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名将郑成功简介
Posted 政权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名将郑成功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抗清名将郑成功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郑森
别称:郑成功、福松、郑大木、赐姓朱、郑延平、Koxinga
字号:字明俨、大木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日本肥前平户
出生时间:1624年(天启四年)8月27日
去世时间:1662年(康熙元年)6月23日
主要作品:《延平王集》
主要成就: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创建明郑
职业: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
官职: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
王爵:延平王、潮王
封爵:威远侯、漳国公
谥号:武王
(历史lishixinzhi.com)原籍:福建南安
祖籍:河南固始
逝世地:南明东都承天府
郑成功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1623年(天启三年),郑芝龙到日本做贸易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为夫妻。1624年八月二十七日(天启四年七月十四),郑成功出生于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
少年时期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该处现为安海成功小学校址。
1638年(崇祯十一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1641年(崇祯十四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被送往金陵求学。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郑成功儿时名福松,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表字。同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明朝遗臣遂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攻占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殉国,弘光帝被俘,遭到杀害,弘光政权灭亡。
隆武时期弘光政权覆灭后,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七月改元“隆武”。不久,鲁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监国”,改年为“鲁监国元年”。隆武、鲁监国两政权虽皆“矢志恢复”,却彼此矛盾、冲突不断,各行其是。
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在封建时代是最高的荣誉,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自是,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却无意全力抗清,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将军队撤回福州(隆武政权所在地)。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有遭受抵抗。
相关参考
明朝时期可谓是出来了很多有能力的文官和武将,提及武将就不得不说两位抗清名将李定国和郑成功了,在当时可谓是非常有名的,这样的两位武将都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以很多的人就都会不自觉的拿过来相比较,看看谁到
明朝时期可谓是出来了很多有能力的文官和武将,提及武将就不得不说两位抗清名将李定国和郑成功了,在当时可谓是非常有名的,这样的两位武将都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以很多的人就都会不自觉的拿过来相比较,看看谁到
阎应元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名将,在明朝官职只为典史,虽然官位微小,但是却在当时打下了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清军精兵二十四万,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清军三王十八讲,杀敌七万五千余人的壮举。 阎应元留下的
阎应元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名将,在明朝官职只为典史,虽然官位微小,但是却在当时打下了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清军精兵二十四万,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清军三王十八讲,杀敌七万五千余人的壮举。 阎应元留下的
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王在晋轻信谣言,弹劾张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王在晋再弹劾张春通阉党克军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张春被劾无实,乃释之。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初授章邱知县,立升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后遭弹劾,归故里。福王即位于南京,以原官任职,曾奉命抵御左良玉的叛
人物生平闻名乡里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史可法早年以孝闻
人物生平李过,又名锦,字补之,号称“一只虎”,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之侄,大顺制将军、都督。少从自成起义,反对明朝的腐败统治。大顺政权建立,他受封亳侯,为大顺军主要将领之一。李自成自北京败退时受命镇守陕北
郑成功简介 1、人物简介 郑成功(1624.8.26-1662.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
明末清初许多人为了避免亡国,不惜一死也要与满清血战,这里面有真心为国的,有沽名钓誉的,有为一己之私的。比如说国姓爷郑成功,他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但事实上在当时他这一做为堪比汉奸,不思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