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吃的宰相 宋朝人物张齐贤的轶事
篇首语: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能吃的宰相 宋朝人物张齐贤的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能吃的宰相 宋朝人物张齐贤的轶事
历史上有许多武将很能吃,廉颇就是一个,据说能够一顿饭吃十斤米十斤肉。文臣能吃的很少听到,北宋的宰相张齐贤是个例外。
张齐贤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卿等官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21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还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赠司徒,谥号文定.
轶事:最能吃的宰相
张齐贤身材肥大,每顿饭都能吃很多,尤其喜欢吃肥猪肉,每顿饭都要吃几斤。中年时期一度罢相,到安州地区当官,当地官员第一次见到张齐贤吃饭,吓了一跳。有个官员就提议,试试张齐贤的饭量到底有多大,张齐贤也比较洒脱,就答应了。到了约定的日子,安州的大小官员几百人全都来到州衙,许多老百姓走几十里路来看张大人吃饭,整个州衙挤得水泄不通。
开始吃饭了,张齐贤在大厅饭桌上吃饭,手下拿了一个大桶放在院中。只要张齐贤吃一样东西,下人们就在桶里放下同样分量的食物。张大人边吃饭边和官员们谈公事,从中午一直吃到黄昏。看看大桶都要满出来了,可张齐贤还在猛吃。而这个大桶中的食物,就算是二十个人也吃不完呢。全州的官员百姓纷纷赞叹,自古都说,能吃是福,张宰相饭量如此之大,难怪可以当宰相啊。
张齐贤多次和朋友说起,做官之前的二三十年从来就没有吃饱过,整天都被饥饿折磨。有一年吃过一顿半饱,印象深刻。有一次经过一个村子,村中的大户人家集体搞了一个布施,许多穷人跑去吃饭,管饱。张齐贤走了十多里路也去吃了一顿,吃到后来被人家给赶了出来。半夜里,张齐贤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休息,饿醒了,看看四周,发现墙上挂了一整张的牛皮。张齐贤找了点柴火,把牛皮烤软了,半生半熟的全给吃下去了。因此,有了半饱。
要说能吃就能当官,只是一句玩笑,否则大家就不用读书考科举了。不过,正因为常年吃不饱,张齐贤认识到,只有当官才有可能吃饱饭,而要当官,就必须有才学,有本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张齐贤能吃,使得他当上了宰相,也有一定道理。
相关参考
宋朝赵匡胤时代,有个叫张齐贤的人,特别能吃。他一个人的饭量,竟能抵得上五个人。 有一回,他实在太饿了,看到别人杀牛,就坐着不走,人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山东菏泽人,宋代著名政治家。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前后21年担任宰相,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张齐贤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山东菏泽人,宋代著名政治家。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前后21年担任宰相,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张齐贤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山东菏泽人,宋代著名政治家。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前后21年担任宰相,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张齐贤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
张齐贤是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经毛遂自荐,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宋太祖重用。宋太祖未曾重用张齐贤,并不是认为他无才,相反宋太祖认为张齐贤有大才,但是还需晾一晾,于是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
张齐贤是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经毛遂自荐,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宋太祖重用。宋太祖未曾重用张齐贤,并不是认为他无才,相反宋太祖认为张齐贤有大才,但是还需晾一晾,于是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
张齐贤是北宋初期宰相,在宋太宗时期受太宗提拔为相,此后三次入相位,是宋朝初期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张齐贤有一个别称,叫“饭桶宰相”。说实话,这个称呼听起来真不好。因为&ld
张齐贤是北宋初期宰相,在宋太宗时期受太宗提拔为相,此后三次入相位,是宋朝初期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张齐贤有一个别称,叫“饭桶宰相”。说实话,这个称呼听起来真不好。因为“饭桶”这个词在今天,常被用来
张齐贤宋开宝九年(976)三月,太祖赵匡胤西幸洛阳。这天上午,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太祖的銮驾及其仪仗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洛阳城的大街上,街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市民。突然间,一布衣青年拨开拥挤的人群,径直奔向
“饭桶”一词,在今天实际上带有一种贬义的意思在的。古时候没有塑料钢铁,许多生活用品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就好比水桶。 将木头劈成相同长度、厚度的木板,然后将这些木板围起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