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寇连才

Posted 慈禧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寇连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寇连才

  寇连才,直隶昌平州(现在的北京市北郊昌平一带)人,十五岁入宫,在梳买房为慈禧梳头。寇连才生得聪明能干,慈禧挺喜欢他,升他为会计房太监。寇连才为人正直,由于在慈禧身边做事,对慈禧淫纵专权之所为耳闻目睹,深有感触,因此,出于正义感和对国家的热忱之爱,他屡谏太后,希望她以国事为重,慈禧十分喜爱他,对其所谏,只当是小孩子不懂事所为,“虽呵斥之,亦不加罪”, 不久,慈禧又提升寇连才当了奏事房太监,派他去伺候光绪皇帝,实际上是叫他监视光绪的行动。  寇连才虽受慈禧恩宠,但并不因此而迎合慈禧,在此后一两年的时间里,寇连才目睹慈禧独揽朝政,虐待光绪,杖打珍、瑾二妃,大兴土木,修建颐和园,供她娱乐享受。寇连才十分不满,并深为国事而“忧之”,从早到晚皱着眉头,象喝醉了酒的样子,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得了精神病。  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寇连才刚满十八岁。为了说服慈禧改弦易张,他在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后,二月初十日(公元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刚刚放下蚊帐,准备休息,寇连才突然跪到慈禧床前,痛哭不已。慈禧 “揭帐叱问”, 寇连才才道:“国危至此,老佛爷即不为祖宗天下计,独不自为计乎?何忍更纵游乐,生内变也!”,慈禧以为他小孩子又犯痴,便不肯听其下言,将其叱退。  寇连才规劝太后的决心早已下定,www.cha138.com此次进谏未成,便决定冒死再谏。  寇连才请了五天假,回老家与父母兄弟诀别,并把自己写的一本宫中见闻送给弟弟。返回皇宫后,他把自己平时积蓄的银钱财物分送给小太监。二月十五日,他学着王公大臣的样子,上了一道奏折,共有十条:请归政皇上;请勿再修圆明园以幽皇上,请止宫中演戏;请废颐和园;请准皇上回宫办事;请革李鸿章的职;请续修战备与小日本决战,等等。最令人惊奇的是最后一条,说皇上至今还没有生儿子,请仿照古代尧舜的做法,选择天下最贤德的人,立为皇太子。奏折虽然内容不合体统,话语土里土气,但都是人们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奏折送上去,慈禧阅后火冒三丈。但转念一想,其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一个小小的太监何能有此见识,便怀疑有人在其背后怂恿,于是她把寇连才召来,拿起奏折在他眼前晃了晃,质问道:“此折,尔所为,尔为人使?”  寇连才斩钉截铁地回答:“乃奴才所为也。”  慈禧还是不信,命其背诵。  寇连才见有机会,便毫不迟疑,将心中积压多时的话和盘托出,他慷慨激昂、言辞恳切,所言竟与奏折几乎一字不差。  慈禧确信是他写的无疑了,便说:“尔不知祖制,内监不准言政事乎?”  寇连才当然知道,他理直气壮地答道:“知之。然事有缓急,不敢依成例也。”  慈禧本来很喜爱寇连才,以为他年幼无知,经过一番教训就免他一死。进而威胁道:“尔知此有死罪乎?”  寇连才早已视生死于度外,毫不畏惧地回答:“知之,拼死而上也。”  慈禧见他至死不悔,骨头这么硬!遂摆出一副悯天忧人的姿态,长叹一声说:“既如此,不怪我太忍心矣。”  慈禧即命人把他交送刑部,照例处斩。  十七日(三月三十日),寇连才被绑赴前门外菜市口刑场。他大义凛然,把自己带着的一块玉佩及金表赠给来送行的同事,又把手上戴着的一只碧玉戒指摘下来赠给刽子手,微笑着说:“费心从速!”随后从容就死,神色不变。在场的人,无不为他伤心落泪,哭泣声连成一片。这一年他才仅仅十八岁。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寇连才,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太监

寇连才(?-1896),直隶昌平州(现在的北京市北郊昌平一带)人,十五岁入宫,在梳买房为慈禧梳头。寇连才生得聪明能干,慈禧挺喜欢他,升他为会计房太监。寇连才为人正直,由于在慈禧身边做事,对慈禧淫纵专权

历史人物 寇连材结局怎么死的

自古以来,外戚、权臣、太监都是威胁皇权的三大暗黑势力。尤其是太监,一旦疏于管教,任其掌权,后果就会极其严重。很多王朝的衰败,乃至覆灭,都与太监干政有关。比如,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东汉操纵皇帝的十常

晚清愤青太监寇连材 为国拼死上折斥慈禧

钱穆先生根据他多年治中国史的心得,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有过这样的结论:“中国历史人物,似乎衰乱世更多过了治盛世,又且强过了治盛世。”证之以史实,则钱穆的这个观点大抵是不错的。以同是衰乱之世的晚清时期

历史人物 愤青太监寇连材 一个不忘忧国的太监历史名人

  太监忧国?肯定有人会问,开玩笑吧?因为太监总与阴阳怪气、奴颜媚骨、狗仗人势、巧取豪夺等“美誉”相连。秦时赵高,汉末十常侍,明朝王振、魏忠贤,清代安德海、李莲英,无不遗臭万年。即便有蔡伦、郑和这样的

历史人物 愤青太监寇连材 一个不忘忧国的太监历史名人

  太监忧国?肯定有人会问,开玩笑吧?因为太监总与阴阳怪气、奴颜媚骨、狗仗人势、巧取豪夺等“美誉”相连。秦时赵高,汉末十常侍,明朝王振、魏忠贤,清代安德海、李莲英,无不遗臭万年。即便有蔡伦、郑和这样的

相貌堪比武大郎,却娶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早梁山泊上的那些英雄好汉心目中,义气永远是第一位的,爱情对他们来说,貌似是可有可无。比如及时雨宋江,就连才色双全的阎婆惜都未能让他动心,之所以娶她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爱情。然而

知名人物 陈楚楠生平故事简介,对陈楚楠的评价

陈楚楠,原名连才,别号“思明州之少年”[1],1884年(清光绪十年)生于新加坡,是第一代侨生[2],他祖籍福建厦门,父亲陈泰早年到新加坡,开办“合春号”,经营木材和罐头、杂货。因主动把靠近新加坡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