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简介
Posted 国民革命军
篇首语: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唐淮源
别名:字拂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省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41年5月1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云南讲武堂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中条山抗击日军
唐淮源人物生平
人物综述唐淮源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丙班,后入云南蔡锷与唐继尧部。他自基层排长做起,后升任至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官拜上将。1941年,他率领该军,跟随第五集团军前往山西张家后镇守。5月12日因战况不利,受困于山西夏县,不久即于显山(悬山)附近自杀。1942年2月2日,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445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
--------------唐淮源将军于母去逝后
“现在情况极险恶,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否则当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
--------------于殉国前
人物经历1886年,唐淮源出生于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未满周岁,父亲弃养(有亡故之说),唐母姚氏,外无叔伯之亲,内无斗米之蓄,佣于乡绅侯氏,苦节抚孤。唐淮源稍长,伴侯氏子读,因聪明好学,事母至孝,深得塾师胡歧山怜爱,屡有资助。
(历史lishixinzhi.com)1909年9月,唐淮源乡试得中,赴昆明省试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二队,与朱德和同乡金汉鼎等为同学,相交甚厚,义结金兰。唐淮源沉默寡言,做事切实,为人忠厚,学习刻苦,在同学中人缘极好,深得教官和学友的好评。其间,受李根源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旧历九月初九),参加云南“重九”起义。
1911年11月1日,参加辛亥革命。时云南扩充新军,下级军官十分缺乏,便从讲武堂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100余人编为特别班。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等同被选入特别班,加紧训练,提前8个月于1911年11月毕业,派往军中,出任排长。
1915年11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发讨袁护国,唐淮源随蔡锷将军率领的护国第一军于次年1月出师四川,与陈宦的北洋军作战,时担任副连长。战斗中,唐淮源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升任营长。
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团团长,旋调四川宜宾县任县长,颇有名声。任上,在乐山留有铭文: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泻。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少思虑以养心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得滋味以养胃气,省语言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随时令以养元气。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 ,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继后,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参加靖国等役。
1922年初,滇军内讧,唐继尧回滇复辟。
1922年3月10日,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离滇。4月达重庆,投四川督军刘湘,6月,川军混战,唐、朱、金离渝赴沪,住上海孟渊旅社,不久移居苏州虎丘李鸿章祠。
1922年6月16日,晋见孙中山,后朱德赴欧学习,唐、金入粤参加北伐,始投于第三军,转战入江西。
1927年,唐淮源任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
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整编全国军队,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
1932年,国民党军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期间,唐淮源时任陆军第十二师师长兼三十五旅旅长,驻扎在金家寨油坊店莲花山一带,唐在深山绝壁上留下手迹。石刻内容有:“天地正气”、“记功石”等,字迹刚劲有力运笔老辣,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摩崖石刻位于崇山峻岭,人迹罕至,故至今保存完整,其中“天地正气”几个大字,每字约两个平方米大小。据当地健在的老人们回忆,当年由士兵攀援到山顶,带着字模放绳子下去,在绝壁上凿石而成。
1933年3月8日,升任十二师师长,督师赣皖甘宁。
1936年10月,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升任第三军军长。唐淮源治军极严,部队每到一地,明令不得惊扰百姓,滋事生非,违令严惩。
唐淮源主要事迹
1937年9月19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朱德与唐淮源在山西省阳泉火车站见面。随后,唐淮源所部转战燕赵,挥师冀晋,参与冀西、晋东、晋南诸役,旧关杀敌,晋南肉搏,娘子关一带予敌重创。在华北战场上唐淮源率部抗日,沉着果毅,屡挫顽敌、威镇华夏。
相关参考
马绪援甘肃临夏人,生于1930年。曾就学于陆军参谋大学正五期、三军联合大学正十一期、陆军参谋指挥大学研究班第七期、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在台湾历任团长、旅长预备第三师师长、第三十二军副军长、总教官、副参谋
杨宏光别号伯诚,云南绥江人。抗日战争中曾任第一八二师师长,属龙云滇军。1939年6月17日任少将。1940年5月10日代理新编第三军军长,1941年1月17日任军长。曾率部参加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和
舒适存原名适,湖南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1933年任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作战科科长时,从江西投降国民革命军。1939年10月14日任少将。1944年7月18日任新编第六军副军长。1945
近代人物中文名:蔡廷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罗定出生日期:1892年4月15日逝世日期:1968年4月25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主要成就:带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
龙天武湖南石门人。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1939年后曾任新编第六军第十四师师长,率部参加过缅北战役。1948年至1949年间曾任新编第三军军长,率部参加辽沈战役。1948年9月22日任少将。去
王治邦湖北武昌人,1919年3月8日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师。后考入贵州安顺最高军医学府。毕业后任陆军第九十三军军长。后调军政部任职。1946年7月31日晋升陆军少将。抗日战争胜利后
张兴仁别号奇峰,河南尉氏人。1907年6月27日生。先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武昌中华大学。曾任军校大队长、总队长、党政视察员等职。1940年12月17日代任新编第三军副军长。1941年3月2
近代人物本名:陈寿山所处时代:民国出生地:湖南省石门县官渡桥镇出生时间:1902年1月9日去世时间:1929年08月05日籍贯:湖南石门性别:男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陈寿山人物陈寿山出生于贫农家庭。1
抗战中,滇军中出现了卢汉、孙渡、张冲、鲁道源、范石生这样的抗日名将;也出现了唐淮源、寸性奇、王甲本这样的抗日烈士,却没有出过投降的将军,更没有出现过伪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崇高的民族情操,是
历史人物 李天霞早年是什么样子的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李天霞简介
李天霞(1907—1967),字耀宗,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整编74师前身)旅长、师长、副军长,与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军长、余程万师长、廖龄奇师长、张灵甫副师长等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