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光达简介
Posted 司令员
篇首语: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光达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光达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光达
别名:许德华(原名)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县东山市萝卜冲
出生日期:1908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1969年6月3日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军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
代表作品:《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1939)、《论新战术》(1940)
夫人:邹靖华
(历史lishixinzhi.com)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许光达人物生平
大事年纪1908年11月19日,许光达,
许光达大将珍贵照片原名许德华,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的一个普通农家。1921年秋,考上长沙师范。此时的长沙是革命思潮风行和革命活动相当活跃的城市,毛泽东等已在长沙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组织高潮迭起的革命活动。许光达不再仅仅徜徉于书的海洋,而把目光投向社会,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置身于风起云涌的时代激流中。
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编入黄埔军校新生第二团,经3个月入伍训练后,编入该校第五期炮科十一大队,攻读炮兵专业。
1927年5月,编入中央独立师,参加了武汉卫戍司令叶挺将军领导的反击军阀夏斗寅叛军作战。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11军25师75团排长、代理连长,参加了会昌、三河坝等战斗。后在国民党军中做兵运工作。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
1928年8月10日,与桃妹子(邹靖华,原名邹经泽)完婚。婚后的第十天,由于叛徒出卖,许光达共产党员身份暴露。只好逃跑,夫妻一别就是十年。
1929年9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革命根据地,几经辗转,来到了贺龙领导的鄂西革命根据地,成为贺龙、周逸群手下的一员战将。
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贺龙为总指挥,辖红3军、红6军,许光达担任红6军17师师长,参与开辟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10月,红二军团受命配合一军团、三军团攻打长沙,许光达率17师顶住敌人,掩护军团指挥部撤离。1930年12月17日,国民党军3个旅朝许光达的17师扑来,17师49团团长牺牲,阵地被敌人突破,许光达果断命令师部所有勤杂人员组织起来,投入反击,打退了敌人,保住了阵地;17师与敌人浴血奋战了两天两夜,全师伤亡过半,换来了军团部的安全撤离。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取得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执行一条比立三路线更“左”的“左”倾路线。夏曦作为王明路线的执行者来到了红二军团。首先他改组了党的领导机关,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和军委分会,将红二军团缩编为红3军,不久夏曦又武断地取消了23军的番号,将部队缩编为5个大团。许光达由师长改任25团团长。对此他坦然地说:“不管师长、团长,只要有仗打就行。”
1932年12月,红军仓促集结于瓦庙集一线,与敌之东线主力两万余人进行阵地战。红军浴血奋战,虽毙敌2000余人,但自己也出现了重大伤亡,几个战略要地相继失陷,形势万分危急。这时,许光达奉命率25团插入敌人中间地带,以分割敌人。敌人似乎很快就发现了红军的意图,并马上转入防御,顽强抵抗。许光达亲赴战斗最艰苦的二营阵地——柳枝集指挥战斗。战斗中,许光达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送到洪湖瞿家湾的红军医院,许光达体内的弹头离心脏只有10厘米左右。因占地医疗条件差,不能取出子弹,在贺龙关怀下送上海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组织决定送苏联治疗、学习。这一决定改变了许光达的人生历程。在苏联,不仅很快治好了伤,而且进入东方大学学习汽车、坦克、大炮技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许光达全身心投入,孜孜不倦地钻研,为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建设奠定了基础。
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零师独立第二旅旅长、雁门军区司令员,授予少将军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历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
相关参考
中文名:许光达外文名:XuGuangDa别名:许德华、许泛舟、许洛华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出生日期:1908年11月19日逝世日期:1969年6月3日职业:军人毕
许光达(一)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降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庭里,排行第五。父亲许子贵,母亲刘氏,世代务农。许德华幼时就读于凤凰庙小学,12岁考入榔梨镇高小,1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许光达 许光达(1908年?1969年)原名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长沙东山市萝卜冲。1925年在长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6军参谋长,第17师政委、
大将许光达曾就读于黄埔军校,其时军校人才济济,后来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与许光达是同班同学,但两人后来走的路却截然相反,一个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大将,而另一位则
在国民党部队中,有一位降临其和我军开国大将许光达是黄埔军校的同班同学,但是其曾经和许光达有过一段奇遇,而国民党的这位将领就是—廖昂。>>廖昂是四川人,其曾经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而且其当时和我军大将许光达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德义别名:全增国籍:中国职业:演员剧种:京剧角色:武净许德义人物概述许德义,男,京剧武净演员。名全增,原籍京东东坝(一说大兴县)。其父为“奎派”老生许荫棠。兄许钧增。据《道咸以来梨园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宪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石门雁池乡杨柳里山河村出生日期:1921年12月21日职业:军人许宪章许宪章,1921年12月21日生于湖南石门雁池乡杨柳里山河村,1935年8月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宗海别名:号岱东,又号文珊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61逝世日期:1941(历史lishixinzhi.com)性别:男人物许宗海(1861—1941)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宣统三年(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广平别名:景宋(笔名)许公(鲁迅对孙伏园说过)[1]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番禺出生日期:1898年2月12日逝世日期:1968年3月3日职业:《醒世周刊》主编毕业院校: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