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雍正帝力推“普通话”

Posted 上谕

篇首语: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雍正帝力推“普通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雍正帝力推“普通话”

本文来源:《郑州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15版,作者:陈令申 1728年,清世宗雍正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讲说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雍正帝的“推普”上谕不可谓没有远见,“推普”措施似乎不可谓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据记载:“初时甚为认真,无如地方官悉视为不急之务,www.cha138.com日久皆就颓废,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科制,广东则更无闻矣。” “推普”上谕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为后来的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廷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显然,张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雍正帝“推普”上谕的精髓,并加以发展。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其中,雍正的筚路蓝缕之功是必须得到肯定的。 摘自《山东商报》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雍正为什么推广普通话

1728年,清世宗雍正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

雍正在福建广东大力推广“普通话”缘何失败呢?

“皇上,朝廷,主子的家:我们都是奴才。”当这句话以字正腔圆的京字京韵,从一个年老的驻防旗人的口中发出来时,坐在学堂里的大多数福建学生的反应是将其当成一个笑话,此时已经是1905年,帝国的立宪改革已经推

孙之獬为什么力推剃发令

孙之獬是明末清初人士,在天启年间中进士,为官后正值魏忠贤当权,他便投靠阉党,算是过了一段舒服日子。清军入关后,孙之獬被授予礼部右侍郎,此后孙之獬为了讨好满清,竟然主动剃发留辫,还换上满足官服,此举引起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海选”皇后,力推崇祯上位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海选”皇后,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同时也是魏忠贤的克星,魏忠贤对她恨之入骨,可是却始终没有得手,后来皇帝病重,魏忠贤与客氏勾

古代普通话是什么呢? 古代也有“普通话”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普通话研究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区别于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中国古代也有着独特的标准音。官话是最早的“普通话”么?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慎在《说文解字》

雍正帝反腐措施 雍正帝务实朱批

  后世说起清朝最好的时代,想到的一定是康乾盛世。但实际上在康熙和乾隆之间的雍正,也是创造这个盛世不可缺少的帝王。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便是雍正的作用了。  康熙早些年雷厉风行,是一个开拓之君,但是随着

雍正帝反腐措施 雍正帝务实朱批

  后世说起清朝最好的时代,想到的一定是康乾盛世。但实际上在康熙和乾隆之间的雍正,也是创造这个盛世不可缺少的帝王。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便是雍正的作用了。  康熙早些年雷厉风行,是一个开拓之君,但是随着

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话”:古代普通话是什么

官话是最早的“普通话”么?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根据西汉扬雄所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的记载,汉初的方言大致已有十来

雍正帝亲妹妹是谁?雍正帝亲妹妹嫁给了谁?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也是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出身低微,本来是紫禁城的宫女,一朝得幸,怀了四阿哥胤禛,后来一路坐到了四妃之一德妃的位置。  德妃一共为康熙帝生有两子三女,而大家熟知的往往是

雍正帝批示奏折

雍正帝批示奏折  雍正帝批示奏折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  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