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钦若为什么不入《奸臣传》

Posted 奸臣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钦若为什么不入《奸臣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钦若为什么不入《奸臣传》

  《奸臣传》列举了《宋史》中一些祸国殃民,危害百姓的奸臣。凡是入此列的大臣,后来几乎都脱不开奸臣的标签,在后世的评价十分之低。

  入《奸臣传》的大臣有: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曾布、安、蔡京、 赵良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韩胄、丁大全、贾似道。这里面的人物有罪不至此的,也有名副其实的。同样列举的也并不详细,还有一些遗漏的。宋一朝著名的大奸臣史弥远,祸国殃民,对于宋朝政治危害极大,却没有被列入其中。这也说明了,编撰史书之人的局限性,或多或少受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王钦若是北宋宋真宗一朝宰相,功绩不大,却干了伪造天书这么一件大事。这件事情不仅是在当时流传甚广,就是放在今天,也是评价王钦若这个人的重要考证。有些人就问了,王钦若做了这样一件事,根本没有当宰相的资格,为什么不入《奸臣传》之中呢?

  王钦若本人为相,的确是受到许多人反对的。首先他的前一任王旦,对于提拔王钦若为相,就坚决表示反对。在宋真宗询问王旦关于王钦若是否适合为相的时候,王旦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王旦说:“臣见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虽称立贤无方,然需贤乃可。臣为宰相,不敢沮抑人,然此亦公论也。”

  因为王旦这么一番话,宋真宗于是打消了当时将王钦若提拔上来的打算。不过等到后来王旦去世之后,王钦若到底还是如愿的当上了宰相。为相之后,王钦若还曾经说:“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

  王旦反对王钦若上位,是因为觉得王钦若不贤,不适合为相。这个评价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却王钦若不贤却并不代表他是个大奸大恶之辈。

  王钦若虽然曾经为了讨好宋真宗。增加自己在宋真宗心目中的地位,获取宋真宗的信任,帮助宋真宗伪造了天书,最终成功举行了封禅大典。此事虽然的确劳民伤财,但是却也不至于达到祸国殃民的地步。

  就王钦若个人而言,虽然有做的不对,甚至危害百姓利益的地方。但是却不至于像秦桧、蔡京、丁大全、贾似道等人,根本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残害国家的利益。王钦若之所以不入《奸臣传》,实际上很简单,虽然有错有过,但不至于大错大过。所以尽管他在后世评价不高,但是却并没有被打入《奸臣传》之中。

  而且他曾经还是干过一些拿得出手的实事,算是为百姓谋利了的。

  王钦若在为亳州判官的时候,真遇到老天爷一连下了好久的雨。连绵不断的雨势,让百姓们新收的稻谷一直没有晒干。但是当时已经到了缴纳粮食的时间,百姓们便将这些湿谷送来。

  但是仓司以老百姓送来的谷不干拒绝收纳,而好些百姓远道送粮,盘缠都用完了。不仅不收,还让他们原封不动的运回去,然后再找干谷送来,这哪里有啊。百姓们都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当时主管此事的王钦若,在了解这个情况后,当即下令将老百姓送来的粮食都收了。他也考虑到粮食潮湿的问题,于是为了使稻谷不至于霉烂变质,在另放一处的同时,又奏请凡来仓要粮者,不分先后,一列先支湿谷。

  王钦若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得到宋真宗的大肆赞扬。从这儿来看,王钦若还是有些实才的,所以他倒不至于入《奸臣传》之中。

  王钦若诗词:

  《觉林寺》

  暂拂尘襟思倍清,竹风山色乱泉声。

  安民功浅君恩重,又策羸蹄向古城。

  《送天柱冯先生》

  郁萧空殿倚云霓,玉气珠辉冠紫微。

  暂到帝城朝斗会,却思岩窦负琴归。

  日奔内景乾坤静,泉漱清音杞菊肥。

  却到水乡深邃住,晴岚掩映簇春晖。  

相关参考

宋朝五鬼之王钦若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从960年,到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三百多年的国祚,诞生了许多令后人敬佩的名臣,但让人憎恨的奸臣却也不少。而王钦若这样的宰相,算的上是亦正亦邪,有让人称赞之处,也有

历史人物 宋朝五鬼之王钦若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从960年,到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三百多年的国祚,诞生了许多令后人敬佩的名臣,但让人憎恨的奸臣却也不少。而王钦若这样的宰相,算的上是亦正亦邪,有让人称赞之处,也有

宋朝 王钦若生平简介?王钦若历史评价?

王钦若王钦若生于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是宋太宗淳化年间的进士。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官至左谏议大夫,进参知政事。一景德元年(1004),契丹人南犯,围瀛州

王钦若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北宋宰相王钦若?

  王曾曾经评价王钦若:“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里明确的指出,王钦若是“五鬼&rdquo

历史人物 王钦若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钦若

王钦若王钦若是淳化年间的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太常丞、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司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进封冀国公。他曾监修国史、编纂《册府元龟》,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挑拨陷害寇准,世人称其“奸邪险伪

王钦若污蔑寇准是怎么回事?王钦若为什么要污蔑寇准?

  王钦若是北宋宋真宗一朝宰相,与寇准同朝为官,共同执掌权柄。两个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不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宋国,将宋国发展的更好,如何会出现栽赃陷害,污蔑构陷之事呢?说王钦若污蔑寇准,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王钦若简介,王钦若是佞臣吗

人物生平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谥“文穆”,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东门王家)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主和派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围瀛州(

北宋宰相王钦若为什么被后人诟病?王钦若有哪些功绩?

  王钦若是宋真宗一朝宰相,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国宰辅,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皇帝管理好国家,推动国家的有效发展。  宰相一直以来都是文官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在北宋“

王钦若为什么与寇准不合?王钦若为什么被列入北宋“五鬼”中?

  王钦若是北宋时期宰相,宋真宗一朝受真宗宠信上位,是主和派势力的代表人物。景德元年辽军南下进攻,鼓动宋真宗迁都南京。大中祥符年间,又为了讨好宋真宗,迎合宋哲宗的需要伪造天书,促成宋真宗泰山封禅一事。

历史人物 王钦若是好官还是坏官

  王曾曾经评价王钦若:“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里明确的指出,王钦若是“五鬼”,对于国政没有益处。宋真宗的后继者,宋仁宗赵祯也毫不客气的指出:“钦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