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康熙谋臣周培公简介 周培公为什么敢去劝降王辅臣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的名字一定叫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康熙谋臣周培公简介 周培公为什么敢去劝降王辅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康熙谋臣周培公简介 周培公为什么敢去劝降王辅臣

  周培公是康熙帝时期名臣,原名周昌,字培公,后世人常以“周培公”称之。周培公生于公元1632年,去世于公元1701年,是湖北荆门人氏,少时双亲离世,倚重权贵从而来到京城。

  周培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大概在他十岁的时候,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进攻荆郢,母亲孙氏殉难而亡,于是周培公年幼失孤,落魄无依。

  成年之后,成为州卒小吏,后来因为依附权贵显赫,得以来到京师,被推荐为内阁供奉。周培公后来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为官期间,最大的功绩,应当是在三藩之乱时,劝降王辅臣。

  康熙十三年,顺治初期投降清朝,被清廷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吴三桂一反,原陕西提督王辅臣也被带动着反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陕西相比云贵一带,对清廷的威胁更大。因为临近京师,还是西北边防重地,叛军首领还是善于打仗的王辅臣。

  王辅臣反叛之后,吴三桂当即想打通与耿、王的联络,将叛乱地区连成一片,形成反包围之势。康熙帝迅速洞悉吴三桂的意图,当即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以尽快平复陕西地区叛乱。而周培公,因为向图海进献平凉策,所以被召为幕僚。

  王辅臣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军将领都有些怕他。最开始并没有轻举妄动,一直等到图海来了,才纷纷请命,表示愿意为先锋与王辅臣交战。

  这场战役,最终没有扩大,因为王辅臣被周培公招降了。一个拥兵自重的叛将,王辅臣哪里来的胆子,前去招降?

  周培公当然不傻,他敢独自前去招降王辅臣,自然是有把握的。一开始周培公分析陕西形势,就断定王辅臣之所以会反,完全是因为情势所逼,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因为粮饷马匹分配不公的问题。王辅臣手下大将邵苓芝,领兵冲击八旗军营,八旗将领莫洛咽喉中箭身亡。也有说是王辅臣动的手,攻击莫洛军营。

  不管到底是谁发动了这场攻击,最终王辅臣都犯下大错,要接受惩罚。而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王辅臣选择了走向吴三桂这一边。

  既然是因为这件事,王辅臣才不得不反。他反了之后,又成为京师隐患。为了大局着想,可以对王辅臣过往不究。只要保证了他的高官厚禄,王辅臣没理由还站在吴三桂这边。

  另外,当时周培公与王辅臣部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是同乡,交情匪浅。在王辅臣反叛之初,两人就曾劝说王辅臣投降。而当时王辅臣已经动摇,举棋不定。黄九畴与龚荣遇于是想方设法与周培公取得联系,并且告知他这一情况。

  正是在这些条件之下,周培公才最终选择冒死进城劝降。成则平步青云,败则死而无憾。周培公赌对了,在带着康熙帝谕降诏书到达平凉之后,王辅臣欢欢喜喜的接受招降。这场战争,轻轻松松的就结束了。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之后,周培公升任山东登莱道,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

  康熙十八年,周培公前往山东就职。后因为与总兵官不合,于是辞职归乡。康熙二十九年,周培公被任命为盛京提督,负责戍边。康熙四十年,在任上去世。  

相关参考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周培公剧照早年经历周培公幼年...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周培公剧照早年经

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

历史人物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简介

清朝人物本名:周昌字号:培公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1632年去世时间:1701年主要作品:《介庵草》主要成就:劝降王辅臣籍贯:湖北荆门官职: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周培公人物生平

一个忠孝两全的济世奇才 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

...内阁供奉。三藩之乱以后,周培公凭借过人的才智,成为康熙皇帝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他派人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起兵。王辅臣控制陕西,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康熙在苦劝王辅臣无果...

历史人物 周培公的周培公的生平简介_周培公的事迹

本名:周昌字号:培公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介庵草》主要成就:劝降王辅臣籍贯:湖北荆门官职: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周培公的人物介绍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

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给周培公守灵呢

在康熙王朝中,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大破察哈尔、降伏王辅臣、大败吴三桂,最后却被皇帝和大臣打压,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周培公。>>说起周培公,在康熙王朝中给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攻打察哈尔王之前

康熙帝重要谋臣周培公生平资料介绍

周培公简介周培公,他的原名叫周昌,培公是他的表字。他的出生日期是1632年,他生活于清朝中期,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重要臣子之一,他的家乡在湖北荆门,死于1701年。那么周培公简介是怎么介绍他的呢?《康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