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平西将军、护羌校尉罗尚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平西将军、护羌校尉罗尚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平西将军、护羌校尉罗尚简介
晋朝人物本名:罗尚
别称:罗仲
字号:敬之、敬真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去世时间:公元310年
主要作品:《贻督护衙博书》
主要成就:袭斩李特,保守一方
官职:平西将军、护羌校尉、益州刺史等
封爵:夷陵侯
(历史lishixinzhi.com)罗尚人物生平
参与灭吴罗尚,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其父罗式,在蜀汉官至牂牁太守。罗尚在幼年时就成为了孤儿,被叔父罗宪抚养长大。罗尚善于撰写文章。最初被荆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征召,与刘乔共同担任建威参军,王戎很信任他们。
公元280年(太康元年),在晋灭吴之战中,王戎派罗尚与刘乔共同协助平东将军王濬进攻吴国重镇武昌,吴国的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都投降。
罗尚后来历任尚书郎、武陵及汝南太守,太康(280年—289年)末年,任梁州刺史。
率军入蜀公元301年(永宁元年),益州刺史赵廞谋反,罗尚听说后上表说:“赵廞不是有雄才大略的人,蜀地人们也不会归附他,他的灭亡指日可待。”朝廷于是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西戎校尉,率牙门将王敦、蜀郡太守徐俭、广汉太守辛冉等七千多人进入益州。流民帅李特等人听说罗尚到来很害怕,派自己的弟弟李骧在路上迎接,并献上珍宝古玩。罗尚非常高兴、任用李骧为骑督,李特、李流又在绵竹用牛酒犒劳罗尚。王敦、辛冉劝罗尚说:“李特等人只会作贼,应该趁机杀了他们,否则一定会成为后患。”罗尚没有听从。辛冉与李特以前有过交往,他对李特说:“故人相逢,不是吉祥便是凶险。”李特深深地猜疑害怕。同年三月,罗尚抵达成都。此时汶山羌人反叛,罗尚派王敦征讨,但王敦为羌人所杀。
罗尚为人贪婪,缺乏决断,益州的百姓都说:“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又说:“蜀贼尚可,罗尚杀我。平西将军,反更为祸。”
此时,朝廷下令秦州、雍州,让他们召回流入益州的流民,李特的哥哥李辅从略阳达到益州,对李特说中原刚发生变乱,不必回去。李特同意,多次让阎式拜访罗尚,请求让他们先停留到秋天,又贿赂了罗尚和御史冯该,二人都同意李特的请求。
七月,罗尚派从事监督遣还流民,限令他们七月上路,流民当时分布在梁、益二州做佣工,听说此事后,都不知所措,感到忧愁怨恨,加上当年大雨频发,许多粮谷都还未收割,没有路费。李特又派阎式拜访罗尚,请求暂缓到冬天。辛冉和犍为太守李苾认为不能延缓。罗尚荐举别驾杜弢为秀才,阎式为杜弢陈说了逼迫迁移流民的利害,杜弢也想宽限流民一年,但罗尚却采用辛冉等人的建议。
辛冉贪婪凶暴,打算杀掉流民的首领,掠取他们的财产,于是与李苾劝罗尚设置关卡来收取流民的财物。罗尚下文给梓潼太守张演,命他在各路口要地设置关卡,搜刮财宝。李特多次请求留下流民,流民们都感激倚仗他,许多人互相携持归附李特,李特在绵竹安置流民。给辛冉写信请求宽限,辛冉勃然大怒,派人张贴告示,许下重赏捉拿李特兄弟。李特看见后,全部取下带回,将内容改为:“能送六郡首领李、任、阎、赵、上官各姓及氐、叟的侯王之中任何一个人首级的,赏一百匹布。”流民于是大为恐惧,归附李特的人越来越多,一月之间超过两万人,李流也聚集了几千人。
李特又派阎式去见罗尚,请重新确定期限,阎式得知辛冉等人的态度不会改变,就告辞罗尚返回绵竹。罗尚对阎式说:“你权且告诉流民,我的意见是听任放宽期限。”阎式说:“您受奸说蒙蔽,恐怕没有宽期的道理,百姓是卑弱而不能轻视的,现在不讲道理一味催促他们,众怒难犯,恐怕为祸不浅。”罗尚说:“是的,我不欺骗你,你走吧!”阎式到绵竹,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了,但是也不可相信。为什么呢?罗尚的威势和刑法都没有确立,辛冉等人都各把持着强大的兵力,一旦他们变乱,也不是罗尚所能制服的,应当作好充分准备。”李特同意他的意见。
被围成都同年十月,李特修整铠甲、磨砺兵器,严阵以待。辛冉等互相商议,决定越过罗尚进攻李特,派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暗地率三万步骑兵袭击李特的营帐,罗尚听说后,也派督护田佐援助。曾元等人到后,李特按兵不动,等到他的人马进入一半时,伏兵突然发动猛击,许多人被杀。田佐、曾元、张显也被击杀,李特将三人的首级都送到罗尚、辛冉那里给他们看。罗尚对手下的将领及佐吏说:“李特这个贼虏终于势成而离去,辛冉不听我的话,让李特的气势更为嚣张,现在该怎么办?”
相关参考
...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义熙元年(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东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
杜预生平介绍杜预(222—284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学者。因其博学多才,尤善谋略,故有“杜武库”之称。杜预祖父杜畿是魏国名臣,曾先后出任护羌校尉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保家卫国,驱除外敌,可谓名将辈出。霍去病绝对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将领之一。 这位天才名将,17岁被汉武帝重用
三国人物中文名:杜畿别号:杜伯侯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雍州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出生日期:163年死日期:224年职业:仕宦、将领重要造诣:其政绩“常为世界最”官职:护羌校尉、西平太守、尚书仆射
三国人物中文名:苏则别号:苏文师国籍:魏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司州扶风武功死日期:公元223年职业:将领,大臣重要造诣:管理清闲、武都,地点皆有威名安定麴演之乱官职:酒泉太守、护羌校尉、东平相册封:都亭
汉代人物马贤人物平生击败号多永初七年(113年)炎天(《资治通鉴》作秋日),时任骑都尉的马贤与护羌校尉侯霸在清闲郡打击羌人先零部落的分支牢羌,斩首俘获一千人。元初元年(114年)三月,朝廷下诏,派兵驻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保家卫国,驱除外敌,可谓名将辈出。霍去病绝对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将领之一。 这位天才
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带兵的谋略,任命他为武都太守东汉中后期,西北的羌人经常攻掠汉朝的边关。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驻守三辅的屯骑校殿班雄(班超之子),以及左冯诩征西将军司马钧,护羌校尉宠参,因合作
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 一
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