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荷兰等西洋国家根据「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Kok-sèng-iâ,称之为「Koxinga」。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父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芝龙,母为日本人田川氏。郑成功祖籍福建泉州石井(现拆分为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他在郑芝龙投降清朝而被俘后,领军和清朝对抗十五年,是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势力,期间一度以大军包围南京,但功败垂成。他并率军渡过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并接收其领地,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时期。

小故事1

台北市剑潭 

相传300多年前,郑成功军队行经此河段时,遇见神怪造成的大风浪,为伏怪,郑成功抛一身边宝剑,降服神怪。剑潭因此得名。

小故事2

台中县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

郑成功率兵北上,由大安港南侧登陆,被土蕃包围,水源断绝,只好向天祝祷〔天若助我郑军部队,平安归去,此宝剑插地,必得甘泉〕。然后拔剑插地,泉水竟然就在剑峰两边不断地涌出来,饥渴得以解决。

小故事3

南投县草屯镇 

据传为明末郑成功率军征番,驻军于此,兵士丢弃旧草鞋弃草鞋成墩,所以旧名「草鞋墩」。

小故事4

功至延平寿至砖城

郑成功在未起义前,于福建曾夜宿吕祖庙[吕洞宾庙],相传入夜吕祖托梦,说成功:「功至延平, 寿至砖城」。 

郑成功当时不之事什么意思,误以为砖城是泉州城(砖与泉闽音相近),后病逝安平,原来砖城指的是热兰遮城(为砖块所建)。

中故事1

小株倒下,大株不倒

郑成功听说阿里山的乌杉,当建筑材料可享万年太平。他亲自前往阿里山,看见三株乌杉,便砍伐,不过仅能砍断树身的1/3,郑成功于是祭拜山神。当晚他梦见山神说:「这三株乌杉是神树,不能砍伐,如果硬要砍伐,便会伤了自己。你是忠臣,有神明的护佑,所以没有受到伤害,你若是决意取下乌杉,可以筑坛祭杉,合该归你得的,它自会倒下......。」

隔天,郑成功依照山神的指点,开始筑坛祭杉。不久,忽然「轰」地一声,一株小乌杉自行倒下,而两株大乌杉,却耸立不动。郑成功见到此景,不自觉地叹了口气。「该归你所得的,它自会倒下来」也就是一切都是注定的,无法强求。「小株倒下、大株不倒」暗喻了「光复台湾可成,反清复明不可成」的宿命。

中故事2

郑成功与老虎[打狗/打猫]

郑成功要到阿里山取乌杉时,遇到当时原住民包围的。

有人对郑成功献计说:「福州太武山,有斑点的猛虎很凶恶,见人必咬之,不如就买一百只来放入原住民部落,把那些原住民惊走,然后进兵。」

郑成功便叫人到福州去买虎,说来真是奇怪,猛虎放入原住民部落,竟变成了病虎,见了人并不张威舞爪,尽低着头慢慢的走路,有的倒去横卧在树林下,或蹲在岩穴荫处;原住民一见很是欢喜,争来捕取,杀而食之,还剥去虎皮制成衣服。 

另外也有的相传,带来两只老虎,一只跑到民雄,当地人以为是猫,活活地打死它,并以其地为「打猫」;另一只则跑到高雄,同样地,被视为「狗」,活活地被打死,也以其地为「打狗」

虎本是百兽之王自古即有「有虎有王」之说。至今老虎被消灭;也影射出郑成功的抱负,亦将遭到挫折。

中故事3

郑成功取玉印

传说中郑成功来台,是受了仙人的指点取三宝(玉印、粟仓、乌杉柴)以复兴明室。

相传郑成功正想篆刻一颗大玉印,就带领部属上玉山寻找印材。可是花费一整天东寻西找,连一块玉片也未曾发现。

此时玉山的土地公现身,说明了此整座山皆是美玉,只是未经容许,谁也寻获不得。郑成功表明了来意,土地公则感叹说:「若要当做佩玉尚可,若想刻一颗大玉印,歉难奉送。天意如此,并不是我舍不得给您。」

「不会吧!刻一颗印章还有什么天意呢?」土地公只好勉为其难地捡起脚边一块石头,当郑成功伸手一接住时,那块石头却变成了美玉。然而,待郑成功将玉石刻成了「国姓郑成功之印」,每往纸上一盖,却都变成了「南无观世音菩萨」

所以郑成功取印失败,自然无法中兴明室。 

中故事4

虱目鱼起源

台湾民间有一则温馨的传说,据说郑成功初到台南的时候,正为官兵无鱼可以佐餐在发愁。一天夜里,妈祖指点他说「『莫说无鱼』,军队驻扎的地方便有鱼」,结果郑成功派士兵去那个地方捕鱼,真的丰收而归,但没有人知道捕获的鱼叫什么名字,于是郑成功便以『莫说无鱼』的转音,命名为「虱目鱼」。

还有一个说法,是郑成功登陆鹿耳门之后,附近渔民贡献此鱼,郑成功问「此鱼为何鱼?」因为国语的「什么鱼」音和「虱目鱼」相近,而被渔民以讹传讹,沿用到现在。

在官方文献里还有一种记述,相传郑成功欣赏虱目鱼的鲜美,献给明末鲁王品尝,鲁王特别赐名「国姓鱼」,所以「虱目鱼」又叫做国姓鱼。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历史上郑成功生平事迹简介,郑成功军事才能评价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今福建南安东北)人,是我国历史上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他出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出生地点是日本平户(今日本长崎县松浦郡)。他的父亲郑芝龙靠从事海外贸易发家

历史人物 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简介 郑克塽生平和成就介绍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

在青少年时期立志成功的名人事迹

名人事例的素材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历史秘闻 在青少年时期立志成功的名人事迹

名人事例的素材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历史人物 西汉历史上最成功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刘解忧的生平简介

第一位西域和亲公主刘细君死后,乌孙昆莫食髓知味,上书大汉朝,要求再娶一位汉家公主,以巩固双方友好邻邦关系,共同对付匈奴!>而在刘细君的和亲中尝到甜头的汉武帝,大笔一挥,欣然同意。当然,和亲公主依旧是罪

历史人物 刘国轩生平事迹 刘国轩与冯锡范

刘国轩别名刘怪子,生于福建长汀,是明末清初时期军事将领,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保卫台湾明郑政权,最终又顺应大势降清。那么,刘国轩和冯锡范之间是什么关系?刘国轩>刘国轩生平事迹>刘国轩(1629年-169

施琅简介,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生平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

明朝历史 郑成功不配成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不配成为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承认郑成功成为民族英雄的事迹与理由:  "公元1662年2月1日,被围困了8个月的台湾城,荷兰政府派驻台湾的总督揆一终于派出使者,正式向一位中国将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

历史人物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生平

  (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简介,郑成功是不是太监

人物生平出身背景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