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人春节吃年夜饭有什么风俗禁忌?

Posted 除夕 春节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盘点:中国人春节吃年夜饭有什么风俗禁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盘点:中国人春节吃年夜饭有什么风俗禁忌?

2、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 揭秘古代皇室年夜饭

盘点:中国人春节吃年夜饭有什么风俗禁忌?

年夜饭,中国人格外看重,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年夜饭的菜肴繁简是以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的,但仍有较为固定的套子和路数,如按尊长老幼入座,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不准打骂孩子等等。

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预示全年丰衣足食,席间还要多说吉利话,以图皆大欢喜,值得一提的是,年夜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

此外,在进餐的进程上、速度上也有些区别,向老人敬酒,全家共贺等。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其目的在于减少守岁的枯燥等候,故而有意延长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 揭秘古代皇室年夜饭

每年的春节是汉族壹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的年夜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汉族老百姓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皇帝是不是也过年?除夕晚上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有何特别的讲究吗?下面就来揭秘皇室年夜饭的神秘面纱。

清朝的帝王们大都喜寒怕热,壹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畅春园”、“圆明园”等园林里度过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节,才起驾回到宫中过年。皇帝壹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壹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

清朝历代皇帝像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壹家平日裏是难得在壹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

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壹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时)举行。

实际上,在中午12点就开始摆桌布置凉菜、点心了。晚宴摆在保和殿或干清宫,皇帝壹人壹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壹“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年夜饭备办的烹饪原料主要是满族传统食物。如在清宫的膳食档案中记有干隆四十九年举办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数额。

其中干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数额为: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

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这些物料大多是“关东”所产,反映出满族的固有食俗。

大宴桌上的菜点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各种膳点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也都有尺寸要求。

所谓“鲍螺”并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鲍鱼、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鲜,偶尔吃鱼,也只吃松花江进贡来的银鱼、鲟鳇鱼。这里的鲍螺,是壹种海产品晾干后磨成粉做成的点心。

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奶子、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敖尔布哈”系壹种满族油炸的面食,还有四品南北小菜。

皇宫中的规矩,各个嫔妃都有自己的饮食标准,平时单独开伙。但是年夜饭,妃嫔们也有幸来陪皇上吃饭。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还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热菜点壹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为瓷碗了。

壹切准备就绪后,随着鼓乐声,皇帝和妃嫔入座。太监们先给干隆进汤膳。汤膳用对盒盛装,“对盒”即两盒合壹,取成双成对吉祥之意。

皇上的对盒是两副,左壹盒为燕窝红白鸭子腰烫膳壹品,粳米干膳壹品。右壹盒为燕窝鸭腰汤壹品,鸭子豆腐汤壹品。接着,太监们给嫔妃们送汤,虽然也用对盒,但数量减半,每人壹副,内装粳米膳壹品,羊肉卧蛋粉汤壹品。而且也有规矩,按照等级送完壹个,再送第二个。

汤品用过后,奏乐停止,开始转宴。所谓转宴,就是将宴席上的各类膳品、陈设(花瓶、筷子、果盒除外),从皇帝桌前开始,在陪桌上转壹遍,意为全家共同享用。

转宴之后,摆酒宴。皇帝酒膳壹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东乐声中进第壹杯酒,后妃接次壹壹进酒。酒后进果茶,接着后妃起座,皇帝离宴,祝颂之乐奏起,家宴始告结束。

年夜饭结束后,皇上下令把自己吃过的饭甚至连盘子、碗、碟子、勺子、筷子壹块儿都赏给亲近的大臣和亲王、郡王们。大家壹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壹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

清宫廷画像

“庆隆舞”又称“马虎舞”,是满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两方阵营,壹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壹方舞者身着满族服装,扮作狩猎者,后来狩猎者的服饰变成当时八旗的服装。舞蹈的结局,通常是狩猎者成功猎取动物。

家宴环境虽然也表现出封建礼仪制度,但总体上表现得较为随便。康熙帝曾于干清宫行宴作诗,描述了皇帝与后妃们壹起,在佳节之时欢聚壹堂、喜庆节日的情景,并写出宴饮时气氛和谐、情绪热烈的心情。

诗中写道:“今夕丹帷宴,联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绛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

百姓在过年的时候,讲究团圆和祝福,皇帝家过新年,也有壹套礼数。皇家的礼数虽然排场,但是宗旨也和平民百姓壹样,图的是喜庆和吉祥。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古人过年的年夜饭都吃什么

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称为“元旦”,民国建立后改为“春节”。在春节前的这一晚,中国人还要过除夕,全家一起吃年夜饭。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富,但要是在古代,中国人在年夜饭上能吃到些什么呢?唐朝出现饺子,宋朝

揭秘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饮食有什么风俗习惯?

中国春节饮食风俗,中国春节饮食习俗和寓意有哪些?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

春节习俗:春节初一到十五都有哪些风俗?

每每到春节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将停下手中的工作,利用这难得的时光走亲访友,或者举行祭拜天地等一系列的活动,祈愿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结果。当然,在整个春节期间,有着许多的习俗和禁忌,今天就请随着小常识

长征途中怎样吃“年夜饭”

   1935年1月29日,土城战役失利后,红军分3路纵队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此时,距离农历春节不到5天,但全军上下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为了执行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

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 揭秘古代皇室年夜饭

每年的春节是汉族壹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的年夜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汉族老百姓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皇帝是不是也过年?除夕晚上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有何特别的讲究吗?下面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春节习俗有很多,贴春联、买年货、吃年夜饭、穿新衣等等。而春节放鞭炮也是其中之一。春节放鞭炮不仅添加了节气氛围。还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不过放鞭炮会造成污染及响声,甚至容易使人受到伤害,所以近年来,人

侗族春节吃些什么? 侗族春节

侗族春节习俗吃些什么?中国是一个民族习俗最具多样性的国家。由于我国的地域十分辽阔,在这片土地上又分布着许多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因而造就了多样性的中国民俗文化。在侗族文化中,春节

历史典故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ld

历史典故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ld

除夕夜除了年夜饭贴春联燃爆竹还有什么习俗?

除夕夜习俗之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