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薛薇的气度
Posted 公卿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薛薇的气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薛薇的气度
为政不贪的官员,往往会被人们誉为好官。其实,以清廉自守,是做官的起码条件和必要条件。若以官品论,不贪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在廉洁从政的基础上有所作为,特别是具备高尚的情操,才是难能可贵的。
明代山西河津人薛薇,出身教育世家,永乐十九年进士,向以人品学养着称。宣德三年,被朝廷任命为广东道监察御史,并监理湖广银场,朝臣们纷纷祝贺,薛薇仅以岑参的诗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相应答,表明自己不谋私利的决心。湖广银场沅州是明代造币基地,监管银场之职没有不发财的,人皆视为肥缺。薛薇到职后,当地官员和豪绅竞相备重礼拜望,以寻求庇护,薛薇却一律拒之门外,并在寓所的照壁上题诗明志:“有雪松还劲,无鱼水自清。沅州银似海,岂敢忘清贫。”在任期间,他明察暗访,肃贪正风,罢黜污吏,决不手软,政绩卓着,官声颇高。
当时主政的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曾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史称“三杨辅政”。薛薇赴京应召时,“三杨”慕名派人邀他相见,他却说,有公务我自会向上司禀报,怎能私下里拜谒公卿大臣呢?“三杨”只好叹息作罢。薛薇有位同乡王振,是权倾朝野的宦官。王振为在朝中培植党羽,就问杨士奇,我的同乡谁可擢为京卿?杨士奇举荐了学问和官声俱佳的薛薇。于是,王振便奏请英宗下旨,将薛薇由山东提学佥事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王振一心想把这位同乡拉拢入伙,不等他登门拜访,就派仆人送上厚礼,不料两次都被拒之门外。杨士奇闻知此事后,提醒薛薇应当登门拜谢才是。薛薇从骨子里就不想按照这个官场潜规则行事,于是正色道:“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用今天的话说,授受官职是公共行为,我不愿为此而拜谢私门。参加朝房议事时,百官见了王振都行跪拜礼,惟薛薇站立不动,王振主动向前施礼寒暄,薛薇也只是礼节性地拱了拱手,这让王振非常尴尬。
www.cha138.com薛薇这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确实令人敬佩,但也由此埋下了宦海浮沉的祸根。王振见薛薇不识抬举,还处处驳自己的面子,就找了个机会把他下了大狱。在狱中,薛薇若无其事,手持《周易》默读不辍。通政使李锡闻知后,赞叹不已千1里2马3学:术地说:“真铁汉也!”行刑前夕,王振听到跟随他多年的老仆在厨房里偷偷哭泣,就问他为何如此?老仆说,我跟薛夫子是同乡,深知他的为人,加害这样的大好人,我担心你会遭到报应。听了老仆的哭诉,加上别的官员到皇上那里求情,王振恐把事情做得太绝惹起公愤,就下令为薛薇减刑,流放戍边,不久又放回老家。薛薇从此居家七载,闭门治学,设馆授徒。
代宗继位后,薛薇又被起用。一次,宦官金英奉使路过南京,公卿们都到江边迎送,唯独薛薇没去。金英一向佩服薛薇人格高尚,并不以此为忤,他在朝廷上说,南京的好官,唯薛卿而已。“夺门之变”后,英宗重新归位,任命薛薇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与议决国家大事。后来,重臣石亨等弄权乱政,陷害忠良,却无人敢言,薛薇屡次上书劝谏皇帝未果,遂上书托病请归,获准告老还乡。天顺八年薛薇逝世,诏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清。着有《读书录》、《续读书录》并诗十卷。明嘉靖、隆庆年间有《薛文清公文集》刻本行世。
薛薇用自己光明磊落的一生昭示世人:心底无私骨自硬,不向豪门输青眼,从政为民敢请命,好官岂止在不贪。
相关参考
康同薇 康同薇曾创办《女学报》,担任过《知新报》的日文翻译、撰稿人,编辑整理《各国风俗制度考》等,为父亲康有为进行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参考。 康同薇的子女 康同薇与麦仲华生了好几个子女。康有为在有生
摘自《往日庭院南京老公馆》,贾梦玮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民国首都南京,除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驻华使节外,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公馆,大画家徐悲鸿是其中之一。徐悲鸿在南京的时间不长,他在南京傅厚岗6号
摘自《往日庭院南京老公馆》,贾梦玮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民国首都南京,除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驻华使节外,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公馆,大画家徐悲鸿是其中之一。徐悲鸿在南京的时间不长,他在南京傅厚岗6号
蒋碧薇,生于宜兴的一个官宦之家,可算是贵族出身。但却喜欢了一个穷小子,甚至和他私奔,这令蒋碧薇的父亲十分恼怒。蒋碧薇的父亲在《申报》上发了一个仆告,称蒋碧薇病逝,还买了一口棺材,举办了一场丧礼,而令蒋
因为枪杀案频发,所以美国人一直热议着「”禁枪”的问题。但是,在美国禁枪很难,于是禁枪只能是热议后搁置、搁置后热议。2000年前的大汉帝国,也掀起过一场关于「”禁枪”的热议。这里的「”枪”,不是现代的枪
本站网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
武训与历史中的哪些人物有关系武训(1838-1896)原名武七。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少时孤贫,从母乞讨于市。稍长,边当雇工边乞讨。自恨不识字,提出“修个义学为贫寒”。遂以乞讨所得,积累成数,放债置
访问欧美八国时,李鸿章其实一身的病。到德国,他会见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远去视察克虏伯大炮,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儿。他还去了德国前首相、赫赫有名的俾斯麦家乡,东西两个“俾斯麦”进行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