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张齐贤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仁政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张齐贤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张齐贤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齐贤是北宋时期宰相,自幼勤奋好学有大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经自荐陈述事十事。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高中进士,受到宋太宗信任和重用。张齐贤曾经三次入相,在担任宰相的前后二十一年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

  张齐贤是一位对自己的才学非常有信心,而且坚定自己一定能实现抱负的人。赵匡胤到西都的时候,齐贤以布衣身份到赵匡胤马前献策。若是没有一点真本事和大志,先不说会向皇帝阐述些什么,恐怕连站在皇帝面前都不敢。

  张齐贤不单站在赵匡胤面前,而且慷慨激昂的说了“下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慎刑;惩奸”这十条意见。其中有四条与赵匡胤想的一样,认为是好的。够胆的是,张齐贤居然敢和赵匡胤对上,坚持认为自己提出的十条意见,是符合当时时局的。最后引得赵匡胤大怒,下令将他拖出去,也毫不改口。

  张齐贤是一位有贤才,有实践力的大臣。在担任江南西路转运正史的时候,先是处理各州罪人押往京城,而途中多有死亡一事。张齐贤到任之后,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并且认为这不合理。于是他拿来卷宗,凡不是首犯的,都不用押解进京。为此他一力向朝廷建议,以后凡送囚犯到京城,委任明察的官吏审问,如果不实,就向原来审问的官吏问罪。自此之后,由地方押送到京城的犯人减了一大半。

  受儒家教育长大,张齐贤与大部分封建文官一样,提倡仁政。他不仅劝说君主仁政爱民,他自己也经常注意不要过多的苛刻百姓。

  后唐之时,李氏王朝占据江南。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培养出足够的军队,后唐实行“义军”政策。所谓“义军”,和今天义务服兵役有些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政府要求百姓中每户能交纳税钱三千以上的人家出壮丁一人,刺脸,自备兵器送到官府,出战就发给他,每天支给粮食二升,这些人就被称为义军。

  后来宋朝一统江山,李唐王朝被灭。对于这些“义军”,朝廷的处置是将他们放回家中,从事农事。后来等到太宗一朝,有言者进言,说这些人长期处在军中,对于农活并不热衷,何不将他门再召回军中呢?

  张齐贤立刻反驳说:这些人原本就是良民,李氏王朝之时,迫于无奈刺字从军,这些都是无法逃避的祸事。后来我朝一统,将他们放回,不再为战事所苦,对于农事都是喜爱而热衷的,又何必再将他们召回呢?况且要找回这些人,难免要挨家挨户的搜索,又是一个扰民举动。既然早先皇命将他们放了,那就依照以前的命令来吧。

  在张齐贤的据理力争之下,这些“义军”才终于不用上战场厮杀。江南多了这么多的劳动力,经济也迅速恢复。张齐贤因为在江南实施的仁政,受到百姓的拥戴,后来他被召回京城,江南百姓都十分不舍。

  张齐贤是一位非常有魄力,有胆色的臣子。虽然他是文官,但是与一般胆小怕事,不愿上战场,甚至主张求和保守的文臣不同。张齐贤是一位胆色过人,赶上战场的文臣。

  雍熙三年,宋军发动北伐战争,与辽国大战。在这场战争中,猛将杨业战死,于是赵光义赵光义访求近臣作为策应。张齐贤作为一位文臣,并没有回避,而是第一个站出来,并且向宋太宗请求前往。

  当然张齐贤并不是莽夫,而是有真才实干的。他先是以计让来犯辽军,认为宋军大部队已经来援。在辽军仓皇逃窜的时候,张齐贤已经事先在土磴砦埋下二千伏兵。;辽军没有想到还有埋伏,于是宋军突然出现,袭击大败辽军,擒俘辽军北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杀敌数百,俘获二千匹战马及很多兵器,获取了大战的胜利。

  虽然张齐贤的相名并不出彩,但是他也确实是一位有真才实干的人,足以担起相位。

 

相关参考

张齐贤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齐贤是北宋著名官员,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此后却带兵与契丹作战,并且立下战功。历史上称张齐贤为“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评价相当的高。可以说张齐贤对北宋的军事、外交以及

宋朝 张齐贤生平简介?张齐贤历史评价?

张齐贤宋开宝九年(976)三月,太祖赵匡胤西幸洛阳。这天上午,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太祖的銮驾及其仪仗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洛阳城的大街上,街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市民。突然间,一布衣青年拨开拥挤的人群,径直奔向

历史人物 张齐贤简介 张齐贤怎么死的 张齐贤是怎样的人 张齐贤明察

  中文名:张齐贤  别名:张师亮  国籍:大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  出生日期:942年  逝世日期:1014年www.cha138.com  职业:宰相  主要成就:

张齐贤为什么被称为“饭桶宰相”?张齐贤是人物性格

  张齐贤是北宋初期宰相,在宋太宗时期受太宗提拔为相,此后三次入相位,是宋朝初期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张齐贤有一个别称,叫“饭桶宰相”。说实话,这个称呼听起来真不好。因为&ld

宋初宰相张齐贤简介 张齐贤人物结局

  张齐贤是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经毛遂自荐,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宋太祖重用。宋太祖未曾重用张齐贤,并不是认为他无才,相反宋太祖认为张齐贤有大才,但是还需晾一晾,于是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

历史人物 宋初宰相张齐贤简介 张齐贤人物结局

  张齐贤是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经毛遂自荐,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宋太祖重用。宋太祖未曾重用张齐贤,并不是认为他无才,相反宋太祖认为张齐贤有大才,但是还需晾一晾,于是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

历史人物 张齐贤为什么被称为“饭桶宰相”

  张齐贤是北宋初期宰相,在宋太宗时期受太宗提拔为相,此后三次入相位,是宋朝初期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张齐贤有一个别称,叫“饭桶宰相”。说实话,这个称呼听起来真不好。因为“饭桶”这个词在今天,常被用来

最能吃的宰相 宋朝人物张齐贤的轶事

历史上有许多武将很能吃,廉颇就是一个,据说能够一顿饭吃十斤米十斤肉。文臣能吃的很少听到,北宋的宰相张齐贤是个例外。张齐贤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

最能吃的宰相 宋朝人物张齐贤的轶事

历史上有许多武将很能吃,廉颇就是一个,据说能够一顿饭吃十斤米十斤肉。文臣能吃的很少听到,北宋的宰相张齐贤是个例外。张齐贤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

“饭桶宰相”张齐贤真是饭桶吗?张齐贤是否是个好官?

  “饭桶”一词,在今天实际上带有一种贬义的意思在的。古时候没有塑料钢铁,许多生活用品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就好比水桶。  将木头劈成相同长度、厚度的木板,然后将这些木板围起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