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图腾和祖先崇拜 怒族历史简介
Posted 怒族
篇首语:热水治不了百病,情话过不了一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怒族图腾和祖先崇拜 怒族历史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怒族图腾和祖先崇拜 怒族历史简介
图腾崇拜
(1)爱狗胜己。如果别人打了自家的狗(尤其是猎狗),这在主人看来,胜过打了自己,弄不好还会引起格斗。狗死后,用布裹好,挖一个坑葬之,个别人家还烧香,甚至痛哭,以示哀悼。每年谷物收割后煮食的第一顿米饭,人吃前必须先给狗食,每年腊月三十晚,最好的饭菜要先给狗吃,待狗吃足后,人才食用。他们说,稻种是狗从远处找来给人的,所以人们必须尊敬它。
(2)不猎领头野牛。在深山密林里,有时会遇见成群活动的野牛,可是,这里的猎人是不会猎取领头的那头野牛的。他们说,那是头神牛,它不会死。会复活,所以谁伤了这头野牛,都会招致大难的。
(3)不伤害猴子。这里的人们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主要表现在他们从来不捉拿,不伤害猴子。他们认为,人是由猴子变的,猴子是人的祖先。
祖先崇拜。怒族在以下时节进行祭祖先的活动:一是春节祭祀祖先。每当逢年过节,他们首先把祖先牌位布置一新(设神位、出对联。摆香炉、撒香柏枝叶),腊月三十晚全家人穿着盛装,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全家人同时向祖先神位叩头;春节期间每顿用餐须先向祖先牌位(设有供桌)敬供一番;正月初三或初四大清早家家户户都有送祖宗“回去”的习俗。届时祭声朗朗,香烟袅袅,虔诚非常。接着全村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穿梭于上坟的路上,远远望去。
各处坟地都沉浸在由哭声、祭声、闹声构成的特殊氛围之中。二是清明节祭祖。届时,全家人带上佳肴(鸡、鱼类)到自家坟地里祭祖先,清除墓边杂草。三是阴历七月半祭祖。传说,这段时间祖先有“回来”探视之习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鬼节”。一年之中,“祖先”回家有两次机会,一次是春节。再就是阴历七月十四了。
所以,各家都不敢怠慢,给祖先牌位上香,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供桌上摆满了当年新产出的瓜果食品,不经“祖宗”先尝,任何人不得品味。四是秋后祭祖。这时,农村进入农事休整阶段,有条件、有必要的人家也到自家坟地,修葺墓地,杀牲祭祖。
此外,这部分怒族中旧时还有较野蛮的神判习俗,主要用于疑难杂案的判断仲裁,现在已基本绝用。
相关参考
怒江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每星期三、六日晚上集中在教堂或聚会点晚祷告。在每星期日举行主日崇拜。每月的第一星期主日崇拜时,都举行圣餐礼。主日崇拜的仪式各村寨教堂繁简不一。内容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
怒江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每星期三、六日晚上集中在教堂或聚会点晚祷告。在每星期日举行主日崇拜。每月的第一星期主日崇拜时,都举行圣餐礼。主日崇拜的仪式各村寨教堂繁简不一。内容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
原始宗教的内容和特点怒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灵魂不灭的观念;其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的口月、星辰、山川、河流、巨树、怪石等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有神灵存在,并支...
怒族自称“怒苏”(碧江),“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记载怒族的古籍,首推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地方志《蛮书》。该书在《南诏界内途程》中写道:“高黎贡山
怒族自称“怒苏”(碧江),“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记载怒族的古籍,首推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地方志《蛮书》。该书在《南诏界内途程》中写道:“高黎贡山在主悄昌...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
怒族内部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文化渊源和语言相异的支系。由北向南,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和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和捧打乡的怒族称“阿龙”,人口近7000人,过去又叫“贡山怒族”;居住在云
怒族内部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文化渊源和语言相异的支系。由北向南,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和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和捧打乡的怒族称“阿龙”,人口近7000人,过去又叫“贡山怒族”;居住在云
怒族的仙女节,是怒族最盛大的节日。楚辞之外,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仙女节,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吧。 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