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欧阳修的贬谪生涯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欧阳修的贬谪生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欧阳修的贬谪生涯
任崇岳: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欧阳修的贬谪生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博洽多闻,学富五车,却因亢直敢言,屡忤权贵而宦途淹蹇,一生中被贬谪三次,颠沛流离,令人叹惋!
景三年(1036年)五月,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因抨击宰相吕夷简独揽朝纲、任人唯亲而触怒朝廷,被贬知饶州(今江西波阳)。大臣余靖、尹洙为范仲淹鸣不平,也先后遭到贬谪。左司谏高若讷身为言官,本应主持公道,却趋炎附势,落井下石,肆意诋毁范仲淹。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奋笔疾书,写出了著名的《与高司谏书》,痛斥他“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高若讷将书信上交朝廷,仁宗龙颜大怒,贬欧阳修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空怀琏瑚之器的欧阳修还未及施经纶,展抱负,便被逐出朝廷。这年他才
30岁,刚届而立之年。
“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夷陵离京师近两千里,偏僻荒凉,人烟稀少,一向乐观豁达的欧阳修此时也深感自己形单影只,如断梗飘萍。好在夷陵的官员耆绅仰慕他的学问,敬重他的人品,都愿为他倾盖相交。一时新朋旧友,其乐融融。而这里又民风淳朴,案牍不多,政事之暇,欧阳修走访老农,体察民情,拄笏看山,浏览风景,纸田墨稼,吟诗作赋,写出了许多清新流丽的诗篇。“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他刚贬谪时的颓唐沮丧在这种生活中一扫而光。景四年(1037年)十二月,京师、定襄(今山西忻州)连续发生地震,庐舍丘墟,死者枕藉,直史馆叶清臣借机上疏仁宗,请他“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欧阳修于是因祸得福,改徙为光化(今属湖北)县令。康定元年(1040
年)八月,欧阳修终于回到睽违两年之久的京师,重任馆阁校勘之职。www.cha138.com
庆历五年(1045年)春,庆历新政因遭守旧派的破坏而以失败告终,新政的推行者范仲淹、富弼、杜衍先后被贬谪出朝,枢密副使韩琦上疏营救,结果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奸邪宵小诬蔑此四人朋比为奸,称之为朋党。其时正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权知真定府事的欧阳修,认为“士不忘身不为忠,言不逆耳不为谏”,再次挺身而出,上疏为范、富、杜、韩辩解,说他们本就无党,所谓朋党乃是诬陷,“欲广陷良善,则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则必须诬以专权”。此话一语破的,击中了奸邪宵小的要害。但仁宗不予理会,守旧派则多方牵扯,罗织罪状,欲置欧阳修于死地。恰巧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因私通家奴东窗事发,案子移送开封府审理,谏官钱明远、权知开封府杨日严趁机诬谄欧阳修也与张氏有染,并盗取了张家钱财购置田地,不由分说将他拘系狱中。虽然后来查明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但欧阳修还是受到牵累,被降职出知滁州(今属安徽)。本欲为国清除弊政,却祸从天降,落得如此结局,让欧阳修欲哭无泪
!这年九月,39岁的欧阳修买棹南下,在凄风苦雨中开始了第二次贬谪生涯。
滁州介于江、淮之间,经济尚欠发达,舟车商贾稀少,百姓淳朴浑厚,安于畎亩,从不滋事生非。欧阳修勤于政事,关心民瘼,兴利除弊,发展生产,百姓感恩戴德,把他和曾在此地居官的王禹合称“二贤”,并立祠纪念。欧阳修既“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闲暇时徜徉山水,寻幽探胜,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在悠然陶然中宠辱皆忘。他在滁州写了许多诗文,脍灸人口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就写于此时。迨到庆历八年(1048年)春,仁宗忽然心血来潮,想起了忠不避危、无罪遭贬的欧阳修,一道诏书徙他知扬州。扬州是繁盛大郡,来此为官者算是重用,这意味着欧阳修已结束了第二次贬谪生涯。这年他42岁。
令欧阳修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垂暮之年,官至参知政事时,又遭第三次贬谪。原来英宗并非仁宗亲生,他即位后是否应尊生父濮安懿王允让为皇考,朝中分为两派,相持不下,本站网上称为“濮议之争”。欧阳修主张应称皇考,遭到了另一派的忌恨,总想趁机扳倒他。治平四年
(1067年)春,御史蒋之奇上书刚刚即位的神宗,弹劾欧阳修与长媳吴氏关系暖昧,请求严加惩治。这不啻晴天霹雳,使欧阳修震惊不已,他迅即上书要求神宗查明真相,昭示天下,以正视听。炮制这则莫须有新闻的是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此人心术不正,在任水部郎中时曾荐举了一个人当京官,那人因贪墨受惩,薛宗孺也受到了牵连。他希望姐丈援手,让自己化险为夷,不料欧阳修却上书朝廷,请求秉公处置,结果宗孺被免官。他对欧阳修恨之入骨,于是凭空杜撰这则绯闻,煞有介事地告诉集贤校理刘瑾,刘瑾又传播给御史中丞彭思永,彭思永再贩卖给曾经受到欧阳修提携的殿中侍御史里行蒋之奇,最后由他发难。这几个人均是奸邪之徒,忌惮刚正立朝的欧阳修,于是便沆瀣一气,合伙诬陷他。神宗对此颇为重视,命中书省认真调查,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这伙人只得承认是向壁虚构,目的是让欧阳修声名狼藉,无颜立于朝班。神宗一面将彭思永、蒋之奇贬谪出朝,一面亲自写信,对欧阳修勉有加,让他依旧在中书省供职。而此时欧阳修已经厌倦朝中的互相倾轧,萌生急流勇退之念,于是三次上表请求离开朝廷。神宗只好免去其参知政事之职,让他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的身份出知亳州(今属安徽)。这是欧阳修第三次遭贬,时年61岁,已是一皤皤老翁了。后来欧阳修又先后改知青州、蔡州,终于66岁时溘然长逝于颍州(今安徽阜阳 )。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欧阳修从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一生中三次遭贬,仍然丹心报国,忠贞不贰,无怪乎后人对其称赞有加,传颂不已。
相关参考
广西,远离中原文化地区,开发得比较晚,民族构成成分复杂,被中原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蛮荒之地”或者「”南蛮之地”。文化和经济都落后于其他地区,是理想的流放和贬谪之地,统治者将他们眼中的「”渣滓”投放到蛮
宋朝的奇怪现象:被贬谪的官员反而一举成名 宋朝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许多因直言而遭到贬谪的官员,尽管生活境遇一落千丈,但在士大夫中间的声誉却常常与日俱增,他们因贬官而成名,有的甚至&ld
屈原: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于是,屈原两度被流放。韩信:因功封楚王,功高震主,贬淮阴侯贾谊:汉文帝超迁他为太中大夫,又进一步想要任命他为公卿,于是朝中大臣皆不爽,群起而攻之,遂贬为长沙王太
屈原: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于是,屈原两度被流放。韩信:因功封楚王,功高震主,贬淮阴侯贾谊:汉文帝超迁他为太中大夫,又进一步想要任命他为公卿,于是朝中大臣皆不爽,群起而攻之,遂贬为长沙王太
文/王国栋在现代社会,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虽然还会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已经无法从心理上对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恐惧。然而在800多年前的北宋,一位官员因为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的观点,被天下人视为叛逆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
柳宗元 柳宗元一生两次遭遇贬谪,被贬让他在官场失意,但是这两次贬谪让他在文学造诣上有质的飞跃,成为大文豪。 柳宗元墓在哪 自“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迎来了坎坷的仕途。公元805年,柳宗元遭
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也是苏轼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女人之一。关于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即宋神宗熙宁四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遭到贬谪,到了杭州做通判。正因为贬谪而郁郁不愤之时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