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Posted 李鸿章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最终导致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事中的全盘惨败,进而加剧了清王朝走向没落覆亡。

早在1874年,也就是清同治13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就上奏,系统地提出以定购大批西洋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加快建设沿海强大的陆防,进而形成了中国近代少有的海防战略。1885年,即清光绪11年,清廷成立海军衙门,李鸿章担任会办,并利用这一机会,迅速组建起拥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余人的北洋水师。据说,北洋水师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虽说在北洋水师的硬件建设方面,李鸿章费尽口舌说服清廷不惜血本,投入巨资购买外国铁甲战船和洋枪洋炮,但在选人用人方面却不是广纳海军科班出身和经过正规海上训练的人才,而是竭力推举与自己同为安徽同乡的丁汝昌从陆军转行直接来领导海军。

丁汝昌虽为李鸿章所器重的海军干将,但既非饱学诗书经天纬地之才,也非与世界接轨的新一代海军将官,充其量只是一个中国旧式封建官吏。在北洋水师提督这个位置上,丁汝昌没有加紧学习海军各项业务,也没有打算下工夫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合格的近代中国海军将领,他只是坚持一项处世原则,那就是一切唯李鸿章马首是瞻,努力把北洋水师打造成“李家军”。

在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之前的近20年从军生涯里,丁汝昌虽有长江水师的背景,但对于新式海军的军事训练却是懵然无知,尤其是对于海上作战既无基本常识又无实战经历,至于指挥海上作战更是一窍不通。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在丁汝昌的驾驭下,号称亚洲最强大海上力量的北洋水师的主要目的竟是对内自重而非对外防御。

丁汝昌在平时海军舰只训练时,完全都是为了取悦上司的欢心,赚取上司的眼球,搞的是走形式、做样子那一套,根本没有实战性。比如,北洋水师的射击演练,军舰在射击的时候,靶船不动,结果军舰量好了距离,当然是百发百中。但如此训练在实际海战需要相差甚远。

丁汝昌的无为无能不仅毁了清朝海军,而且也毁了他自己。在中日甲午海战的最后时刻,丁汝昌虽然吞毒自杀,但仍无法掩盖其无为无能的庸才本质。

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在选择陆军统帅问题上也颇费思量。当时在清军陆军将领中,不乏能征善战的老将,但是李鸿章最终还是选择了叶志超。

靠“口才”赢得胜利,撒谎与对主子绝对服从——这就是叶志超的主要才华。叶是官场中的典型人物,胆小如鼠,视钱如命,又无声望,但同样是因为出身“淮系”,所以被李鸿章视为嫡系。不断地委“小才”以“大用”。

叶志超竟坐上了陆军“总统”的宝座,但是蠢才的官职却可以直线提升,才能却无法瞬间上升。据史料记载,叶志超带领的手下,几乎个个都是官僚坯子,除了吸食鸦片、妻妾成群外,战时每天都摆酒欢宴,既不体恤士兵,也不理会逼面而来的大敌,他们笃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官场哲学。

平壤之战前,叶志超接到一个小妾写来一封信,信中劝他多为家里的妻妾着想,于是他在平壤之战的紧急关头为了活命率军弃城逃走,竟然还谎报战功骗取朝廷嘉奖。

当叶志超率军从平壤溃退情形暴露后,清廷震怒之余迅速下令将“叶志超先行革职,以肃军纪”,并于次年将叶志超“械送京师,下刑部鞠实”。此后,刑部以叶志超合依“守边将帅被贼攻围城寨不行固守而辄弃去因而失陷城寨者斩”律,拟斩监候,秋后处决。清光绪26年获赦后于次年病死。

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虽然倍受李鸿章器重举荐,几经受到清廷的提拔重用,但因其实为庸才和无能之辈,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关键时刻难堪大用,不是在大敌当前临阵逃脱被朝廷判处死罪,就是胡乱指挥在惨败中服毒自尽身亡,不仅使其两人在战事中被毁掉了,而且使得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全盘惨败,这个历史教训难道不值得后人们认真汲取吗?!

相关参考

开战时军士还在嫖妓 甲午海战清军惨败原因

演习训练则虚应故事,欺上瞒下。“平日操练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总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演放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甚至在开战时仍有官兵

林则徐瞒报军情 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

鸦片战争中英之间第一场战争。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在广东倾销鸦片,严重扰乱了广东社会。英国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战争初期清军英勇作战,但后来还是以惨败结束。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

林则徐瞒报军情 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

...了鸦片战争,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战争初期清军英勇作战,但后来还是以惨败结束。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此时大清朝其实还是愚昧麻木的,不以为然,还沉浸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

主张任人唯亲的用人思维 墨子的主体思想

...用》、《节葬》、《非乐》诸篇中。墨家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它说,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它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统

主张任人唯亲的用人思维 墨子的主体思想

《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

甲午惊世惨败实为李鸿章狠斗左宗棠的恶果

朋党之争,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同时世界史上也司空见惯。然而,奇怪的是,在晚清末年,中日两国同样有朋党之争,但却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这也成为中日两国的一盛一衰的标志,并最终决定了中日甲

他是噶尔丹的侄孙,杀得清军惨败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噶尔丹这个人,他是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在位期间不断扩张,与清朝产生矛盾。后来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才把噶尔丹彻底击败。但在历史上,噶尔丹虽然死了,但他的亲族还在,与清朝的战争

中日黄海大战明明北洋水师惨败,为何美英观战调查员却说中方小胜

就在中日双方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洋舰队也没闲着,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北上,担任护送清军增援朝鲜的任务。9月16日,吸取了丰岛海战的教训,丁汝昌这次亲自带队,率领舰艇

任人唯亲 汉高祖刘邦鲜为人知一面:屠城杀降

一、刘邦的战力评估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

任人唯亲 汉高祖刘邦鲜为人知一面:屠城杀降

一、刘邦的战力评估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