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的仫佬年有什么习俗 仫佬族节日
Posted 仫佬族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仫佬的仫佬年有什么习俗 仫佬族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仫佬的仫佬年有什么习俗 仫佬族节日
仫佬节日——仫佬年
仫佬山乡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
春节,仫佬话称为"达年"。起源于夏代,原为汉族先民的传统节日,秦汉以后传入岭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共同节日。仫佬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卯(兔)日便是仫佬年,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仫佬人杀猪祭祖、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仫佬年就是仫佬族的春节,为一年诸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限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年节的活动有许多与汉族相似,只不过各有各的讲究,他们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初二用香纸敬财神,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灯,年节结束。
打保寨
仫佬年这天,仫佬人早早的起来,家家户户,男人忙活着杀猪宰鸭、下田抓鱼、打糍粑;女人则来到水井边淘洗水井,然后打上新年的第一桶井水,回家做豆腐、做糕点;而德高望重的寨老们,则主持仫佬年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打保寨”。据说,因仫佬人的房子大都是木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故而仫佬人在每年过年的时候,举行“打保寨”仪式,告诫村民注意用火、严防火灾,并祈求来年族人平安祥福。故而,“打保寨”也可说是仫佬族一种古老的消防安全宣传。
斗糍粑
仫佬族过春节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节日食品,即家家户户都做"斗糍粑"。富有之家做"斗糍粑"的糯米达一、二百斤,一般中、下水平之家也达二、三十斤。每到年三十晚或年初一、二,各家各户的青壮年男子,都主动地互相帮助,把蒸熟了的糯米饭,用舂碓舂溶,再捏成一个个似小碗口大的糍粑,盖上红色的圆印,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吃时放到镬里煎软或放在火炉上烤软即可。
仫佬年的仫佬歌声
仫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仫佬年”,仫佬山寨更是歌声不断。最为有趣的是,过年那天的晚上,一村的仫佬人相约在一起,围坐在燃着熊熊篝火的大火塘边,尽情地饮酒欢歌。他们以歌对老人表达孝敬之情,对孩子表达关爱之意,也有老人以唱歌的形式向儿孙讲述仫佬族的古老传说,而未婚青年则借歌声向心仪的对象表达爱慕,火塘边歌声笑语如潮,其乐融融。唱得最好、唱得最久的最受尊敬,大家称其为“秀才”。
仫佬族文化丰富多彩,但多为口头传诵,仫佬语、传统手工艺及传统民歌等近乎失传。“仫佬年”作为仫佬族的传统节日,也只有仫佬人聚居的村寨还存在,许多仫佬族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此外,仫佬年这天,仫佬族未婚男女青年相约到村寨附近山上聚会,唱歌游玩,谈情说爱。老年人则向孩子们讲故事,介绍祖辈的业绩和仫佬族的古老传说。仫佬人视这一天为良辰吉日,青年男女大多选择在这天举行婚礼。在这一天,仫佬族同胞还举行赛歌、赛马、爬坡、斗牛、斗鸡、斗鸟等民俗活动。
仫佬年中的主要活动
1、打糍粑,过新年。
2、寨老主持“打保寨”仪式。
3、“打保寨”中,寨老入户告诫主人注意防火。
4、“打保寨”的最后程序——到三岔路口取神火,祈求来年平安。
5、“仫佬年”的早晨,妇女们淘洗水井。
6、唢呐声声迎新年。
7、游山。
8、杀年猪。
9、仫佬族青年大多选择”仫佬年“这天结婚。
仫佬族的二月春社是做什么的 仫佬族节日
仫佬节日——二月春社
二月社也叫“祭社王”或“春祭”,这是仫佬族一种集体崇拜仪式,以“冬”为单位进行,具体日期看历书决定。据说社王能保禾苗丰收,因此为仫佬人民所崇敬,二月祭社的目的就是祈求社王保佑五谷丰登。
社有社庙,多设于村头大树下。仫佬族的二月春社日当日,家家户户舂糍粑,杀鸡祭祖,接新媳妇回家。全村进行春祭,各家各户凑钱买猪,抬到社王庙宰杀,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敬祭社王时,将猪肉分成若干份,用竹子串联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在社王庙的两旁。祭完社王,各人将一串猪肉带回家,如果这一年春社在春分之前,民间认为年成好,有剩有余,代表们先饱吃一顿,剩下的串肉再分给各人带回去。如果春社在春分之后则年成不好,大家要省吃俭用,先分再吃,把猪肉全部分到各家各户去吃,煮黄花(一种灌木花)、煮黄色糯米饭供神,全家食用,民间认为,可减少小白蚂蚁之害。
祭期,由值年头人(由同“冬”的各户轮流担任)备办香纸蜡烛,同时还要担负杀猪分肉的事务。祭一次杀猪一头(全村集钱),以煮熟的头、脚、尾、肚肠祭供社王,其余的生猪肉待祭过社王后,由值年头人平均分给各户。当天夜晚,家家户户过节,杀鸡、包粽粑(春节期间仫佬族不包粽,二月社才包)。先供奉祖宗,后全家食用。凡在上年讨媳妇的,必须在这一天送10至20担粽粑到女方家认亲,接新娘回家,女方家也必须以相同的礼物回敬。
社节那天,仫佬族还有向"社王"报丁的习惯。凡是有新生男婴之家,必须备办猪头等三牲供品去拜祭"社王"。主人点燃一柱香,插到"社王"偶象前,摆上供品,斟上三杯酒,口唱"婆王给我生贵子,我请社王保平安,孩子成长续香火,祖业万代有人传"之类的歌。认为这样,就能以虔诚之心取得"社王"的保佑。孩子就可以除病消灾,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给同一"社王"辖区的各户分红蛋,表示通报自己家庭又添丁了。但是“报丁”只限于报男孩,生女孩不需报。
相关参考
仫佬族依饭节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是
仫佬族依饭节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是
仫佬节日——二月春社二月社也叫“祭社王”或“春祭”,这是仫佬族一种集体崇拜仪式,以“冬”为单位进行,具体日期看历书决定。据说社王能保禾苗丰收,因此为仫佬人民所崇敬,二月祭社的目的就是祈求社王保佑五谷丰
仫佬节日——二月春社二月社也叫“祭社王”或“春祭”,这是仫佬族一种集体崇拜仪式,以“冬”为单位进行,具体日期看历书决定。据说社王能保禾苗丰收,因此为仫佬人民所崇敬,二月祭社的目的就是祈求社王保佑五谷丰
仫佬节日——牛诞日牛勤劳能干,为人们犁田耕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可奉献的却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爱护牛,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八是仫佬族的“牛诞节”
仫佬节日——牛诞日牛勤劳能干,为人们犁田耕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可奉献的却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爱护牛,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八是仫佬族的“牛诞节”
仫佬族民歌每一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反映了民族的特色文化或者习俗,在民族中以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歌曲,这些歌曲从文化角度
仫佬族民歌每一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反映了民族的特色文化或者习俗,在民族中以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歌曲,这些歌曲从文化角度
仫佬族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礼仪风俗,象添丁报喜、满月酒、敬婆王报人丁、认恩娘、补做风流等礼仪。这些礼仪习俗,是仫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添丁报喜 生小孩是仫佬族人家的头号大喜事。孩子一降
仫佬族服饰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染布的做法是;将布放进染缸,用蓝靛水浸泡,着色均匀之后捞起,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