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丁汝昌受重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丁汝昌受重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丁汝昌受重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昌幼年的生活是很贫困的。

  虽然丁汝昌的父亲想让自己的儿子,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也确实将丁汝昌送去私塾读书了。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家里太过贫困,只读了几年时间,就弃学回家。十岁的丁汝昌,从此以帮人放牛,放鸭,或者在河边摆渡来贴补家用。十三四岁后,丁汝昌被父亲送到伯父的豆腐店帮忙,学习手艺。若是中途没有什么差错的话,大概丁汝昌会成为一名卖豆腐的小贩,过着清贫的日子。不过命运总是如此不可预测,已经快要走到末尾的清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不仅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改变了年轻的丁汝昌的命运。

  咸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851年,积弊的清王朝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以洪秀全为主导,在广西金田村崛起,随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席卷大半个中国,史学家称这次农民大起义为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是在中国爆发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当时太平军打到丁汝昌的家乡的时候,丁汝昌放弃了学习做豆腐的生活,转而投奔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拿到现在来说是农民起义,但是在清政府眼里,就是一场叛乱。对于反抗自己统治的人,自然不可能任其发展,于是清政府便以曾国潘的湘军为主力,镇压农民起义。而丁汝昌所在的安庆大营便被湘军围困,在这危急时刻,丁汝昌的长官带领包括他在内的300名太平军投靠湘军。随后与湘军一起攻陷安庆大营,丁汝昌在场战役中立了功,被封为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后来李鸿章组织地方团练,创建淮军,丁汝昌因此被调入淮军中,成为李鸿章的下属。丁汝昌待在淮军的时候,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屡屡建功,因此最终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李鸿章创办海军的时候,作为李鸿章的亲信,丁汝昌被调入北洋水师中。

  无论丁汝昌在陆地作战的时候,获得了多大的功绩,让后人所知的仍然是他作为北洋水师提督的时候。在北洋水师的时候,丁汝昌远没有在陆地那般建立功勋,反而时常打败战,甚至还受过重伤。

  对于丁汝昌受伤,无非就是在战斗中受战火波及受伤。可是后来一些材料的被发现,给丁汝昌的受伤打上了问号。

  《中东战记本末》中一封“西友来书”,对于丁汝昌的受伤是这样说的。“丁军门与向在海关收税今来海军助战之西员戴乐尔,同立天桥,指挥督率。忽本船两大炮同时怒震,船身猛簸,二人猝不及防,抛堕舱面,瞑眩垂绝,已尔复苏。丁军门谓,似有铁器相将激堕,直压其足,遂蹩蘖不良于行。一华人将扶之下舱,则炸弹又至,其人竟作肉糜,或飘落海中,或黏着舱面。”也就是说,丁汝昌之所以会受伤,不是因为敌军炮火波及,竟是因为本船火炮的冲击。虽然不知道此种说法,是否最终可信,但若本军大将真因己方火力受伤,实在讽刺。

  日本给丁汝昌的劝降书:

  “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书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这只是劝降书的一部分。劝降书除了劝诫丁汝昌投降之外,还分析了中国的时局。指出国家的衰败,并不是因个人的得失。而中国要想强大,则必须像日本那样进行彻底的改革。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国情如现代人所分析的那般,需要进行改革。可惜作为封建?统治最高受益者的清王朝,绝不会进行彻底的改革,这就决定了它的崩亡。

相关参考

丁汝昌为何会受重伤?日本是怎样劝降丁汝昌的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

丁汝昌为何会受重伤?日本是怎样劝降丁汝昌的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

丁汝昌为何会受重伤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

丁汝昌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败类?丁汝昌遗书

  丁汝昌,为清朝海军提督,是北洋水师的领袖。丁汝昌原为一个生活穷困的农家子,后来清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丁汝昌因此加入太平天国的太平军。后来朝廷派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为被湘军围困,没有后路,丁汝昌随

历史人物 丁汝昌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败类

  丁汝昌,为清朝海军提督,是北洋水师的领袖。丁汝昌原为一个生活穷困的农家子,后来清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丁汝昌因此加入太平天国的太平军。后来朝廷派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为被湘军围困,没有后路,丁汝昌随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

历史人物 刘毋伤的主要事迹 刘毋伤的人物生平 刘毋伤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刘毋伤  所处时代:汉朝  主要成就:西汉第八代梁王刘毋伤——西汉第八代梁王  人物简介  刘毋伤(?-前86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八代梁王。其曾祖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

老人回忆军营,与八旗兵较劲被揍,小脚媳妇看不惯,一招制服旗兵

老人曾是外火器营翼长额勒贺的跟丁,因为在光绪二十六年(后称八国联军侵华)舍命把受重伤的主子额勒贺从死人堆里背了出来。从此,老人在翼长家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翼长家的哥儿、姑娘都称呼老人大爷,而小辈的更要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

太穷玩不起大规模的战争

甲午战败原因:太穷玩不起大规模的>  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日军水陆两路配合,先后向刘公岛和威海港内北洋舰队发动八次进攻,均被击退。>  在此期间,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