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吴起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Posted 名将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吴起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吴起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有了一个新任务,那便是编撰《千字文》。周兴嗣用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来描写了战国时期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而“用军最精”则表达了周兴嗣对他们四人的军事水准的最高评价。我们不可否认,这四个人的确都是当时战功赫赫的人物,在各自的时代,各自的国家都是数一数二的统帅,用夸张一点的说法来看待,那就是只要出战就没有不胜利的。
白起是秦国秦昭王时期的名将,擅长歼灭战,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上百场,几乎都是胜利的战争。秦昭王时期,有了白起的存在,秦国威震诸侯,诸侯国想要攻打秦国,都会先掂量掂量秦国杀神白起的分量才敢下决定。白起虽然是秦国宗室远亲,但是他的地位都是凭借自己的军功,一级一级给升上来的,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秦国白起的实力。从一个沙场小将,杀了无数的敌人,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先是低级士兵,到小的队长,到小的将军,最后成为秦国名将,乃至战国名将。
王翦也是秦国的名将,他的一生中,为秦国夺下了七十几座城池,相当于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国土。这位将军侍奉了秦国几代君主,为秦国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廉颇是赵国的将军,也是战功无数,可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关于廉颇的事件却不是战功,而是廉颇和赵国上卿蔺相如的故事。廉颇正直率真,犯了错误又敢于承担和改正,品质优良。在赵国的时候,廉颇曾多次率领赵军打败了威名赫赫的秦军,让秦昭王不敢东出攻赵。但是,这位将军最终的结局却不得志,不但没能得到赵国君主的信任,还无法实现自己带领赵军的心愿,最终客死他乡,还是忧郁而死。
李牧是继廉颇之后,赵国的又一个出色的将领,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减,已经比不过秦国了,但是李牧却能够带领并不能打败秦军的赵军抵御了秦军多年,使得秦国始终无法灭亡赵国。李牧的军事本领真的很强,但是他的政治水平却不高,否则也不会被奸臣郭开陷害,被赵幽缪王疏远和怀疑,最终还被刺杀而死。
以上便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可是,战国时期怎么可能仅仅只有这四个人物呢,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将领,例如赵奢、赵括、乐毅、乐羊、吴起等等,他们都是有很多军功在身的人,对于军事和作战方面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本领,为什么他们没有进入战国四大名将的行列?
赵奢就是一个用兵如神的将军,他的儿子赵括也很出名。赵括自幼便熟读兵书,对阵法军事方面很是擅长,曾多次跟随父亲打仗,还为父亲赵奢提出了很多巧妙的计策,让其父大胜。但是赵国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派赵括代替了廉颇,最终赵括却没能赢得这场战争,反而英勇战死沙场。他的死没有人惋惜,甚至还有人将赵国的失败归咎在他的身上。殊不知他一介名将之后,在赵国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即使没有经验也不害怕强大的秦国秦军,这是需要多大的胆量。赵括不是罪人!赵奢对赵国作了很大的贡献,曾经还和齐国那个发明了火牛阵而挽救了齐国的大将田单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军事思想辩论,用自己的军事思想说服了田单。可是,就连这样一位功劳和能力都不输给廉颇李牧的人,最终却没能排上号!
吴起更是不得了,文武全才,放在现代那就是文理全才啊。他精通兵家、儒家、法家三家的学术,还在鲁国、魏国以及楚国三国出仕,且在三国都立下了大大的功劳。在军事思想方面,吴起还独有建树,创立了武卒制。为什么吴起没有成为四大名将?因为这书是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的要求是不能重复,所以在人物的挑选上有这条限制。再来这四位名将几乎都是秦昭王时代以及秦昭王之后的时代的人,他们在那个时代为各国的崛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奠定最后的格局的人物。这个时候拼国力已经不是主要的战斗方式了,拼战斗能力才是。他们能够成名,说明他们实力强悍。
相关参考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记载的,但是这些记载几乎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
吴起学究天人通晓三家经典却为何下场惨淡,扒一扒名将吴起的悲剧
吴起,春秋战国之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在战国的历史之中堪称是一个传奇。他一生侍奉过鲁穆公、魏文侯和魏武侯、楚悼王四位君主,无论他侍奉的是哪位君主,这三个国家都因为吴起的存在而光彩夺目。吴起的一生才学学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战国末期,六国之中少有的能够领兵抗衡秦兵的优秀将领。汉文帝刘恒还发出过“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的感叹,说的就是李牧抵御匈奴
吴起(?~公元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任鲁将,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侯任为西河守。文侯死后,他遭人陷害,又逃奔楚国,初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不久任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
战国四大战神是哪四个四、吴起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在河西共23年,进行了系统改革,军事力量也很强盛,与诸侯共有大小七十六次战争,其中六十四次全胜,对魏国的强盛做出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战国末期,六国之中少有的能够领兵抗衡秦兵的优秀将领。汉文帝刘恒还发出过“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的感叹,说的就是李牧抵御匈奴的功劳。那么,李牧究竟有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