亡日本期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写了《保教非所以尊孔
导读::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位期间,也常微行出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位期间,也常微行...
杨家将的第一代忠良是杨继业。杨继业曾带兵五千,击败辽国十万大军,因此,他也被老百姓们称为“杨无敌”。但杨继业仍然不忘精忠二字,誓不降辽,宁愿最后饿死,也不做卖国求生的亡徒命。虽然最后杨家的所有男丁差不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康熙年间的高士奇确实是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以一个穷秀才的身份,仅仅因为写得一手好字,经人推荐之后,很快就成为康熙的心腹秘书——这是第一奇。康熙每次外出,都不忘带上高士奇,两人几乎形影不
历史秘闻 二十萬對我算不了什麼,但我也不會給白眼狼,你是惡有惡報
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用心寫的,不水不抄不忽悠,希望有緣之人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並幫忙轉發一下,弘揚佛法和散播正能量,同時大家也能積累一些功德和福報,何樂而不爲呢?俗話說孃舅親,孃舅親,打斷骨頭連着筋,意
核心提示:对杨虎城我心里难过得很,那杨虎城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我不晓得,不能说也不能这么讲,他是蒋先生的意思,还是蒋经国的意思?我也不知道,还是毛人风干的?我不明白,他走的时候,我劝他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