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动嘴和胸脯 李鸿章抽烟排场惊呆沙俄重臣

Posted 李鸿章

篇首语: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动嘴和胸脯 李鸿章抽烟排场惊呆沙俄重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动嘴和胸脯 李鸿章抽烟排场惊呆沙俄重臣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过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时间是1896年5月。当时大清帝国曾派出首辅李鸿章前往庆贺。

因为还有中东铁路等事务需要商讨,李鸿章在加冕典礼前两个多星期,即1896年4月18日就抵达了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

在李鸿章之前,维特还没有亲自接待过任何一个中国使节。有人出主意说,中国官场是最讲究规格和排场的,如果场面欠排场或者不隆重,他会觉得很丢面子,认为你不尊重他,小瞧了他,能办的事情也大半会办砸。

维特是沙俄朝臣里温和派的代表,他深谙只有让李鸿章舒心惬意,才能和他建立良好关系,只有和这位在大清朝一言九鼎的人物搞好关系,才有利于接下来的一系列谈判以及两国的长期交往。于是维特先是派出宫廷事务部官员乌赫托姆斯基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到达敖德萨城后又派出一队士兵专作荣誉护卫。

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欢迎仪式当然是盛大隆重的,就连接下来的吃茶点都安排了乐队,组织了歌舞,甚至还有专门的礼宾司仪。

维特对自己的精心安排无疑是满意的。

但这位沙俄总理大臣很快就没了自信。李鸿章一个小小的吸烟细节就把包括维特本人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俄国人都镇住了。维特写道:

用过茶点,我问李鸿章是否要吸烟?他于是喊了一声,声音沙哑,有点像马的嘶叫。立时就有两个中国侍者从隔壁房间飞奔而出,一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烟袋,一人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火种和烟草。

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吸烟仪式开始了。从吸烟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李鸿章除了嘴一张一合和胸脯一起一伏之外,包括双手在内的全身始终是不动的。两个侍者分工负责,训练有素,一个专管烟袋,一个专管烟草和火种。李鸿章把烟袋含在嘴里的时候,负责烟袋的侍者单腿跪地,双臂平直始终在下面托着,每等李鸿章吸完一口,就不失时机地把烟袋从他嘴里取出,待他恣情美意吞云吐雾一番过后,再如木匠接榫子一般恭恭敬敬迅速而准确地将烟嘴投送到他嘴里去。

负责烟草和火种的侍者,动作完成得更是连贯紧凑得体。两个侍者配合得天衣无缝,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简直就是在表演杂技。而李鸿章始终眯着双目泥塑一般端坐在那里,连眼皮也不抬一抬。

作为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两朝元老,维特绝对算是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可他何曾见过这等吸烟场面?他只有连连摇头,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只有嘴和胸脯动

 >  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吸烟仪式开始了。从吸烟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除了嘴一张一合和胸脯一起一伏之外,包括双手在内的全身始终是不动的。两个侍者分工负责,训练有素,一个专管烟袋,一个专管烟草

历史人物 李鸿章腰间挂着一器物,公爵夫人借来把玩,打开一看却尖叫不止

导语:李鸿章、晚清重臣,他虽说不抽鸦片,但是旱烟却是从不离嘴的,有照片可以考证他的茶几上都是都是旱烟,说他是抽烟的艺术家都不为过。>>然而,众所周知,吸烟过多容易引起肺部问题。因此李鸿章也犯了吸烟者的

历史人物 李鸿章腰间挂着一器物,公爵夫人借来把玩,打开一看却尖叫不止

导语:李鸿章、晚清重臣,他虽说不抽鸦片,但是旱烟却是从不离嘴的,有照片可以考证他的茶几上都是都是旱烟,说他是抽烟的艺术家都不为过。>>然而,众所周知,吸烟过多容易引起肺部问题。因此李鸿章也犯了吸烟者的

历史人物 秘李鸿章的那些喜好

>李鸿章和他的儿孙们  李鸿章爱抽烟。有人说他爱抽水烟。但是从他在天津拍的照片来看,他茶几上放的是旱烟。有照为证。  李鸿章喜欢抽烟,痰就多。“地球人都知道”他的这个毛病。他每到一个国家,人家就为他特

历史人物 秘李鸿章的那些喜好

>李鸿章和他的儿孙们  李鸿章爱抽烟。有人说他爱抽水烟。但是从他在天津拍的照片来看,他茶几上放的是旱烟。有照为证。  李鸿章喜欢抽烟,痰就多。“地球人都知道”他的这个毛病。他每到一个国家,人家就为他特

李鸿章真是卖国贼吗?李鸿章与沙俄有什么关系

1896年访俄时,与俄私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并接受巨额贿赂。“密约签订后,维特(沙俄财政部长)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某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

李鸿章真是卖国贼吗?李鸿章与沙俄有什么关系

1896年访俄时,与俄私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并接受巨额贿赂。“密约签订后,维特(沙俄财政部长)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某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

南北朝历史 一生只动过一次真情的皇帝

东昏侯萧宝卷简介萧宝卷(483年D501年),字智藏,齐明帝萧鸾第二子,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危局登基,废杀六位辅政大臣,肃清朝野,政由己出。平定著名将领陈显达和崔慧景的叛乱,但因裴叔业降魏,南齐丢

包拯年薪过千万,但当看到他墓中的陪葬品时,专家都惊呆了

北宋名臣包拯,因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令后人钦佩,称他为“包青天”。自从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包拯就踏入了仕途,逐渐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最终官至枢密副使。为官期间,包拯多次弹劾朝廷重臣,曾经为了弹劾皇帝宠妃的

历史漩涡里的一代重臣

梁启超曾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才识兼备的李鸿章在落日帝国里,却是一生秋风糊裱匠。清另一重臣曾国藩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曾国藩家书》,李鸿章除了落得个千古骂名,还留下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