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嘉贞是谁
Posted 宰相
篇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嘉贞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嘉贞是谁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因事被贬,之后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提升为监察御史,但后世流传有《张嘉贞落魄有大志》这么一篇文章: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大概意思就是说张嘉贞此人虽然落魄但是有大志向,既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担任平乡县尉被免职回来之后过着平民生活,却也怡然自得,当地的人都不怎么了解这个人。直到张循县偶遇难题,寻找有识之士,张嘉贞再次被朝廷注意,并得到了武后的赏识。 由于张嘉贞治政严肃,深受官吏的敬畏,他的话在官吏中还是有一定信服度的,到开元时期,突厥散居于太原地区,张嘉贞借着此次机会,上表朝廷,请求驻扎重兵,加以震慑,唐玄宗很快同意,并且让张嘉贞着手亲自办理此事。开元六年,张嘉贞处理好突厥问题,回朝,结果刚回去,就遭到人诬陷,说他谋反,刚回朝就得到这种级别的待遇,张嘉贞却并没有慌张,使得玄宗对其更加欣赏,并想将告发的人治罪。 这时,张嘉贞来了一手绝招,他对玄宗说,这个一举动会阻塞言路,大度地放过了那个诬陷他的人,并且上奏为其请求赦免,玄宗见此,非常高兴,许诺将来要让他做宰相。张嘉贞赶紧顺杆儿爬,毕竟他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抓住机会绝不放过,他对玄宗说:“当年马周徒步入长安,拜见太宗皇帝,得到重用,但五十岁便去世。假如太宗晚提拔马周几年,这个人才就算错过了。如今陛下想要重用臣,就请陛下早一点拜臣为相,不要等臣衰老了。”张嘉贞自比为马周,明目张胆地对玄宗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才能高,有主见,治政严肃,是能为百姓做大事情的人,如果真的想要重用我,那就赶紧提拔我,不要等我寿命将尽,燃烧不了几年就逝去。如此自夸自荐之人,小编还是第一次看到,重点是李隆基还没有拒绝,他说:“你且返回并州,我一定尽快召你回京任相。” 果然过了不久,开元八年,玄宗罢免宋与苏的宰相之职,召张嘉贞回朝,不久就拜他为宰相。张嘉贞此人善于决断、长于奏对,的确是一个人才,但是是一个火急火燎性格的人才,脾气急躁,经常容易刚愎自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张嘉贞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其弟张嘉佑自然看着眼红了,几番求哥哥代为引荐,面对着亲属的请求,张嘉贞并没有太过纠结,直接帮他弟弟求了一个小官,后张嘉佑凭借着裙带关系,一路水涨传高,担任了金吾将军,兄弟二人并居将相,一时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正由于这个兄弟,张嘉贞的对头张说找到了机会,张嘉佑贪赃事发,张嘉贞被牵连,张说让其穿着素服待罪,之后被贬,张嘉贞才醒悟过来,张说给他下了套,他本以为是穿着素服是为了帮弟弟求情,也因自己管教不严,哪知再深思,这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参与了进去吗?! 张嘉贞之后的仕途便不太平顺了,开元17年,患病乃至双目失明,终年64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赐谥恭肃。他的一身功绩还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不省心的弟弟,还结交错了友人,便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他在当宰相期间,不置田产,面对他人劝说,他对答:“我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就不用担心饥寒。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士大夫常常喜欢置办田宅,最终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我才不干这种蠢事!”结果他因自己亲弟而被牵连,着实可惜。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嘉贞简介_张嘉贞落魄有大志_张嘉贞骂张说_开元名相张嘉贞
本名:张嘉贞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蒲州猗氏主要成就:接替宋璟为宰相官职:中书令爵位:河东侯谥号:恭肃张嘉贞–唐朝开元名相 685年(垂拱元年),张嘉贞考中明经科,被授为平乡县尉,不久因
张嘉贞张嘉贞一生沉浮宦海,升升降降,曾得武则天赏识,为弟弟求官兄弟情深,也因弟弟贪污而受牵连被贬。公元729年,张嘉贞去世,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与武则天>张循宪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请求以自己
张嘉贞张嘉贞一生沉浮宦海,升升降降,曾得武则天赏识,为弟弟求官兄弟情深,也因弟弟贪污而受牵连被贬。公元729年,张嘉贞去世,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与武则天>张循宪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请求以自己
张嘉贞张嘉贞,字嘉贞,其家族本来是范陽的大姓,因其高祖曾仕隋为河东郡丞,遂徙之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他自幼丧父,20左右岁参加五经科考试,被授于平乡尉,这是他仕途生涯的开始。他先后在武则天、唐中宗、
张嘉贞张嘉贞出身蒲州猗氏,是接替宋璟的唐朝开元名相,曾任监察御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令、工部尚书等职,一生仕途曲折,数次被贬又升职。张嘉贞简介>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
685年(垂拱元年),张嘉贞考中明经科,被授为平乡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免官回乡。>累职升迁>702年(长安二年),侍御史张循宪出任河东采访使,上表举荐张嘉贞。武则天召见张嘉贞,面试其才,擢升他为监察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
典故:唐朝父子担任宰相的不少,祖孙三代都担任宰相的则只有张延赏家一例。在唐朝,张家号称“三相张家”,张延赏的父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张嘉贞,张延赏本人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他的儿子张弘靖是唐宪宗时
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身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皆担任过宰相。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
历史人物 张延赏简介_张延赏旧唐书·张延赏传原文及翻译_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_李晟为什么反对张延赏拜相
本名:张延赏别称:张宝符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蒲州猗氏官职:左仆射、同平章事爵位:魏国公谥:号成肃张延赏–唐朝宰相 张延赏(726年-787年),原名宝符,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