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王钦若为什么要伪造天书
Posted 天书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王钦若为什么要伪造天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王钦若为什么要伪造天书
王钦若是北宋时期大臣,在宋真宗一朝为相,后到宋仁宗时期,被高太后召回,再次为相。王钦若不是历史上受人敬仰的名相,他是一位争议极大,正负面混合的一位大臣。在他的一生中,最引人注目,也让人诟病批判的,就是伪造天书,策划宋真宗封禅。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亦或是天降祥瑞之时,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活动。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帝王都以封禅作为自己一生终极追求。
“天高不可及于泰山”,古人将泰山视作第一名山,是最接近天的存在。所以帝王们都无一例外的选择泰山举行祭祀大典。久而久之,这种活动形成了一种隆重辉煌的旷世大典你,这就是古代君王为之狂热追求的“封禅大典”。
每一代君王都希望能够前往泰山举办封禅大典,这不仅仅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同时也是因为古人认为皇帝只有去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那才算是真正的受命于天。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帝王举办封禅大典,要求帝王贤明、天下太平、天降祥瑞三者都达成,才能祭祀以告天地。
封禅大典从秦始皇开始,历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一共有六位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前几位帝王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拿出去都有不世伟功,但是到宋真宗这儿,似乎就有点说不出去了。
宋朝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一个统一王朝,繁荣昌盛也还算说的过去。但是在宋真宗这一朝,受到外族侵略,向外族缴纳岁币,那都是一个耻辱事件。宋真宗达到了哪一点,能够前往泰山封禅?
大家对于宋真宗能够保持疑问,这说明对于宋朝的历史还是较为熟悉的。要说宋真宗真按照《封禅书》中的要求,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封禅,那自然是不行的。但是皇帝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要是他要耍无赖,众人也无可奈何。宋真宗为什么能够封禅?当然是自己给自己理由了!
像帝王贤明、天下太平这两点,皇帝自己在那儿说自己达到了,臣子们总不可能当众拆穿。毫不遮掩的说:“陛下,您不是贤明的君主,您治理的国家远不到天下太平的程度。”若真有人这样做了,那就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所以前面这两点的要求,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十分简单。
前两点宋真宗自己给自己脸上贴了金子,那么这最后一点“天降祥瑞”怎么办呢?很简单,伪造啊!
王钦若就是最后一环的关键人物,正是在他伪造了《天书再降祥瑞图》,所谓的天书,展示给百官,奠定了宋真宗封禅之举。
有人问王钦若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讨好皇帝了。只有受到皇帝的宠信,才能在朝中掌握大权,话语权更大。当时一直以来都与王钦若不和的寇准,因为《澶渊之盟》一事,而受到宋真宗的重用。王钦若后来伪造天书,很有可能是希望夺过朝中的一些话语权,别被寇准压制了。当然也许他只是简单的,想要得到更大的权利,升官进爵。
宋真宗好歹是一个皇帝,而且并不昏庸,为什么那么轻易的相信了王钦若的天书是真的呢?要真有这疑问的读者,小编只能说大家都太单纯了。宋真宗如何不知道天书是假的,其实伪造天书就是他授意王钦若去干的。
《宋史》:“真宗尝梦神人言”赐天书于泰山“,即密谕钦若。”先不说宋真宗到底有没有做这个梦,但是他将这件事情秘密的告知给了王钦若,就已经有让王钦若伪造的意思了。王钦若瞬间秒懂,不久就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而宋真宗也得以达成所愿,顺利的前往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相关参考
王钦若是北宋时期宰相,宋真宗一朝受真宗宠信上位,是主和派势力的代表人物。景德元年辽军南下进攻,鼓动宋真宗迁都南京。大中祥符年间,又为了讨好宋真宗,迎合宋哲宗的需要伪造天书,促成宋真宗泰山封禅一事。
王钦若是北宋时期宰相,宋真宗一朝受真宗宠信上位,是主和派势力的代表人物。景德元年辽军南下进攻,鼓动宋真宗迁都南京。大中祥符年间,又为了讨好宋真宗,迎合宋哲宗的需要伪造天书,促成宋真宗泰山封禅一事。
伪造“天书”眭达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宋真宗赵恒接到皇城司的奏报,说是左承天门的屋南角上,有黄帛包封挂在鸱吻上面,他当即在崇政殿西厢房召见宰相王旦、知枢密院事王钦若等大臣宣告此事,
王钦若王钦若是淳化年间的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太常丞、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司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进封冀国公。他曾监修国史、编纂《册府元龟》,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挑拨陷害寇准,世人称其“奸邪险伪
王钦若是宋真宗一朝宰相,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国宰辅,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皇帝管理好国家,推动国家的有效发展。 宰相一直以来都是文官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在北宋“
人物生平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谥“文穆”,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东门王家)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主和派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围瀛州(
王曾曾经评价王钦若:“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里明确的指出,王钦若是“五鬼&rdquo
王钦若是宋真宗一朝宰相,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国宰辅,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皇帝管理好国家,推动国家的有效发展。 宰相一直以来都是文官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在北宋“重文轻武”的
王钦若是北宋宋真宗一朝宰相,与寇准同朝为官,共同执掌权柄。两个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不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宋国,将宋国发展的更好,如何会出现栽赃陷害,污蔑构陷之事呢?说王钦若污蔑寇准,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宋真宗赵恒即位的第三年,北方强敌辽国军队大举南侵,北宋军队稍作抵抗,便很快地败下阵来,辽军如入无人之境,直逼北宋都城开封。 > 眼看兵临城下,宋真宗吓得脸色苍白,本欲弃城逃跑。但因强硬派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