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掣肘熊廷弼和袁应泰兵败 东林党误辽事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味的掣肘熊廷弼和袁应泰兵败 东林党误辽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味的掣肘熊廷弼和袁应泰兵败 东林党误辽事

1,熊廷弼的前期作为

万历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至此熊廷弼便开始了在辽东的军事生涯。

其时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辽东经略杨镐被熊廷弼逮解进京下狱,前辽东总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萨尔浒大败中唯一没有被歼灭的一路总兵)被召回北京后自杀。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卓有成效,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努尔哈赤也陷入进退两难之境,熊廷弼把防线守得严严密密,他根本讨不到好处,再也无法大规模的攻城略地,只能带着他的八旗四下进行半抢劫的军事行动。据说努尔哈赤气得给熊廷弼取了个外号——“熊蛮子”。这个外号是否真的存在,只能问努尔哈赤了。

2.东林党误国导致辽事恶劣和败坏

可惜的是,正当局面大好时,熊廷弼却被撤职了,原因是他生性彪悍,向来不肯吃亏,与同僚关系相处极差,遇事便骂,不管何人,哪怕是兵部尚书,他都照骂无误。因此很自然的便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东林党人。于是,东林党内阁决议,将熊廷弼给免了,派另外一个人去接替他,此人也是东林党,名字叫袁应泰。袁应泰是个好官,也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可以说,在东林党中,他很优秀,不过他有一件事情不会,那就是打仗。

袁应泰到任后,一改熊廷弼之前的做法,将城外大量蒙古流民放入城中,结果一个月后,努尔哈赤便率兵进攻,沈阳守将贺世贤拼死抵抗,关键时刻,那些被招抚的蒙古流民开始露出真面目,他们大肆在城中进行破坏,攻打守军,与后金军里应外合,贺世贤战死,几万大军覆没,沈阳沦陷。好像努尔哈赤在关外辽地攻克的城池,很多是依靠这种奸细混入的办法;看来不是努尔哈赤攻城强——(事实上如果守军积极抵抗在没有大炮的情况下攻克一座较高大的城池的代价相当大,野猪皮时代后金的人口根本就消耗不起),而是明军将领或者说明军指挥官愚蠢,多次让奸细混入城中里应外合。

攻陷沈阳后,努尔哈赤一刻也不停,又攻辽阳。辽阳堪称辽东第一重镇,比沈阳城还要高大坚固,壕沟围绕,又有红衣大炮,按理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凭借双手是无法攻进城中的。但因为袁应泰轻敌,自视能文能武,对付区区后金蛮子小菜一碟,因此逼迫守军出城与后金军野战。战斗结果:三万人的辽阳守军被后金六万骑兵全歼,无一人生还,战况之烈!后金军进城时,袁应泰尽到了大明臣子的职责,并未惊慌,从容穿好官服,佩带宝剑,面向南方,自缢而死。

袁应泰死得像个烈士,像个忠臣,但这不足以掩盖他的无能!也不能掩盖东林党人在辽东边事的混帐所为!辽东边事毁于东林之手!这个历史真相绝不容篡改!后来关于东林党人的误国,更是多得数不清了。

3,熊廷弼迁民如关是否是重大过错?

辽阳失陷后,辽东虽然乱成一团,但主力尚在,其时明军在辽东的兵马据说仍有十万以上(可能是包括那些根本不能打的吧),百姓70多万,辽西走廊仍被明军牢牢控制着,局势还未崩溃,只要稍做整顿,努尔哈赤仍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东林党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再次启用“邪党”熊廷弼,将他再次派往辽东。而这次出关,熊廷弼却未能再有作为,最后同东林党的巡抚王化贞一起被下到了诏狱,起因只缘于他同王化贞呕气!王化贞主战,熊廷弼主守,战守不合,王化贞自视有强硬后台,不理会熊廷弼,结果战败,这是他咎由自取,自大所致。而熊廷弼为了对王化贞的那口气,索性把辽东全部弃舍,这是他自寻死路!仅仅为了一口气,而不顾大局,拱手将广袤土地让于异族(当时明后金双方而言,显然已经反明廷的后金,对于明而言是异族),这等行径与自毁长城有什么不同,熊廷弼死得不冤,他这牢做得更不冤!

相关参考

辽东三袁袁应泰简介 袁应泰是怎么死的?

  袁应泰是明朝末年官员,为官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在熊廷弼经略辽东之时,袁应泰为巡抚,能保证军中各项物资的输送。熊廷弼被罢官之后,代为经略,与袁可立、袁崇焕等人并为“武三袁”,

历史人物 辽东三袁袁应泰简介 袁应泰是怎么死的

  袁应泰是明朝末年官员,为官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在熊廷弼经略辽东之时,袁应泰为巡抚,能保证军中各项物资的输送。熊廷弼被罢官之后,代为经略,与袁可立、袁崇焕等人并为“武三袁”,又称“辽东三袁”。  袁

熊廷弼努尔哈赤 熊廷弼和魏忠贤

  熊廷弼作为明朝大臣,曾经在对抗后金中贡献颇大,但最终兵败广宁失守,加上不幸陷入党争,最终被等人所害,于1625年被斩首。  熊廷弼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

熊廷弼为什么被处死 熊廷弼传首九边

  熊廷弼是明朝末年著名将领、抗击后金的辽东统帅,广宁失守后他沦为阶下囚,又陷入党争之中,与东林党、东林六君子关系匪浅,而阉党素来与东林党不和,最终遭斩首,尸体都不得收殓。  熊廷弼为什么被处死熊廷弼

深陷牢狱的熊廷弼,为何会在三年后被判处死刑

前几天我写过熊廷弼的事,也说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围绕着熊廷弼之死,其实背后的水很深,这涉及到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党争有一个固定套路,那就是从对方的弱点发起攻击。魏忠贤之所以选择以熊廷弼为突破口,主

历史军事 浑河血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

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称此役

如何评价东林叛徒王化贞?王化贞和熊廷弼之间有什么样的过节?

  王化贞是明朝末年辽东巡抚,进士出身,后领兵作战。因为在广宁地区的出色表现,使得朝廷对他十分重视,将广宁交托他之手。可惜的是最后他却促成了广宁的失守,使得辽东局势更加危险。  王化贞于万历四十一年考

熊廷弼简介 熊廷弼后代 熊廷弼女儿

  熊廷弼  熊廷弼是明朝官员,曾任辽东经略,著有《辽中书牍》《熊襄愍公集》等作品,于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崇祯二年才得以葬回故里。  熊廷弼简介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

1966年,红小将挖开袁崇焕墓,考古专家赶到我们被骗了300年

导读:「”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这段话出自明朝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话里提到的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三人,都是明朝末年辽东地区的著名将领。明朝自

明朝 熊廷弼守辽遭陷

熊廷弼守辽遭陷杨镐三路丧师,明举朝震惊,杨镐被逮捕下狱,不久被处死。熊廷弼被任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字飞白,他虽从科举出身,却有一身好武艺,能左右开弓,有勇有谋,在辽东任职数年,禁止贿赂,整肃将吏,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