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将领赵率教简介 赵率教怎么死的
Posted 都督
篇首语: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将领赵率教简介 赵率教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将领赵率教简介 赵率教怎么死的
赵率教,字希龙,号明善,生于公元1569年,去世于公元1629年,陕西靖虏卫人,祖籍河北蓟阳。赵率教在后世名声不显,但是在但是却是以抗击清军而闻名的,是一位为保卫国家边疆,抵抗外族入侵的好将军。
赵率教算是出身武官之家,高祖父为指挥佥事。在家庭的影响下,赵率教自幼习读兵书,勤练武艺,在万历十九年的时候高中武进士,此后担任甘州都司。后来多有战功,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被人弹劾罢官之后,又因为努尔哈赤攻打辽东地区而受到征用,后来得到袁应泰的赏识,为副总兵。
天启元年,辽阳被后金军队攻破。赵率教潜逃,本应受到惩罚,不过因为朝中缺将,侥幸免于死罪。
天启二年,申请收复被后金军队攻占的前屯卫城。正好遇到游击鲁之甲遵照枢辅孙承宗的命令,解救了六千口难民,到前屯安置,蒙古人被赶到郊外去。赵率教就这样得以凭借三十八个家丁,在前屯稳定下来,修建城墙,侦查敌情。后来又有孙承宗派人前来辅助,前屯卫城的防御力量彻底巩固。
赵率教在这儿招募壮士,编入军队,加强军事训练,同时又大力鼓励屯田耕种,使得前屯卫城焕发生机。孙承宗到关外视察的时候,看到前屯卫城的情况,十分高兴,在心里暗暗记下了赵率教的名字。
孙承宗是明朝末年有名的名将,率领抗击清军的主要力量。赵率教得到孙承宗的看重,在官场上就少了很多的麻烦,同时获得了很多的机会。
当初有招抚佥事万有孚和赵率教不合,万有孚曾经拿赵率教当初败亡逃走之事做文章。将此事告诉王象乾,又通过王象乾之口传到了兵部尚书董汉儒的口中。董汉儒得知此事之后,就动过心思将赵率教给斩首示众。孙承宗听说了这个消息,当即写信给董汉儒说情,赵率教这才得以逃脱。
孙承宗在当时将关内外划分为五部,赵率教因为得到孙承宗的看重,与副将孙谏守卫前、后部。
天启五年孙承宗调走之后,继任者是高第。赵率教面对高第小心谨慎,使得高第也对他表示信任,仍然重用。这也算是他的缘法!
天启六年,蒙古军队乘着宁远被后金包围,明军大部分军力都派往宁远的机会,攻打平川和三山堡。赵率教率兵抵抗,成功击退蒙古军队,被天启帝提拔为都督同知,接替杨麒镇守山海关。后来在评定功绩之时,又获优等,提为右都督,世荫本卫副千户。
赵率教原本与满桂交好,宁远被围之时,也曾带兵前往支援。只不过支援速度比较慢,因此惹得满桂不喜。宁远之围得解之后,赵率教又想分军功,遭到满桂的拒绝,因此两人交恶。
天启七年,袁崇焕打算修建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城,以借此收复失地,赵率教升左都督,奉命驻守锦州保卫工程建设。后来后金包围锦州,赵率教与驻守各将奉命保护,用大炮杀死了不少敌人。而当时宁远也传来捷报,世称“宁锦大捷”。事后论功,赵率教加官为太子少傅,荫封子孙为锦衣千户,世袭。
崇祯二年,后金军队南下,京师危急。赵率教率军勤王,被流失射中身死。崇祯帝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十分伤心,给率教进行了丧葬仪式,并建立祠堂公祭。
相关参考
简介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部将,曾任大顺军右营右标果毅将军。李自成称帝后封光山伯。联明抗清李自成死后,其部下分成两大部分抗清,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1646年九月,两部先后在湖南
金声桓,是明末清初之时的将领。最开始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清朝,随后又反清归明,协助永历帝,进行抗清活动。 人物档案 姓名:金声桓 字号:虎臣 谥号:忠武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
人物生平初露锋芒崇祯辛巳年(1641年),阎应元,华夏杰出先烈。赴任江阴典史。上任之初,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应元领兵据守,连发三箭,皆有人应弦而倒。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他任内平定盐
张同敞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50年,是明末著名抗清大臣,湖北江陵人氏,字别山,是名相张居正的曾孙。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能臣,在明万历年间推行改革,使已经渐渐衰落的明王朝,慢慢的恢复国力。因为当时
阎应元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名将,在明朝官职只为典史,虽然官位微小,但是却在当时打下了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清军精兵二十四万,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清军三王十八讲,杀敌七万五千余人的壮举。 阎应元留下的
阎应元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名将,在明朝官职只为典史,虽然官位微小,但是却在当时打下了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清军精兵二十四万,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清军三王十八讲,杀敌七万五千余人的壮举。 阎应元留下的
袁崇焕,明末抗清英雄,字元素,号自如。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家,抗清将领。他奉命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又指挥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可谓力挫后金八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袁崇焕是最值
孙承宗是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入长城,深入京都
孙承宗是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入长城,深入京都
袁崇焕,明末抗清英雄,字元素,号自如。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家,抗清将领。他奉命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又指挥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可谓力挫后金八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袁崇焕是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