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朝人物纥石烈执中简介

Posted 元帅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宋朝人物纥石烈执中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宋朝人物纥石烈执中简介

宋朝人物

本名:胡沙虎

别称:纥石烈执中

所处时代:金朝

民族族群:女真

去世时间:1213年

官职:太师、尚书令、都元帅

封爵:泽王

纥石烈执中人物生平

仕途履历

大定八年(1168年),胡沙虎任皇太子护卫,其后改任太子仆丞、拱卫直指挥使等职。

明昌四年(1193年),胡沙虎因为殴伤监酒官而受罚。不久,胡沙虎迁右副点检,因“肆傲不奉职”被降为肇州防御使。明昌五年(1194年)迁兴平军节度使,其后官职又有变更,曾任知大名府事。

承安二年(1197年),执中被召为签枢密院事金。章宗诏执中跟随丞相完颜襄征伐,胡沙虎不打算前往,上奏说:“臣和完颜襄有过节,他将杀害臣。”金章宗对他出言不逊感到愤怒,命有司治他的罪,不久赦免了他,出为永定军节度使。胡沙虎后来改任西北路招讨使,复为永定军节度使,又因犯事被解职。

泰和元年(1201年),胡沙虎又被起用为知大兴府事,任内被御史中丞孟铸弹劾说:“胡沙虎贪婪残忍、专横放肆,不奉法令。赦免之后,屡次犯错却不改过。已经得到陛下的施恩宽宥,反而转生跋扈骄横之心。”于是胡沙虎被改任武卫军都指挥使。

泰和六年(1206年)十月,胡沙虎在对宋战争中攻克淮阴,进兵围楚州,迁元帅左监军。不久,南宋请和,胡沙虎西南路招讨使,改西京留守。

大安元年(1209年),完颜永济授胡沙虎世袭谋克,再次出任知大兴府事,后来又复为西京留守,行枢密院,兼安抚使。

临阵脱逃

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进攻金国,胡沙虎率兵七千在定安之北迎战蒙古军,却临阵脱逃,其军遂溃败。胡沙虎走到蔚州时,擅取官库银五千两及衣币诸物,夺官民马,入紫荆关后又杖杀了涞水县令。胡沙虎来到中都,朝廷却没有治他的罪,更升他为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胡沙虎更无所忌惮,自请步骑二万屯宣德州,朝廷只拨了三千人给他,令驻妫川。

(历史lishixinzhi.com)

崇庆元年(1212年)正月,胡沙虎请求移屯他处,给尚书省的文书竟然说:“蒙古大军来了必然无法抵挡,我一死不足为惜,但三千军队为之担忧,十二关、建春、万宁宫将无法保住。”引起朝廷不满,下有司按问,诏数其十五罪,罢归田里。次年,胡沙虎又被召至中都,预议军事。左谏议大夫张行信、丞相徒单镒等人认为不可以任用胡沙虎,事情暂时搁置,胡沙虎被罢官以后,极力结交完颜永济左右的宦官侍者。

悖逆弑君

完颜永济在至宁元年(1213年)五月再次起用执中,任他为右副元帅,把武卫军数千人交给他指挥,屯中都城北。

这时候蒙古兵离中都越来越近了。作为右副元帅的胡沙虎不去做好抵御蒙古兵进攻的战斗准备,而是每天带着人打猎放鹞子,耽于田猎,疏于军务,完颜永济知道后,就派使者到胡沙虎营中责问他。当时胡沙虎正在喂鹞子,听了皇帝的指责极为不满,从笼中抓起一只鹞子往地下用力一摔,鹞子不一会儿就死了。他说:“我胡沙虎干事向来是我行我素,不喜欢受人干涉,谁想干涉我的行为,这只鹞子就是下场!”

胡沙虎已经露出了弑君谋反的端倪。使者把他的言行禀报以后,完颜永济竟未对胡沙虎采取制裁措施。胡沙虎见皇上软弱可欺,国家又遭蒙古军侵犯,认为有机可乘,更坚定了谋反弑君的决心,经过密谋之后,于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兵分两路开进中都城,一路进攻章义门,一路进攻通玄门。胡沙虎骗开了城门,用计杀死了守城的左副元帅徒单南平及他的儿子刑部侍郎没烈,并把他们所属部队收归己有。接着,他率兵包围皇宫,到了东华门,只见大门紧闭。胡沙虎命人叫门,守门亲军首领冬儿与蒲察六斤,情知有变,不肯开门。胡沙虎立即命军士火烧东华门。军士们搬来木柴,堆积在门楼下,点上火,霎时烈火腾空,东华门变成了一片火海。守门军士纷纷逃跑。胡沙虎又命人搬来云梯,命令亲随护卫斜烈乞儿、春山二人率军从云梯上翻进宫城中,砸开大锁,打开东华门。胡沙虎一拥而入,解散了禁卫军,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亲兵。这时候,胡沙虎自称监国大元帅,要求礼部令史张好礼为他铸造一颗监国元帅的大印。张好礼说:“非法铸印,实难从命,要杀要剐,将军请便。”胡沙虎拿张好礼没有办法,只好将他赶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胡沙虎就派亲兵把完颜永济赶出宫门,押送到卫绍王府软禁起来了。然后,胡沙虎立即派黄门官到内宫去取皇帝的玉玺。黄门官到存放玉玺的房内一看,只见护玺的郑夫人正坐在玉玺旁边。黄门官向郑夫人说明了来意,郑夫人义正辞严,痛骂了一顿。黄门官赶忙向胡沙虎报告,胡沙虎亲自来到郑夫人身边,郑夫人冷眼看了他一眼,闭上眼睛,端坐不动。胡沙虎恼羞成怒,上前去抢。郑夫人猛然站起,双手高举玉玺,厉声说:“住手!如果你再往前走一步,我就把玉玺砸碎,让你什么也得不到!”胡沙虎被郑夫人的举动惊住了,再也不敢往前走了。最后,胡沙虎命人在宫中搜出了另一颗刻有“宣命之宝”的金印,假传皇帝圣旨,把他的几十个同党全部封了高官。接着,胡沙虎派宦官李思中到卫绍王府,杀死了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死后,胡沙虎就打算登基做皇帝了。时尚书右丞相徒单镒劝道:“金国的皇帝历来都是完颜氏,现在你杀了皇帝,要取而代之,天下的人会愿意吗?如果天下的人都来反对你,你的皇帝能当长吗?”胡沙虎听从了徒单镒的意见,派人把完颜珣迎回朝廷,拥立为皇帝,史称金宣宗。因胡沙虎拥立有功,被封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监修国史,封泽王,授中都路和鲁忽土世袭猛安。

罪有应得

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屡战不利,胡沙虎警告他说:“你连吃败仗,如再战不胜,当以军法从事。”再出战果然又败。术虎高琪害怕被杀。十月十五日,术虎高琪带军队入京,进而包围了胡沙虎的家,杀了胡沙虎,提着他的首级到朝廷请罪。金宣宗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左副元帅,一起的将士都各有封赏不等。

纥石烈执中历史评价

孟铸:贪残专恣,不奉法令。释罪之后,累过不悛。既蒙恩贷,转生跋扈。

张行信:胡沙虎国之大贼,世所共恶,虽已死而罪名未正,合暴其过恶,宣布中外,除名削爵,缘坐其家,然后为快。

完颜珣:胡沙虎畜无君之心,形迹露见,不可尽言。

刘祁:为人凶悍鸷横,为举朝所恶。

脱脱:金九主,遇弑者三,其逆谋者十人。熙宗之弑,惟大兴国一人世宗声其罪而磔之思陵之侧。徒单贞虽诛。未闻暴其罪状,后以戚畹又复赠官追封。余秉德、唐括辩等六人,皆以他罪诛,海陵之弑,其首恶为完颜元宜,则令终焉。卫绍王之弑曰胡沙虎,不死于司败之诛,而死于高琪之手。古所谓弑君之贼人得而讨之者,谓请于公上而致讨焉。如孔子之请讨陈恒是也。岂有如琪之擅杀而以为功者乎。金之政刑,其乱若此,国欲不亡,其可得乎!

纥石烈执中史书记载

《金史· 列传第七十·逆臣》

相关参考

宋朝 陈执中生平简介?陈执中历史评价?

陈执中一景德元年(1004),集贤学士、判枢密院事陈恕病卒,其子陈执中赐恩授官太常寺太祝,为秘书省正字。陈执中,字昭誉,以荫得官后,仕途颇达,很快由秘书省正字迁卫尉寺丞、知梧州(治今广西梧州)。在梧州

历史人物 陈执中简介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陈执中的作品 陈执中的故事

  本名:陈执中  字号:昭誉  谥号:恭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洪州www.cha138.com  出生时间:990  去世时间:1059  主要作品:《乐全集》  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 陈恕之子陈执中简介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陈执中,字昭誉,是明相陈恕的儿子,他自己也曾经在北宋一朝为相。  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还是当朝宰相,陈执中所经历的学习的,自然比一般人家的读书人要多的多。现代人说,不能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家世

历史人物 何执中生平简介 何执中怎么死的 何执中的贡献 何执中和徽宗

  本名:何执中  别称:何伯通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处州龙泉www.cha138.com  出生时间:1044  去世时间:1118何执中——北宋大臣徽宗朝宰相  何执中(

知名人物 吴执中人物简介

·吴执中吴执中,医学教育家,我国职业医学的奠基人。早年致力于内科学的教育事业。1956年,他年已50岁,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他长期从事职业病的临床研究,对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铅

历史人物 何执中生平简介 何执中怎么死的 何执中的贡献 何执中和徽宗

  本名:何执中  别称:何伯通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处州龙泉www.lishixinzhi.com  出生时间:1044  去世时间:1118何执中——北宋大臣徽宗朝宰相 

陈恕之子陈执中简介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陈执中,字昭誉,是明相陈恕的儿子,他自己也曾经在北宋一朝为相。  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还是当朝宰相,陈执中所经历的学习的,自然比一般人家的读书人要多的多。现代人说,不能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家世

历史人物 宋仁宗为什么重用陈执中

  人物档案  姓名:陈执中  字:昭誉  谥号:恭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洪州  出生时间:990年  去世时间:1059年  父亲:陈恕  主要作品:《乐全集》 

宋仁宗为什么重用陈执中?陈执中后来又为什么被罢相?

  人物档案  姓名:陈执中  字:昭誉  谥号:恭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洪州  出生时间:990年  去世时间:1059年  父亲:陈恕  主要作品:《乐全集》 

武宁县上汤历史大官

1.宋朝武宁县汤执中汤执中,江西武宁人,字季叔,生于升仁乡印溪村,自幼聪慧,胆识过人,颇富谋略,少以侠义闻于乡里,为乡中士绅所推崇。汤执中生逢乱世,立志报国,他常曰:“立功中原,名垂竹帛,方足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