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李德裕简介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李德裕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李德裕简介

唐朝人物

本名:李德裕

别称:李卫公、李太尉

字号:字文饶小字台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赵郡赞皇

出生时间:787年

去世时间:850年

主要作品:《会昌一品集》等

主要成就: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

官职:太尉

封爵:卫国公

(历史lishixinzhi.com)

李德裕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德裕自幼便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尤精《汉书》、《左传》,但却不喜参加科举,后以门荫入仕,补任校书郎。元和年间,李德裕因父亲李吉甫拜相,为避嫌疑而到藩镇任职,常被各藩镇辟为从事。

任职台省

元和十一年(816年),张弘靖出镇太原,担任河东节度使。李德裕被辟为掌书记,历授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元和十四年(819年),张弘靖卸任回朝。李德裕则实授监察御史,回到台省任职。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继位。李德裕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穆宗尚在东宫时,便素闻李吉甫之名,因此对李德裕非常器重,常让他起草朝廷的诏制典册。李德裕还被召到思政殿问对,获赐紫衣、金鱼袋,后改授屯田员外郎。

长庆元年(821年),李德裕针对当时外戚干政的现象,上疏道:“本朝旧例,驸马不得与朝廷要员相来往,玄宗年间禁止尤其严格。近日驸马常至宰相与要官私宅,有时泄露机密,交结内外,这是很大的弊病。请陛下宣示宰辅大臣,驸马等皇亲国戚,今后凡属公务就在中书省会见宰相,不要让他们造访私宅。”唐穆宗赞同。不久,李德裕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出镇浙西

长庆二年(822年),李德裕改任中书舍人,仍充任翰林学士。李逢吉在元和年间便与李吉甫结怨,因此指使党羽摈斥李德裕,最终李德裕被免去翰林学士之职,改授御史中丞。六月,李逢吉拜相,欲引荐牛僧孺。当时,李德裕与牛僧孺都有拜相的希望,李逢吉担心李德裕会破坏此事,便于九月将其外放为浙西观察使。牛僧孺则被授为同平章事,拜为宰相。

李德裕到浙西任职时,正值王国清兵乱之后。前任观察使窦易直竭尽府库,供给军用,致使军士骄横,府库财用拮据。李德裕躬身俭约,尽量减少开支,把节余的财物全部供养军队,尽管所给不甚丰足,将士却并无抱怨。他革除陈规陋习,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百姓,并对不接受教育者绳之以法。几年之内便使得江南弊风尽除。李德裕还依据方志,整顿当地祠庙,保存供奉前代名臣贤后的祠庙,其余四郡淫祠一千一十所全部拆毁,同时又拆毁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处,以肃清盗贼。

长庆四年(824年),唐敬宗继位。敬宗年少,奢侈无度,虽曾敕令各地不准贡献,但不久便派使者往各地征收贡品。七月,唐敬宗命浙西进贡脂朅妆具,共需用银二万三千两,金一百三十两。李德裕考虑到当时财政困难,向下面摊派又会加重百姓负担,因而上疏朝廷,讲述浙西现状,请朝廷罢造脂朅妆具。不久,朝廷又命浙西进献盘绦缭绫一千匹。李德裕再次上疏,以太宗命李大亮停献名鹰、玄宗禁止在江南捕鴶诸鸟的故事为鉴戒,极力劝谏敬宗要以太宗、玄宗为榜样,学习汉文帝简朴的风尚,请求停进缭绫。唐敬宗采纳。但当时李逢吉当政,李德裕始终不能回朝。

治理西川

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继位,加授李德裕为检校礼部尚书。太和三年(829年),李德裕被召拜为兵部侍郎,裴度还打算推荐他为宰相。但吏部侍郎李宗闵因得宦官之助,抢先拜相。他担心李德裕威胁自己的地位,将他外放为郑滑节度使。李德裕在浙西八年,虽远离朝廷,仍常上疏议政,回朝不到十日,又被李宗闵排挤出京。幸亏侍讲禁中的郑覃常称赞李德裕,尽管李

宗闵一党散布流言,文宗征召李德裕回朝任职的心愿却从未断绝。

太和四年(830年),李宗闵引荐牛僧孺为宰相,凡与李德裕亲善的官员,都被排挤出朝廷。同年十月,李德裕改授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裴度虽对李宗闵有旧恩,此时也因推荐李德裕,遭到李宗闵的嫉恨,被免去宰相之职,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僧孺、李宗闵一党的权势显赫一时。

当时西川正值南诏入侵之后,民不聊生,而前任节度使郭钊却因病难以理事。李德裕到任后,着手整顿边防。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当地的山川、城邑、道路、关隘,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制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同时,李德裕又遣使入南诏,请求南诏遣返被俘工匠。南诏遂将俘获的僧道、工匠四千余人放回唐朝。他治理西川两年,西拒吐蕃,南平蛮蜒,境内安宁,民生略有恢复。

相关参考

李绅、李德裕、元稹平生简介 唐代三俊简介

唐代三俊,又被称为“翰林三俊”,因李绅、李德裕、元稹同为翰林学士,又因为他们生活在唐朝的长庆年间,所以又被称为唐代“长庆翰林三俊”。李绅、李德裕、元稹三人是中国文学史中无法忽视的三个名字,因为他们在唐

李绅、李德裕、元稹平生简介 唐代三俊简介

唐代三俊,又被称为“翰林三俊”,因李绅、李德裕、元稹同为翰林学士,又因为他们生活在唐朝的长庆年间,所以又被称为唐代“长庆翰林三俊”。李绅、李德裕、元稹三人是中国文学史中无法忽视的三个名字,因为他们在唐

历史人物 李德裕有后代吗? 李德裕有无谥号

李德裕雕像李德裕是唐朝著名政治家,一生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当政期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功勋显赫,甚至功高盖主。李德裕为唐宣宗所厌,最终被贬到崖州,病逝在那里,一代名相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

历史人物 李德裕有后代吗? 李德裕有无谥号

李德裕雕像李德裕是唐朝著名政治家,一生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当政期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功勋显赫,甚至功高盖主。李德裕为唐宣宗所厌,最终被贬到崖州,病逝在那里,一代名相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

历史人物 李德裕是什么样的人

唐朝最后的贤相——李德裕。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历史人物 李德裕简介 牛李之争错在谁

  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  身为宰相之子,从小见的、用的、听的都与常人不同,在朝廷、在天子脚下的所见所闻的感染下,李德裕幼有壮志

历史人物 李德裕简介 牛李之争错在谁

  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   身为宰相之子,从小见的、用的、听的都与常人不同,在朝廷、在天子脚下的所见所闻的感染下,李德

李德裕,李德裕的家庭成员

李泌,李德裕和陆贽谁对唐朝的贡献更大李泌生活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怀光、李希烈叛乱,以及联合回纥、云南、天地竺等国抗击吐蕃入侵,在军事、政治、外交诸方面做出了卓越贡。李

有哪些关于李德裕的轶事典故?李德裕结局怎么样?

  李德裕,字文饶,是历经四朝的唐朝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万古良相”的美誉。  诗人李商隐评价李德裕说:“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

万古良相李德裕为何被贬崖州 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之后,胸怀大志,但他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年轻的时候凭借家族的功绩任校书郎一职,后来被河东节度使张弘靖看上聘任为掌书记。李德裕不管任什么职位都兢兢业业,容不得自己有半点马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