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简介
Posted 国防部
篇首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奋斗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吴石
别名:原名萃文,字虞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50年6月10日
职业: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共地下党)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国民党陆军中将
吴石人物生平
吴石
(1894年8月—1950年6月10日),字虞薰,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
(历史lishixinzhi.com)1911年,吴石与同乡好友吴仲禧一道投身福建北伐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他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前后受业4年,无论年终考试或毕业考试,总是名列全校第一,这就使他全校闻名。后来他留学日本炮兵学校,毕业后又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在日本两校毕业时也都名列第一,这更轰动了中日两国的军界。吴石自己也抱负很高,立志要做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为祖国争光。
吴石在日本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陆军大学任教官多年。他钻研军事和兵学,撰写了一批军事著作。国民党军队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门生。
在土地革命战争国共两党对垒期间,吴石忠实地站在国民党一边。直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初期,他仍站在反共立场,对蒋介石集团还抱有幻想,曾经为对付共产党及其军队出谋划策。
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
1940年初,吴石重见相隔20余年的老友吴仲禧。当时吴仲禧在韶关任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和韶关警备司令。他已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隐蔽在国民党军队的上层做地下工作。虽然时隔多年,他们依然一见如故。
吴石满腹军事学问,而国民党却不肯给他带兵的实权,一直没有机会带兵上战场。白崇禧器重他的学识,但也没给他什么实权。对此,吴石深感遗憾。
1940年底,张发奎的第四战区长官部由韶关迁往广西柳州,白崇禧即推荐吴石任第四战区的中将参谋长。吴仲禧也在这时调柳州任第四战区中将军法执行监。两位老友又一起共事了。
抗战
几年里,吴石经常流露出一种愤意、失望的情绪。
抗日战争末期,吴石曾在重庆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任中将主任。吴仲禧则在1946年1月调任南京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上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潘汉年等人,指示吴仲禧设法通过吴石的关系在国防部内找一个实职,以便更好地开展军事情报工作。
1946年9月,经吴石帮忙,吴仲禧被国民党国防部委任为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这样,吴仲禧可以利用这个职务,借着到各地巡查、视察部队之便,收集国民党的军事情报。
1947年至1948年间,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此时,吴石因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开始倾向革命。吴石知道吴仲禧正在进行一些秘密工作,也就主动提供条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1948年春夏之间,吴石将军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的介绍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举足轻重的将军级别的“余则成”。他利用职务之便,特别是利用与许多手握实权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师生之谊,提供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大获全胜立下汗马功劳。
1948年6月,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被派往“徐州剿匪总指挥部”。吴仲禧到南京见到吴石,吴石亲笔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学生、“徐州剿匪总指挥部”参谋长李树正,说吴仲禧是他多年的挚友,请李多加关照,给予方便。吴仲禧到徐州时,正好“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都到前方视察去了,李树正出来接待。李见了吴石的信,对吴仲禧格外客气,一起到总部的机要室看作战地图。吴仲禧见二万五千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详细标明国共双方部队的驻地、番号、兵种等,把东起海州、西至商丘的整条战线的形势反映得清清楚楚。吴仲禧暗中把主要部署记录下来。为把情报尽快送出,他托病回南京就医,李树正代刘峙批准他回后方。吴仲禧立即赶到上海把上述情报向潘汉年汇报。吴仲禧后来回忆说:“这次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吴石的有力帮助,没有李树正按照吴石的嘱托作了种种关照,是不可能这样顺利的。”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定意义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挥师逼近南京。稍前,国民党国防部尚保存有500箱重要军事机要档案资料,国防部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陈诚主张直运台湾。吴石却以福州有“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为理由,建议暂移福州。国民党当局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吴石派随从参谋王强等人率领警卫,将500余箱机要档案从南京押送抵达福州,保存在于山戚公祠大殿内。
相关参考
近代人物中文名:张轸出生地:河南罗山县人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81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字:翼三张轸人物保定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河南省政府主席,19
李弥(1902—1973),字炳仁,号文卿,1926年黄埔第四期毕业。国民党军陆军中将(病逝后追晋二级上将)。>>1902年,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1939年,参加昆仑关战役。1948年,任13兵团
近代人物中文名:杜聿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省米脂县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8日逝世日期:1981年(辛酉年)5月7日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
历史人物 范汉杰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范汉杰简介
范汉杰(1896.10.29—1976),名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历任参谋和
王仲廉(1904-1991),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被称为黄埔一期的“徐州三王”之一。字介人、介仁,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今属安徽萧县)。>>王仲廉萧县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
许克祥(1890年-1964年)是马日事变发动者,湖南省湘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1927年在长沙发动剿灭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而闻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副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早
近代人物本名:张耀明民族族群:汉出生地:陕西临潼县张家庄出生时间:1905年1月19日去世时间:1972年10月11日主要成就:1936年获五等宝鼎勋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毕业院校:黄
历史人物 李天霞早年是什么样子的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李天霞简介
李天霞(1907—1967),字耀宗,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整编74师前身)旅长、师长、副军长,与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军长、余程万师长、廖龄奇师长、张灵甫副师长等均为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
国民党所有将领的名字白崇禧 陆军一级上将:(1945.10.05晋升一级)、国防部长陈 诚 陆军一级上将:(1939晋升二级)、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1947.02.21晋升一级)周至柔 陆军一级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