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将领杨镐简介 杨镐是怎么死的
Posted 总兵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将领杨镐简介 杨镐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将领杨镐简介 杨镐是怎么死的
杨镐是河南山丘人,字京甫,号风筠,为明朝末年将领,曾经率领明军支援被日本侵略的朝鲜,后来因为战争的失败而被朝廷问责。
万历八年,杨镐考中进士,被外放为知县,在南昌、蠡县任职。后来因为提防政绩可以,被调入朝堂,为御史,后又调大理评事,升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因为与董一元趁雪夜之时袭击蒙古炒花部,大获全胜,升副使。又因为吏治的出色表现,升参政。
万历二十五年,日本朝鲜告急,日本再次侵略朝鲜。杨镐被明神宗提拔为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后世有流传说,杨镐离开朝鲜之时,朝鲜人民夹道相送,十分不舍。但实际上,朝鲜人民对杨镐却不喜欢,因为虽然杨镐是来帮助他们的,但是却并没有发挥大作用。
明军出军朝鲜,粮饷由朝鲜负责。当时朝鲜君臣将粮食隐藏起来,不给官军粮饷。杨镐于是上书揭发朝鲜君臣的罪过,因此朝鲜人对他有很大的怨气。这事儿朝鲜做的不地道,杨镐是没错的。然而杨镐在后面,却为了亲信获得战功而延误战机,致使了战争的失败。不说朝鲜人民,就是明朝对他都十分不满。
在明军和朝鲜军队的联合进攻下,倭寇退守蔚山。杨镐召集总督邢、提督麻贵讨论进兵方略,决定把四万兵力分为三协,副将高策率领中军,李如梅领左边,李芳春、解生领右边,合攻蔚山。
明军初时以少部分兵力引出城中日军,并大败日均,使得日本只能到岛山去驻扎,在岛山城外修起三道栅栏来自我保护。明军进攻之下,两道防御线都被攻破,只剩第三道栅栏。但是因为李如梅没有到,而杨镐和李如梅交好,为了李如梅能获得战功,杨镐下令收兵。
这一撤兵,就错失了消灭日军的最好战机。等到他们再次进攻之时,日军死守不出。恶劣的环境磋磨了明军的意志,日军探查明军情形之后,假称投降拖延时间。最终等来了援军,而杨镐也迎来了蔚山的大溃败。
这场失败,明军死了两万多人,但是杨镐却谎报军情,说只死了一百多人。刚好杨镐父亲去世,于是杨镐就离职了。回乡守孝期间,杨镐鼓吹自己在朝鲜的战绩。知道实情的丁应泰,上书讲了明军失败实情,直指杨镐有二十八条罪状。万历帝对此十分恼火,差点将杨镐杀了。还是首辅赵志皋全力解救,才罢免了事。
万历三十八年,杨镐起复为辽东巡抚。对于边疆之事,杨镐全力主战,并且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
然而这次进攻从开始就不顺利,因为大雪天气的原因,出兵时间泄露。而杜松为人轻率自私,因为想要立头功,所以不顾后续部队,轻率进击,最终率军进入敌军包围圈,被敌人杀的全军覆没。
马林统领的部队,听说杜松的部队之后,停止前进,准备结营自保。后金部队从天而降,杀的马林部队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听到消息之后,杨镐迅速传令李如柏、刘铤的两支部队停止前进。李如柏听令停止,但是因为杨镐和刘铤不合,刘铤走的是最偏寒之地。杨镐的命令根本没有收到,前行三百里,到了浑河,与金军遭遇。
刘铤是当时有名的猛将,打仗特别厉害。金军打不赢他,于是就穿上明军的衣服,假装是杜松的部队。刘铤不察,中了计谋,最后力战而亡。
萨尔浒一战,明军结局惨淡,损失严重。消息传到京师,万历帝大为震怒,将杨镐下狱问罪。崇祯二年,杨镐被斩首示众。
相关参考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一般在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会用一种叫做盖上棺材论定一个人。就比如曾经受到别人误会的周公,又比如曾经被看作是忠臣是孝子的王莽。一个人只有
熊廷弼守辽遭陷杨镐三路丧师,明举朝震惊,杨镐被逮捕下狱,不久被处死。熊廷弼被任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字飞白,他虽从科举出身,却有一身好武艺,能左右开弓,有勇有谋,在辽东任职数年,禁止贿赂,整肃将吏,所至
1,熊廷弼的前期作为万历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
1,熊廷弼的前期作为万历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
杨文岳是四川南充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42年,四川南充人氏,字斗望,是明朝末年将领。明末起义之时,多次率军与起义军对抗。 人物档案 姓名:杨文岳 字:斗望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金声桓,是明末清初之时的将领。最开始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清朝,随后又反清归明,协助永历帝,进行抗清活动。 人物档案 姓名:金声桓 字号:虎臣 谥号:忠武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
熊廷弼,明末杰出将领,抗击后金的辽东统帅,字飞百,号芝冈。熊廷弼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就立志成才,于是刻苦读书,连放牛的时候也会背记书本。有付出总会有收获,万历二十五年,在熊廷弼28岁的时候
赵率教,字希龙,号明善,生于公元1569年,去世于公元1629年,陕西靖虏卫人,祖籍河北蓟阳。赵率教在后世名声不显,但是在但是却是以抗击清军而闻名的,是一位为保卫国家边疆,抵抗外族入侵的好将军。
简介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部将,曾任大顺军右营右标果毅将军。李自成称帝后封光山伯。联明抗清李自成死后,其部下分成两大部分抗清,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1646年九月,两部先后在湖南
人物生平早期事迹1645年(顺治二年),清军平定陕西。赵良栋应募从军,隶属陕甘总督孟乔芳麾下,并署理潼关守备,后随征秦州(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击败叛将贺珍、武大定,升任宁夏水利屯田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