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简介

Posted 母亲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杨开慧

别名:号霞,字云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出生日期:1901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1930年11月14日

职业:革命家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22年成为中共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倡导、实践者

代表作品:《偶感》

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配偶:毛泽东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生肖:属牛

星座:天蝎

母亲:向振熙

杨开慧人物生平

孩童时代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青年时代

1913年,杨昌济从国外归来,任教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杨开慧跟随母亲陪伴从国外留学回湘的父亲,从乡下到长沙大鹅塘居住。杨昌济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吸引着向上有为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经常去杨家向老师请教各种救国救民的大道理,正是在这其间,杨开慧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从迁居长沙到杨昌济病逝,杨开慧没有再进入学校,一直在家里由父亲指导自学。当毛泽东等来家向父亲请教时,她总是搬一条小凳坐在旁边,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之道,研讨朝代兴衰,探寻救国救民真理。毛泽东和杨开慧日渐熟悉。

1918年6月,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举家北迁。1918年秋,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前去看望老师杨昌济并在杨家小住,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毛泽东虽是暂住杨家,小师妹和他接触的机会却多了,毛泽东每天清晨起来坚持洗冷水澡锻炼身体,而且寒冬腊月都是这样坚持着,这也使得杨开慧从内心深处对他产生了一种敬佩,正是这时毛泽东和杨开慧开始相爱。

1919年12月8日,毛泽东率驱张(敬尧)代表团第二次到了北京,也住在杨家。不久,杨昌济染病,杨开慧日夜侍于病榻之侧,并为父亲读书读报。每期《新青年》是必读之书,从这里,杨开慧汲取了许多新思想新道德。1920年1月,杨昌济不幸病逝,北京和长沙的教育界都为杨昌济开了追悼会,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参加守灵,帮助料理后事,父亲病逝后杨开慧随母亲、哥哥回湖南。

杨开慧回到长沙,得到父亲生前好友的关照,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入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和后来成为柳直荀烈士夫人的李淑一住在同一寝室。杨开慧在校期间不做礼拜,破坏校规,还经常出去搞学生运动,奔走于各校组织讲演队走上街头,宣传学联的主张。因此不久被保守的福湘女中开除。

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杨开慧得知书社缺经费后,还回家动员母亲把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金,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毛泽东,同时她还参加了书社的工作。

1920年湖南教育界、学界就妇女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男女同校”成为讨论中的热门话题。要开风气之先,需有勇敢者带头,需要非凡的魄力和胆识。杨开慧想进男校,和毛泽东商量,毛泽东非常支持。1920年9月,杨开慧串联了福湘、周南两女校的5名女学生,毅然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这年年末,她与毛泽东结婚。

革命岁月

1921年夏,毛泽东同何叔衡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初,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龄而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共产党第二个女党员的身份。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成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他们把家安在了长沙市郊外清水塘22号,这也是区委所在地。她经常往来于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党的秘密联络点,传送党的文件和指示,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同时照料毛泽东的生活起居,使他有精力从事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杨开慧当时把她母亲也接来跟着住在一起。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杨开慧写给毛泽东带血情书

  这是一段带血又带泪的文字,据说这是从杨开慧老宅的砖墙缝里发现的,也许有人不相信,第一次读时,博主也感觉这估计是假的。的确,杨开慧,毛泽东最坚强的一位妻子,她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呢?但是,如果从一

历史人物 杨开慧被捕的原因是什么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人。杨开慧是谁?她是毛泽东第一任妻子,共为其生下三个儿子,也加入了共产党参加革命,最后被军阀逮捕英勇牺牲,年仅29岁。>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留学归来

揭秘毛泽东原配夫人杨开慧被枪杀的真相

泽东有四次婚姻,他比杨开慧大8岁,在四次婚姻中,毛泽东最珍爱的首推杨开慧,他称杨开慧为“骄杨”、“我亲爱的夫人”,也是毛泽东忠诚的伴侣、革命征途中的贤内助。开慧思念毛泽东杨开慧比毛泽东小八岁,毛泽东是

谁去世后毛泽东致信吊唁 希望其与杨开慧同葬一穴

核心提示:1960年,杨老夫人向振熙九十寿辰,毛主席为此写信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托她送礼祝贺。两年后,杨老夫人辞世。毛主席又致信吊唁,并对杨家人说:“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

杨开慧烈士墓地实拍,两个儿子陪伴左右,墓碑是主席亲笔题写的隶书

杨开慧烈士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墓地坐西北朝东南,墓冢前有花岗岩石台阶,墓前有杨开慧汉白玉塑像。杨开慧烈士是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

历史人物 杀害杨开慧的凶手被捕之后,说了什么秘密让人心痛

杨开慧和毛泽东能结成秦晋之好,是因为毛泽东是她父亲杨怀中教授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杨开慧和比毛泽东小八岁,杨怀中教授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钊说:“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

杨开慧的托孤信手稿,泪奔……

写这封信时,>杨开慧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毛泽东的音讯。>白色恐怖中,敌人到处搜捕,>在长沙已经有多位共产党人>惨遭敌人的屠刀。>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

历史人物 揭秘:杨开慧就义细节,杀人魔王"何健曾这样"优待"她

1957年,毛泽东满怀深情地书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称颂杨开慧烈士为“骄杨”,并向一位友人解释“骄杨”时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其后,很多人误认为杨开慧牺牲时“丧其元”,即“掉脑袋

历史人物 杀害杨开慧的刽子手,40年后被抓坦白所有细节

于中国而言,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于丈夫而言,她是一个用情至深的妻子,是伴侣、是战友,亦是知己,她就是杨开慧,北大教授的女儿,伟人毛主席的妻子。>一个女人要有着怎样的信念和对爱情的坚贞,才能欣然赴死,向

中共人物传 杨开慧人物传,杨开慧生平事迹,杨开慧评价

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一九○一年十一月六日(农历九月二十六),生于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昌济,为人正派,笃志嗜学,是一位满怀爱国热忱的学者。开慧年轻时受到父亲的重大影响。杨昌济在开慧两岁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